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养鸽人,养鸽已经10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很少出赛绩,如与我走的最近乎的A君和B君,一个养鸽10多年一个养鸽20多年,他们都是从来没有上过名榜的养鸽人。 因为我对他们熟悉,所以深知A君失败的原因是他没有根据自己的养鸽条件选好鸽子。 A君是阳台棚,养三十多羽信鸽,听他说起来自己的鸽子个个出自名门,而且手感确也不错。那为什么总是飞不出成绩呢? 第一,阳台棚(而且不在六楼)不足二个平方米,养30多余鸽子已是十分拥挤,这样的鸽舍对鸽子来说相对认知程度比较差; 第二,上海市浦东新区有近三千户会员,赛鸽高手林立,今年秋季区内420公里、500公里比赛,一小时内报到数达1500羽以上。阳台棚与大户、超级大户相比实力相差悬殊,阳台棚赢的概率很少。 第三,A君的养鸽理念不清;他到处去寻觅短距离“名鸽”血统,鸽子虽说有点好,但由于自己鸽舍条件差,飞不出成绩的鸽子也舍不得放弃,因此鸽子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养鸽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竞赛环境培养选手鸽。我敢断言A君如果改养1000公里左右,隔日赛级别的鸽子,不会养20多年飞不出成绩。1000公里级别的鸽子有其显著的特点:1,稳定性相比较好,2,饲养条件、管理方面相对而言可以粗放一些;3,鸽子吃苦耐劳,碰到恶劣天气隔日归巢往往能飞出好成绩。 居住在我们附近的C先生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养鸽也有20多年,近几年得到不少的名血鸽,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今年在国家赛上飞出13、17名,在全市1000公里大赛中获8名的是他棚中的老血统,C先生棚中的“老血统”是他多年的心血,他一直没有放弃,而他棚中的名血鸽别说飞出那么好的成绩,一般成绩也很难得到(指目前)。如果C先生放弃老血统鸽子,不是什么都没有吗。 是否是C先生的“外血”鸽不好,不是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所处的比赛环境竞争剧烈,在高手林立的上海市,想要取得好成绩谈何容易。短距离快速鸽的饲养方法与长距离鸽子的饲养方法完全不同,C先生的例子给我们启示:一定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根据比赛环境的实际情况培养选手鸽。 B君鸽子养在私房顶上,虽然鸽棚比A君好许多,但他出不了成绩的问题在于:几乎不分种鸽还是选手鸽,稍好一些的鸽子在年轻时就开始配对出小鸽子,一共养60羽鸽子,每年出小鸽子也不少于60羽,不管是什么级别的比赛拉出去就放,这怎么会有好成绩? 我本人养鸽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 1,鸽棚虽不够大,但属一流。 2,专业养鸽,十分认真。 3,虚心好学。 劣势: 1,好种鸽不多,也不可能花很多钱买。 2,鸽舍还不够大,总共只能养80羽左右,数量上不足。 3,训放等还不是十分方便。 4,养鸽经验还需提高。 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对策如下: 1,如确定是好的种鸽应尽量用足,减少试一试比率; 2,要从小开始近距离训放,淘汰一些劣质鸽子,确保每季比赛20羽以上。 3,想方设法避免在比赛季节患病; 4,许多人挤在300—700公里比赛级别上,这个级别的比赛只占40%左右,然而竞争十分激烈,我要分战线作战,培养一些1000公里级别的鸽子。 5,尽快成为一名称职的教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