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国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名词”一文(以下简称特文),认为这是近几年国血外血争论文章中较好的一篇。
以作者的年轻翔历,能够较准确讲出国血一词的来历,说明作者着实下了一番调查研究功夫。
其实真正能够说明国血称谓的鸽人今天已越来越少。
国血开山鼻祖李梅龄、汪顺兴等早已先后作古;第二代传人今天也已近耄耋之年,且因上世纪90年代初的外血大冲击,将国血保留下来的已是很少;第三代传人,更经受不住那场不亚于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或急流勇退,或改换门庭,以至于在远程赛再热之际,国血竟几乎成了一个传说。
国血真正存在过吗?于是90后、00后开始发问,于是有了这场国血外血的争论。
1966年文革开始后,我和几个小伙伴认识了在铁路工作的吉成兄,几年间先后托吉成兄从苏州、镇江、上海等地引进1000公里优胜鸽十几羽。
当时并无国血外血之说,吉成兄介绍血统时,将这些鸽子统称为培尔琴(英文比利时的中国式音译),这肯定是原鸽主对它们的称谓(另纠正一下特文:李梅龄虽从德国引进10羽鸽子,但8羽来自比利时,另2羽也含有一半比利时血统,因而当时的上海人将它们统称为培尔琴,此称谓一直延续几十年)。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从上海传来国血称谓,这也是与李种与吴淞的卓越发挥分不开的(也纠正一下特文:李种吴淞并非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飞遍大江南北)。
在以上海为龙头老大的中国式远程赛中,李种吴淞风流占尽(当然也有许多分支)。于是国人认为这已是中国血统鸽了,不应再称其为培尔琴,于是有了国血一词。
国血的诞生,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中国人的骄傲。如果说中国有什么令洋人刮目相看的,不是公棚,更不是短平快……而是中国式远程赛!
1985年,上海王伟浩湟源2000公里夺冠后,日本世界名鸽收藏家,7段翔道大田诚彦专程飞抵王伟浩家,愿出价7万美金求购。
几年前,几位当红世界名家抵济去一位鸽友家看鸽,对满棚什么脑、什么森不屑一顾,一眼看上角落里刚引进的2000公里冠军,握住就不松手,嘴里窃窃私语。当获知那位鸽友把这羽鸽子送他们后,竟张大了嘴久久不能闭合……
就在我们将国血打入冷宫而热捧短平快的同时,老外却早将国血的超强定向力、超强耐翔力、超强稳定性、超强克恶气候力……牢记心头,明察暗访,四处寻觅。几十年来,国血通过各种渠道输出海外已不是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