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的养鸽故事(一)我为什么养鸽
2010年年初,我即将大学毕业,在南京的一家二本院校平平淡淡地过了3年多,终于要到踏上社会的时候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当时真的是一点也没有去考虑。
从小到大在家里我最喜欢和我小舅交流,于是我就问小舅我毕业后做什么,他让我回老家工作,也就是到我大舅的公司上班。当时我大舅公司效益不错,他说我回去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什么是一举两得呢,下面我就来说给大家听,有点啰嗦,希望大家见谅啊。
我小舅张建平82年到上海当兵,91年的时候到沪警会堂工作,由于从小就喜欢养鸽子,那时候没有饭吃都要把钱省下来去买鸽子,为这个没少挨我外婆骂。于是他就在会堂的大楼平顶上建了几间鸽棚养鸽子,92年加入上海信鸽协会,当年春季就获得上海市500KM22053羽的冠军,90年代在上海中短距离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时鸽舍的主血有红公、国家一号、幕利门、村松白、苏维等,其中国家一号、幕利门、村松白,都是鸽友张福民90年代引进的原环支援我小舅的,可以说张福民当时对我小舅的帮助很大。
到了2000年,我小舅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政府驻上海办事处,没过多长时间,沪警会堂也撤销了,整个楼都封起来了。那时我小舅天天爬消防云梯到好几层高的楼顶喂鸽子。到2002年的时候,沪警会堂的大楼拆迁,我小舅在上海就没地方养鸽子了,当时就在老家我大舅的厂里建了4间砖木结构(图3)的鸽棚把上海的鸽子关了回来。
那时我小舅住在五原路的一幢3层的房子里,他住在2楼,3楼的楼顶是人家的,经过两年的协商,对方终于同意在东北角建一间10平米的鸽棚。我小舅在上海终于又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鸽棚,并且在04年就获得了区冠军,以及市里面700公里的高位。从那之后,他每年都取得高位名次。
到2010年的时候,我小舅的鸽棚严重爆棚,里面关了有200只鸽子,其中种鸽140只左右,赛鸽50多只。春天的时候棚里的鸽子呼吸道都有问题,没有办法,只能把大部分种鸽关到泰兴的种鸽棚。但泰兴的种鸽棚一直是我妈妈在喂鸽子,由于家里到公司有30公里的路程,所以这些鸽子经常是饱一顿饿一顿的。这就是我小舅为什么要让我回大舅公司上班的原因了,这样有人天天帮他喂鸽子。
我小舅跟我说,我回来帮他养种鸽,这样他在上海鸽棚的压力就小了,赛鸽也就容易出成绩,鸽棚的密度太大,鸽子养不好的。他的目标就是把我们家里的红公和国家一号的名气打出来,让自己培育出的品系可以走得更远点,毕竟红公这路鸽子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发挥出色,目前第6代已经发挥。听我小舅这么一说,我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毕竟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的工作有了,还能帮他养鸽子。
就这样我的养鸽生涯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