大厅两边的花圈里三层外三层,摆得满满的,有200多个,还有无数的白色条幅数也数不清。各界的来宾站满了整个大厅,有的朋友只好站在了厅外。
送花圈的有中国信鸽协会、上海市信鸽协会及上海各区县的信鸽协会,有《中华信鸽杂志社》,有中华信鸽网,有澳门鸽界、台湾鸽界。
上海市信鸽协会名誉主席金永昌和其他领导:俞汉勤、马为国、陈光浦出席了追悼会,追悼会由中华信鸽杂志社现任执编余宏致悼词。
最后顾老师的长子致词缅怀了父亲,并感谢各位来宾对父亲的关爱。
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我国鸽界的著名学者、作家、现代赛鸽文化的倡导者《中华信鸽》杂志主要创刊人之一、上海市信鸽协会荣誉委员、德高望重的顾澄海先生。
顾老因患心血管疾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15日下午18时40分在八五医院去世,享年84岁。他的不幸离世,使全国30万鸽友失去了一位值得尊敬和信赖的良师益友,是我国赛鸽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
顾澄海先生于1928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苏吴江的一个普通家庭,幼年生活十分艰辛。9岁那年,做船工的父亲惨遭侵华日军无辜杀害,使他遭受了人生的巨大灾难。13岁时,迫于生活他只身来到上海青浦练塘,在一家炼油厂当学徒。两年后,他有了属于自己的鸽子,在那些充满辛酸和无助的岁月,只有鸽子能带给他一丝宽慰。解放后,他进入国华加工厂工作。
1954-1964年在上海市卢湾区机关红专学院。1964-1985年,他被调入中共上海市委工业部、市委写作组工作。1985年退休后,经上海市政府顾问、第一届中国信鸽协会主席叶进明同志钦点,他参加了《中华信鸽》杂志的创刊工作。从此,顾老与赛鸽运动结下了长达28年的不解之缘。
杂志创刊之初,经费有限,办公条件相当艰苦,他与编辑部同志白手起家,以苦为乐,忘我地辛勤工作。顾老心里明白,要办成一份专业杂志,靠年轻时的一些养鸽经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请人搭建鸽舍,很快养起了一百多羽各种品系的信鸽。同时,年近花甲的他再次当起了学生,如饥似渴地钻进书堆里,认真攻读了《遗传学》、《进化论》、《空气动力学》等与信鸽相关的专业书籍,查阅了大量的中外信鸽史料,总数超过150万字,从中吸取养分,为日后的著书立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丝毫不减当年。当一期期图文并茂、科学实用的杂志出版后,给当时学术与文化方面极为匮乏的鸽界,注入了清新的空气,受到了广大读者和鸽友的热烈欢迎。如今,作为中国信鸽协会会刊的《中华信鸽》已成功发行了148期,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鸽界一本颇具影响的专业刊物。回顾杂志的每一步成长,无不凝聚着顾老的心血。2008年国际鸽联主席特鲁索访华期间,曾作客杂志社。当他看到80高龄的顾老仍在辛勤地耕耘,很是钦佩。在了解了杂志的发展史后,主席先生非常形象地称顾老为《中华信鸽》杂志之父。
在涉足鸽界的近30年时间里,顾老不仅以“古方”、“杨国芳”等笔名发表了一千多篇具有指导意义的文章,还编写出版了《信鸽手册》、《养鸽大全》等专著24部。其中《信鸽手册》荣获了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不仅如此,顾老还长年致力于挖掘和拯救中国信鸽的史料工作,每每有新的发现他都会如获至宝,细心收藏。由于在倡导信鸽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顾老多次受到组织表彰,曾获信鸽“荣誉工作者”,“全国信鸽运动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熟悉顾老的人都知道,他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已完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去年,他几次发病被送入医院抢救,主治医生几乎每次都开出了病危通知,但顾老却不以为然,他唯一牵挂的是一部新作尚未脱稿付印。有一次,他在病情报告上虔诚地写下16个字“大限将至,回天乏术,借寿一年,完成新作”。字里行间的真情告白,令在场所有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今年4月当他的收官力作《鸽子的故事》出版后,顾老已虚弱得无法提笔在新书上签名了。但他还是叮嘱家人,部分他的新作分赠给同好友人,以分享他的成功喜悦……
现在,顾老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信鸽文化遗产,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但他为中国“鸽界”作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史册!他忘我的敬业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
安息吧!顾老,您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顾老师长子代表全家致词缅怀父亲并感谢来宾对父亲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