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信鸽饲养人数的增加,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名家层出不穷,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真可谓百家争鸣。看了胡刚前辈的《黄金配系复制的方法》及汪老先生的文章《神马都是浮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在此班门弄斧,谈谈我对信鸽在飞行中影响加速度大小的因素。
先分析赛鸽在空气中的受力:设信鸽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为F1,方向向上,重力为G,方向向下,向前飞行所需的动力为F2,方向向前或向左,与动力F2相反方向的阻力为f,方向向后或向右,F3为F1与f的合力,方向右上,A为F3与小f的夹角,a为加速度,m为信鸽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根据力的分解与合成,竖直方向的受力状况:F1+F3sinA=mg。水平方向的受力状况:F2-(F3cosA+f)=ma,由竖直方向导出F3=mg-F1/sinA,由水平方向导出F3=F2-(f+ma)/cosA。则获得等式:mg-F1/sinA=F2-(f+ma)/cosA。由该等式再导出a=F2-f-mgctgA+F1ctgA/m。
现在对式中变量定性分析:F1的大小取决于信鸽翅膀击拍空气的单位体积的大小。F1越大,由式中可以看出a越大,信鸽获得的动力F2越大,说明加速度a越大,F2的大小取决于单位时间信鸽击拍翅膀的频率。ctgA为减函数,A越小,ctgA越大,加速度a就越大。f越小,加速度越大,信鸽质量m越小,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这些变量所反映出的实际问题都与加速度a有关,又因为信鸽飞行快慢衡量的标准是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密切相关,加速度越大,说明速度就越快,用时就越短。
现从两个大家比较直观的量入手分析:
(1)m:质量与信鸽飞行所获得的加速度大小密不可分,就质量而言,m越小,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飞得就越快。燕子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它的体重像鸡一样,有那样一对翅膀也就没用。从我上手的近年外籍冠军鸽以及后裔来看,质量普遍比上世纪的很多老品系小。这也给理论提供了一定支持。因此,无论雌雄,质量要求不能过大。
(2)f:信鸽在空中所受阻力的大小取决于信鸽与空气的摩察程度。简而言之,信鸽身体表面愈光滑,与空气所形成的摩察力就越小,即f就愈小,f愈小,从上式中可以看出,获得的加速度就愈大,速度就愈快。这也解释了那些优秀品种羽毛异常光滑的原因,如杨阿腾鸽系、胡本、盖比、戈马力、林波尔等等。这也说明了那些行家所谓的流线体形的原因所在之一。也许行家谁也说不出流线体形这一既标准又抽象的个体来,但大家能看到的是他们的鸽子的羽毛没有哪只是粗糙的,因为愈光滑,就愈容易克服空气对它飞行所产生的阻力。至于F1与f的合力F3以及F3与空气阻力f的夹角A,虽然是比较抽象的量,但它却是衡量赛鸽飞行快慢的重要参数。因为ctgA的大小也决定了加速度a的大小。
此外,牛顿第二定律也给出:物体被加速或改变其速度时,其改变率与所受外力成比例关系,如果力加倍,则加速度加倍,物体的质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小,以同样的力作用于具有2倍质量的物体,则产生只一半的加速度,由关系式F=Ma可以看出,由物理学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最直观地体现出了赛鸽的质量与加速度二者之间的联系。赛鸽的动力来源于肌体的肌肉,肌肉是产生速度的前提,而赛鸽在飞行过程中被加速时,其速度的改变量即为加速度,因赛鸽在飞行过程中并非沿直线运动,而是作变加速运动,故速度的改变量在某一时段并不相同,即加速度的大小不同,这也应该是公棚与协会取平均飞速的由来。这些都是抛开血统与眼志以及智商外关于赛鸽的问题。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赛鸽的体积的大小对赛鸽的速度没有绝对的影响,因为大家可以看到所有的参赛鸽的体型不尽相同,关键是质量,因为质量与加速度密切相关,而加速度是速度的客观反映。
以上是本人的拙见,如有高手前辈,不吝赐教。不妥之处,请给予纠正。希望从力学角度给出的解释能满足于广大鸽友的理论需要。式中各变量具有相对性,切不可生搬硬套,旨在和大家共同探讨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