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鸽子就受人钟爱,不知什么时代,也不知是哪一位聪明人发明了一个轻巧的装置,系在鸽子尾巴上,飞时就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按养鸽史来推测,这个发明最迟也在唐代以前,只因所用材料必须轻而薄,故实物不易保存下来。又限于本人历史知识的贫乏,似乎提到它的名称未见早于北宋。或谓张九龄有“清脆铃声放鸽天”之句,《全唐诗》未能拣得,诗句也不俱唐音,故难置信。还有它的名称也显然有二,或曰“哨”,或曰“铃”,究竟哪一个正确呢?按哨与铃,截然是两种不同物件。哨有口而中空,因口受风而发音;铃有外壁,中悬舌,舌撞击外壁而发音。故鸽哨显然是哨而不是铃。那么为什么许多文人在诗词中多用“铃”而不用“哨”呢?(见梅尧臣、张先、范成大等家诗词)这是因为哨字不宜入吟咏,用了显得和文体不合。至于叙事文字则不妨用“哨”,如《宋史》记与西夏之战,便用了“哨”了。
1940年我在燕京大学研究院读书,刘师盼遂授《文选》课,曾试作《鸽铃赋》作为课艺,原稿如下:
原夫苍之所生兮,于昆仑之 。干而修长兮,枝猗猗而葳蕤。上摩千尺之层兮,下俯百仞之深溪。夏霖雨之所潦濯兮,冬风雪之所凌吹。窳隆匝其四围兮,信无通人之径蹊。彼河汾之悬匏兮,托根于曲沃。薰风拂而始华兮,秋露 而渐绿。条棉蔓以缘木兮,实轮 而蕃育。历岁寒而轻扬兮,涉中流而不覆。惠子掊而无用兮,颜渊饮之于陋室。于是宋翟构梯,匠石运斤,潜根既 ,大实乃分。公输摹规,夔襄准纶。锼镂纤薄,表里调均。律协子 ,乐制伶伦。妙谐宫吕,雅洽韵钧。复使封膜图形,烈裔喷墨。敷美采以生辉,缀徽像以文饰。极九鼎之祥祯,穷五岳之神色。径寸千仞,万里咫尺。彼繁工之咸备,乃托之于飞翮。在昔元昊肇衅,西郡未和。马萧萧兮悲鸣,川而扬波。铿锵兮战甲,灿耀兮长戈。比银泥之盒启,讶飞哨之何多!战复战兮皆楚歌,时不利兮死奈何。有若吴郡幽居,石湖隐士。心远尘嚣,门临廛市。更板敲过,诵经声起。方深巷之遥闻,忽喧铃之盈耳。虽晓梦兮时惊,固闲情之可喜。尔乃离离春草,灼灼林花。白羽如玉,朱眸有沙。或嬉啄于水曲,或游耸乎云涯。响兮天乐,卷舒徐兮流霞。闺中极目,陌上驻车,何其和且畅也。至于夏雨初晴,夕阴未霁,阶滴有声,渥云无际。堕素景兮星流,奋轻羽兮电掣。斯时则奇音疾,异声激锐,何其清且爽也。若夫秋风暮起,凉露为霜,青楸落木,白日匿光,马踟躇于歧路,舟延伫于河梁。时有孤翼往复,只影回翔,傍长亭而送行色,逆迅飚而发清商。于是征人涕下,游子神怆,何其悲且恻也。乃若更静星稀,霜天月没,朔风侵帏,隆寒入骨。剔残釭而不寐,叠戍衣而将发。忽闻羁雌失群,宵征未歇,传急响于天边,知悬铃于尻末,心为之摧,帛为之裂。不禁顾影嗟伤,掩面哽咽,何其凄且厉也。已矣夫,阳春时兮繁花敷,秋风起兮庭芳芜,岁月迈兮将何如,怀伊人兮天一隅,日登楼兮望云衢。安得飞铃至,惠我尺素书。那时我已知鸽哨是哨不是铃,但怕和文体不合,还是以铃为题。后来不免觉得可笑,文中一会儿用铃,一会儿又用哨,自己先乱了套。辞赋全靠典故来铺陈,写到后来,知道的典故都用完了,没辙了,只好用春夏秋冬四时节令来对付。可见当时学作赋,完全是胡说八道,不知所云。翻出来又刊登一次,一则用来搪塞周四交稿,一则用以自嘲。
我现在的认识是正名很重要,事物是什么就叫它什么才对。鸽哨是哨不是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