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饲鸽”? 陈仲铭
这是个看来极其简单的话题,或许谁都会给鸽子喂饲,不就是撒下一把鸽饲料嘛!对于新入门新手而言或许都会有这种想法;可对于行家、老手们却并不会完全认同这个观念。每位鸽友,尤其是行家、老手、专业教练,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秘而不宣的一套喂饲方式——“饲鸽经”。不同教练就会调教出不同程度差异,不同强健体魄,不同内涵素质,不同竞翔水平、不同赛绩差异的群体。通常我们参观鸽舍、公棚时,只要通过观看“饲鸽”这一环节,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这个公棚、鸽舍的管理水平和赛鸽教练的等级水平差异。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鸟为食亡!。实质上,饲喂鸽群时就是调教鸽群的最良好时机,也是培养赛鸽与人亲和的最有效手段,更重要的正是了解掌握鸽群健康状况的良好时机。鸽友精辟地汇总鸽舍管理经验时,将鸽舍管理要点简明扼要地归纳为:“管好鸽群的两头,即吃喝和拉撤,什么健康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强豪鸽舍的老手和教练们,虽然往往都聘有专职助手、鸽舍清扫管理人员,而却在“饲鸽”这一在外人看来貌似简单的环节上,往往会毫不懈怠地亲自抓紧这一“节点”。即使再忙也非得赶回去,亲自操持“饲鸽之乐”不可,尤其是面临赛季这段时日,即便是要事缠身分身乏术之时,也一定要打个电话回去,详细认真交待一番。
对于初养鸽刚入门的新手而言,必需掌握如何“喂饲”鸽子?这门看似简单,却是一项既颇费劳力,又见“真功夫”;还需持之以恒,极具深奥内涵的鸽商智力开发调教工程。新手们在当今赛事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欲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重围,而拔取头筹确非易事。赛绩分速在百分之一秒甚至于千分之一秒的毫微差异之下,能及时报进而获得前位有效名次,确实需要化费不少精力,投入较大心血,否则就可能发生“千日养鸽临门一失”,而毁于一旦。对此,笔者也曾有过切肤之痛深刻教训。
鸽舍“饲鸽”方式:采取有“定时制”与“通食制”(即开通食)二种饲鸽方式。对于工作时间不稳定,确实没有时间照料鸽舍的鸽友;以及以往在远程、超远程赛制为主的框架下,确实有不少鸽友都曾经采取过“通食制”。而如今在新赛制竞争异常激烈的新模式下,如若仍继续采取通食制,往往就容易在中、短程赛事中错失竞争良机,所以,如今大多数鸽舍,已经放弃了“通食制”。
更确切地讲,在新赛制的推动下,赛鸽如若一旦能够冲出重围领先群英,及时归巢来到棚舍周围空域,赛鸽此时必将面临经受:抗衡赛程疲劳与鸽舍食水需求紧迫的二大需求考验。此时如若能及时听到主人的呼唤声,它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急速俯冲降落鸽舍跳台,不顾一切地越过电子扫描仪程控光束探头,勇跃地跳下活络门直奔水源从而报进前位有效名次,在激烈的赛事竞争中,为主人赢得非常关键的千分之一秒之差,博取奖项。
关于“喂饲”量的控制:鸽界有句箴言“鸽子是饿出来的”。说的就是鸽子不能喂得太饱。有的鸽友认为鸽子吃得越饱越好,孰不知动物和孩子们一样,餐餐喂得十二分饱的孩子,就会产生食欲不振,甚至厌食,往往会看到食物就摇头,如此没有食欲的孩子,非但是养不好,而往往就是医院中的常客,幼儿园群体中的“亚健康”;鸽子同样也是如此,鸽舍中一旦出现对于喂饲不感兴趣的鸽群,同样也绝对是养不出“道”来的。
“饲鸽”模式的取舍:总目标是培养鸽群建立良性的后天条件反射。归纳为,要求鸽群能“闻号”而动,有所动作。饲主可按照自己的习惯喜好,采用不同声音的响器,可以是吹哨子、吹口哨、摇食罐或敲食罐等方式;在开阔地花园鸽舍和高楼前景远眺的鸽舍,也可同时采取摇红旗等配合(这需要二人协同配合操作,常用于有条件的公棚)。声音并不要求很响,也不宜采取突然巨响(如具有冲击波的鞭炮声、爆炸声、枪击声等),这些都会造成鸽群的强应激。要求能将声音传导得越远越好,最好是能让正在盘旋家飞的鸽群也能够听到号令,这样就能使参赛归来的鸽子,在空中滑翔降落前的瞬间,就能听到主人的呼唤,从而立刻选择它落棚的降落点,力求越靠近活络门越好,便于一跃而入及时有效报进。在此种强训模式之下的鸽群,久而久之鸽群的条件反射一旦建立稳固,则就不轻易改变,要求鸽群能听到号令则有所行动,让它们都知道“开饭啦!”赶快进棚喔!于是乎鸽群就会纷纷急速降落到降落台前,蜂拥而进入活络门,展开“抢食行动”。此时,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证每羽鸽要有一个摄食位,摄食位可略多于鸽群数,而绝对不能少于鸽群数,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新老鸽混养鸽舍,就会由老鸽带新鸽,临到饲鸽时,饲主一声进餐号令发出,便会产生鸽群蜂拥而入的效果。此时,饲主只要边吹哨边撒食,先喂大颗粒饲料,后喂小颗粒饲料,直到有那么2-3羽鸽吃饱走向饮水器,撒食也就随即停止。而对那些慢腾腾后入舍的“老油子”,则不允许饲主再怜悯它们,就让它们饿上一餐,只有这样才会在下一次喂饲的时候,它们便会毫不迟疑,进入“抢食行动”,改邪归正。
常见有的鸽友喜欢在鸽舍清扫后,就在地板上撒食喂饲鸽群。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鸽舍的地板上总会留有粪渍,粪渍中往往含有肉眼看不到的球虫卵、线虫卵、绦虫节段等寄生虫卵与多种病原体,地板喂饲极容易成为多种传染病传播途径,对鸽群却具百害无一利。
“一餐制”与“二餐制”的选择:一餐制与二餐制全凭个人取舍,实验证实:二者之间对于鸽群健康并没有影响,日采食(饲料日消耗)量也几乎等同。不过是实施每天早晚二次放飞,需要进行晨训的鸽舍,为了提高晨训效果,一般多数鸽友喜欢采取“二餐制”,则早晨喂饲1/3量,晚上喂饲2/3量,或早晨喂饲清除饲料,晚上喂饲其它混合饲料,对于正处于呕雏期和初断乳进入幼鸽舍的幼鸽,则可例外,另开小灶。
“保健砂”与“喂饲量”的矛盾:保健砂并非是吃得越多越好,平均以每天3克量/羽(育雏期4.5~6克量/羽)为最适宜,不足无助于消化和矿物元素的补充,过量则会影响日进饲量,长期如此必会对鸽健康不利,尤其是造成幼鸽发育不良。
“大粒食”与“小种籽”问题:大粒食主要是指玉米、豌豆,小种籽饲料主要是指糙米、小麦、小米、燕麦、荞麦、油菜籽、麻籽和红花籽等。有时间条件允许的鸽友,最好是先撒“大粒食”,待六、七分饱时,再开始撒喂些“小种籽”饲料;只有如此“饲鸽”才能让鸽吃得“饱”、“匀”、“欢”、“健”。
“稻谷”与“小麦”问题:稻谷属于粗纤维饲料,耐饥而不容易消化,但能保持粪便干结,此外,高粱也具有类似功能,且高粱中富含有鞣质,具有肠壁黏膜收敛作用;小麦相反却具有滑肠之功能,多喂会导致糊状便和鸽舍粪便臭味加重(不过可用“活菌”、酵母等整肠剂进行抵销)。由于稻谷耐饥,于是有的鸽友就主张在放路集鸽前多喂些稻谷,却欠考虑耐饥则就是延长消化时间,就会加重消化道负荷,稻谷中的纤维素在消化时,还需要占用大量消化酶、消化液,占用和消耗大量的水分,且稻谷还属于是“低能量饲料”,这些都不利于出赛、训放和竞翔。
花生与麻籽:花生是油性饲料,一般要选择小粒花生。鸽子开始时可能会不爱吃,或者学着别的鸽抢来啄几口,但一朝学会吃上瘾之后就会抢着吃,是极好的人鸽亲和引诱品,不过只能作为喂饲后调教的营养品补充,并非是多多益善,同样不宜多喂的还有红花籽、麻籽等,这些也都是喂饲后补充的营养佳品,尤其是麻籽中含有亚麻酸,在换羽期可以适量多增加些。
霉变饲料问题:任何情况下霉变饲料喂不得;霉变的饲料含有黄曲霉毒素,这些毒素耐高温,现有任何方法都难以清除干净;有人著文主张采取用添加防霉剂来进行预处理,甚至于主张可以放心地使用已经添加防霉剂的饲料。笔者对此并不赞同,因为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赛鸽“喂饲”问题,赛鸽是“运动员”,赛鸽在任何情况下,都得尽可能选用极品、精品饲料,方能指望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怎样“饲鸽”看似十分简单,却是鸽舍管理中“俗中见精”的重要课题,内中也还蕴藏有赛鸽行家、老手们多年来,在养鸽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尚且还有许多秘而不宣的养鸽之道——“饲鸽”秘诀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