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
脊椎动物,鸟纲,鸽形目,鸠鸽科。世界广布种,在我国云南西北部、四川、陕西、山西、陕北北部以北的广大地区,均为留鸟体羽似家鸽,但于腰部和近尾端处各具有1道白斑。
雄鸟体长可达32——35厘米。雌鸟较小,长达23——34厘米。头和颈呈灰蓝色,肩和上胸、颈基以及喉、胸等部分都带有铜绿色的金属光泽,形成显著颈环。尾羽呈灰黑色,先端黑色。嘴黑色,脚朱红色。两翅折合时有2条明显的黑色横翅斑带。羽色略暗,不如雄鸟鲜丽。
常结小群到山谷和平原地带农田地上觅食杂草种子、高粱等谷类为食。繁殖期成对活动,用枯枝叶、杂草、羽毛等物筑巢,巢极简陋,大多营于山上岩隙间,每窝有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约经18天,幼雏可出壳,幼雏以亲鸟口腔内的“鸽乳”为食。在我国分布极广,俗称“野鸽子”或“山石鸽”。为狩猎留鸟。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岩鸽和原鸽的最大区别在于岩鸽尾羽有白色次端斑,原鸽为灰色。[1]
岩鸽为中型鸟类,灰色,非常似原鸽,体长28——36厘米;头、颈和上胸石板灰色,颈和上胸有绿和紫色闪光;上背和两翅石板青色,内侧大覆羽和三级飞羽贯以黑斑,形成两道横斑;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为石板灰色,腰部和近尾端处有1白色横斑;下体蓝灰色,至腹部渐为白色;眼橙黄色;虹膜浅褐色;嘴黑色;脚珊瑚红色。
雌雄体色相似。尾上有宽阔的偏白色次端带,灰色的尾基、浅色的背部及尾上的此带成明显对比。 |
|
基因多样
|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The University of Utah)、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家鸽品种和野鸽品种的基因组序列,由此再分子层面揭示了家鸽的起源历史,并发现基因“EphB2”是鸽子羽冠形成提供了遗传依据。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杂志上。[3]
科学家对于鸽子的起源问题不甚了解,特别是驯养的岩鸽(Columba livia,也称为原鸽)的遗传演化。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完成了岩鸽的一种参考基因组序列,并对另外36种家鸽品种以及2只野鸽(恢复野生习性的家鸽)进行了重测序。
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研究人员发现了部分家鸽起源于中东地区,而另一些品种可能起源于印度,此外还发现野鸽和赛鸽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种称为EphB2的基因,并指出这一基因鸽子的羽冠发育中起着开关基因的作用。EphB2属于生促红素人肝细胞(Erythropoiet 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Eph)受体家族,与其配体Ephrin-B之间的信号传递介导了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在胚胎形成,神经元的迁移定向,轴突路径导引,血管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
|
分布状况
|
岩鸽指名亚种(学名: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
岩鸽(6张)
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秦岭以北地区、东自黑龙江、青海、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的达乌尔地区。
岩鸽新疆亚种(学名:Columba rupestris turkestanica)。
分布于亚洲、阿富汗、尼泊尔、锡金,包括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泰山脉。 |
|
生活习性
|
岩鸽岩鸽栖息在有岩石和峭壁的地方,常结群于山谷或飞至平原觅食,也到住宅附近活动。鸣声与家鸽相似,反复的咯咯声如人在打嗝。起飞和着陆时发出高调的咕咕颤音。
在岩缝中、峭壁的缝隙中、建筑物的洞穴中或屋檐下营巢,由小枝条筑成。繁殖期4—7月,每窝通常产卵2枚,孵化期18天。每窝产卵2枚。卵径平均35.5毫米×28.5毫米。
叫声特征:鸣声与家鸽相似。
食性:植食性,特别喜食玉米、高粱、小麦等。 |
|
价值与保护
|
岩鸽的肉、卵可供食用。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