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鸽舍:《鸽迷阿涛》 八十年代初,神州大地的养鸽热情再度风靡的时候,阿涛正上初中二年级,还是一个身体瘦小每天都想哪里捉鸟.哪里游泳的懵懂少年,但他的确是个弹麻雀的高手,一把自制的夹竹桃丫,加上俩根医用手套剪的橡皮筋和一小块真皮就成了颇具威力的工具,阿涛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左右手开弓,一次一只雄性马鼻梁鸟停在十几米高的桉树枝上呱……呱……大叫,同伴们都没发法下手,只见阿涛选了一小颗圆圆的鹅卵石,抬头扬手动作潇洒,只听“噗”的一声,那鸟羽毛四溅应声落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阿涛来到同学三娃家玩,看见他家养了十几只鸽子,天生对动物敏感的他很是觉得好玩,原来是三娃父亲养的信鸽,他是第一次听到鸽子会送信,三娃家的墙壁上除了爷爷.婆婆的老照片,最耀眼的就是父亲七四年荣获渝州市800公里武汉冠军的奖状,每次有客人到家,他父亲总会面带熠熠的笑容炫耀一番。从此以后阿涛经常往三娃家跑,帮忙打扫鸽舍、换水,到后山坡刨石谷子,似乎每件事他都乐此不疲,从中也学习到怎样识别雌雄鸽;怎样自编草窝和挂脚环等许多养鸽的方法,日子一天天过去,三娃的父亲见阿涛是真的喜欢鸽子,就送了一只黑斑沙眼雄鸽,他真是如获释宝,又用母亲给他买早点积攒下来的三圆钱在石桥埔鸽市买了一只白花雌鸽,再在外面工地上捡些废弃的小木条,这样一间简易的鸽棚就在他六楼家的阳台上建成了。
那年秋天,第一对雏鸽的破壳带给他前所未有的激动,面带红晕奔走相告,二十七、八天的时候这对一斑.一白的幼鸽已经可以出巢晒太阳了,特别是“51”号幼斑雄鸽,似乎遗传了父母的优秀基因,三十天大的时候就能够飞到对面“川渝服装厂”的房顶上,一天,一只大黄猫在房顶上险些袭击了它,受到惊吓的“51”号死里逃生,但迷失了方向,阿涛眼睁睁守侯到天黑也不见它的踪影,那天晚上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第一次失眠了。……第二天中午,刚刚放学回家的阿涛丢下书包就往阳台跑,母亲在饭桌边直叫:“快先来吃饭”,只见,一个熟悉的影子出现在他眼前,一天没回家的“51”号已经饿得羽毛松散,眼色无光,阿涛赶紧抓上一把绿豆……
转眼间春天来临,阿涛在学校就同三娃约好星期天到十公
里外的枇杷山公园训放鸽子,因为那是渝州市主城区的最高点。春光明媚,微风习习,当看到鸽子盘旋两圈朝自己家的方向飞去的时候,阿涛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直往家里赶,鸽子早已经在家休息了。很快,鸽会的赛季来临,60公里、150公里、230公里,“51”号虽然不快但每站都表现得稳定,体现了一个中距离赛鸽的特征,500公里凤州站,由于当时的运输条件简陋,所以“51”号第二天归巢也取得不错的区第六名。在学校从来没有得到过奖状的阿涛这次终于拿回一张光荣的奖状。第二年,“51”又踏上了比赛的征程,直至800公里兰州站,在当时的八十年代,很多养了几十年鸽子的老鸽迷都达不到,却在一个十几岁少年身上发生,让多少人惊讶、羡慕、嫉妒……
让很多鸽友出乎预料的是两年后,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阿涛又一只赛鸽从兰州归巢,当时他已经走出校门参加工作了。这样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并于同年夏天踏上了前往云南昆明的火车,拜访并请教了当时我国著名的军鸽养鸽家陈文广老师。 正当他踌躇满志的时候,却遭受到一次惨痛的失败。……那是几年后的一九八九年,当时全国的鸽友都热衷于长距离比赛,这个南方城市也不例外,所以那年就决定放一个新的有难度的千公里比赛,地点是青海省海堰,闷罐火车载着一千多羽鸽友们的希望,轰隆隆的开了三天两夜,司放员都受不了了,何况小小的鸽子,以往都是放北线武威和东线上海,这次挑战青藏高原难度可想而知,结果是第五天才见鸽,阿涛选送的八只都是本笼的精英,很有信心,最后还是全军覆没,毛都没看到一片,这次比赛对他打击很大,加上工作的繁忙,结婚生子,和他一起玩鸽的好朋友三娃也当兵远走他乡,慢慢地他的兴趣越来越淡,几年后鸽子也越来越少,最后终于倒笼了。……如今,阿涛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繁忙之余又想从拾童年的乐趣,目前也正逢我国赛鸽活动的春天,他也渴望投入到比赛的大潮,也许不久的一天,公棚决赛的归巢栏里就会看到那熟悉的他的名字。
2014.12.5 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