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已进入7月,按照以往惯例,公棚应该基本上都封棚了,然目前还有不少公棚推迟封棚时间,仍在拼命地收鸽,究其原因就是公棚存棚赛鸽少,不能眼看着羽数不够而赔钱,所以延长收鸽时间,弥补鸽源。为什么秋棚集鸽如此困难?前几日,曾有鸽友撰文《今年新增百家公棚 秋棚收鸽僧多粥少》,把秋棚收鸽困难归属为公棚多所致,表面看来,公棚数量的增加对秋棚收鸽造成困难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发现这个理由并不充足,原因很简单——投资商不是傻子。
凡是搞投资的商家,并非盲目地、无根据地乱建项目,在建项目之前,他们都会对所投资项目进行市场调查、分析论证,然后再做投资意向报告。他们既然投资建公棚,说明公棚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众所周知,全国在会注册的信鸽会员有30多万,没在会注册的信鸽爱好者也有一二十万。30多万在会注册信鸽会员只是几年前的统计数字,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全国在会注册的信鸽会员和没在会的信鸽爱好者估计不下五六十万。全国有这么多信鸽痴迷者在热衷于赛鸽运动,多出百八十个公棚又算什么!君不见早已封棚的公棚存棚赛鸽都在7、8千羽以上。所以,新建百家公棚这不会对秋棚收鸽造成威胁,而真正对公棚收鸽造成困难的是:鸽友对公棚意识形态的转变和公棚陈旧的经营方式的制约。其主要表现有如下几方面:
一、鸽友对公棚有了深刻的认识,从感性转变成理性,减少了自身损失。公棚诞生之初,许多鸽友面对这个新生儿都很陌生,如同古文《黔之驴》中讲的老虎初见驴的情景:“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不知此为何物?不敢靠近!”随着时间消失,公棚高额巨奖的诱惑,加之有人从公棚赢了几百万的吸引,鸽友们开始了公棚的淘金。起初鸽友们交公棚,绝大多数的人是冲着百万奖金去的;至于公棚的实力、信誉想都没想,公棚硬件、软件就更是无从考虑了。记得第一次交公棚是朋友介绍交的河北保定的一家公棚。收费时我随朋友一同去的,费了好大劲才找到了,公棚原来建在了老板的家里,环境、管理可想而知,至于其他就不多说。经过数年的公棚沉浮,鸽友们开始从交公棚的感性认识中挣脱出来。如今鸽友交公棚不再考虑的是能拿多大奖,而是首先考虑的是哪家公棚保本或不赔钱,然后再讲获奖。鸽友的参赛公棚意识有了飞速的改变,这也是秋棚收鸽不景气的原因。
二、公棚墨守成规的经营方式限制了公棚赛的发展,制约了鸽友参赛的热情。从公棚的诞生到现在十几年的时间,公棚始终围绕奖金第一的格式逐年增高。而比赛距离、参赛费缴纳方式却依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公棚没有创新、没有活力。不管是高端公棚还是工薪公棚,其内部管理、收鸽、饲养、训放、比赛、奖金大致相同。所以公棚谁都会开办,搭建几间房子,印上章程,就开始收鸽了营业了。公棚业长期以来鱼龙混珠、尔虞我诈,由于公棚没有新路子,参赛鸽友在一年又一年的惨败中痛定思痛,逐渐对公棚失去了信心,所以公棚收鸽困难与公棚自身经营有着密切关系。
三、地方赛特比环的兴起对公棚也是致命的打击。近几年来地方赛事逐渐复苏,特别是特比环的兴起更加刺激了鸽友对地方赛的青睐。许多信鸽爱好者把投资公棚的资金用在了地方赛特比环上。当下地方赛奖金在几十万、上百万的特比环可说是处处皆是、数不胜数。为什么鸽友对特比环如此热衷?原因很简单,鸽友们觉得投资特比,看得见摸得着,不像打公棚,如同“隔山买老牛”,底细全不知。地方赛特比环的活跃,抢走了大部分公棚的鸽源,对公棚收鸽是一种很大的障碍。
秋棚收鸽困难问题远远还不止这些,还有人为、自然天气等更多附带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公棚自身因素为主。公棚要想走出困境,就得改革创新,打破目前公棚经营的老模式,开辟全新的经营方式,只有如此公棚才会焕发生机,公棚才会不至于消亡!
注:中信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其他站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