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在QQ群或者某些网络媒体见到有人提“孟德尔理论”以及“多重回血就是克隆”等等总是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无异于用牛顿力学体系解释量子力学,用R&B演绎《苏三起解》,用民谣翻唱《五丈原》,咋听咋想咋宽容和包容都觉得就似得了脚气偏偏对面又坐着自己心仪的女孩,挠不得,叫不得,真真叫人难过。
实验结果证明孟德尔理论更适合豌豆而不太适合鸽子
不能否认孟德尔对遗传学的贡献,更不能否定孟德尔的伟大。翻开孟德尔生平,我们很清楚孟德尔理论都是建立在自花授粉的被子植物上的,最著名的是孟德尔系列的豌豆实验。为了搞清楚显性和隐性遗传孟德尔以及其他几位同时期的科学家发明了“测交法”,我认为“测交法”是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恰恰测交法也证明了脊椎动物的遗传特点绝非豌豆可比。
如果把中长途鸽和中短途鸽的基因定位成“一对等位基因”,那么中长途鸽配中短途鸽,子代按照孟德尔理论应该有如下几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中长途特征,第二种特征——中短途特征,第三种可能——短长皆宜。
如果子代都是第一种情况或者都是第二种情况,这就说明中长途和中短途确实是一对呈现“显隐性”的等位基因。如果子代是第三种情况,这说明这对等位基因在遗传上是双显性。但问题是,事实上通常子代表现为“长短皆末”,而这并不符合孟德尔理论。
下面我们用测交法来进一步验证中长途基因和中短途基因。“测交”,顾名思义就是“以测验为目的的交配方法”。我们用中长途配中短途鸽子出的子一代分别和中长途鸽以及中短途鸽再进行交配,按照孟德尔理论,配中长途出的小鸽子应该具备中长途能力,配中短途出的小鸽子应该具备中短途特征。但结果并非如此。
犹记得,读初中时利用暑假倒卖蔬菜赚钱买书,读的第一本正式遗传学读物就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偏巧家里就有鸽子。那时候通过鸽子羽色遗传证明了孟德尔理论在鸽子上是不成立的,当时和母亲聊天时我给孟德尔起了一个绰号“豌豆先生”。真正验证孟德尔理论在赛鸽上不成立是2014年的事了,别人做的实验,我做的记录整理和分析,当时中长途鸽选的是迪尔巴,中短途鸽选的是詹森。
我们不能因为鸽子遗传特点不符合孟德尔理论,而否定孟德尔在遗传学上的启蒙和奠基人地位。这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不能解决一元三次方程问题”,就否定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正确性。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孟德尔理论在鸽子上不适用呢?从分子基因学角度看,非常好解释,影响豌豆花或者豆粒性状的基因只有一个片段,而影响鸽子定位的基因不是一个片段,这就导致孟德尔理论在鸽子上不成立。
1000美金与鸽子遗传研究
在过去,大家公认当“全基因重测序成本降到1000美金”的时候,分子基因学将迎来真正的跨越式发展。例如,目前我们决定给麻雀做全基因测序,测序芯片成本在40万左右,有了这个芯片,每只麻雀的测序成本就可以控制在1000美金左右了。正是因为测序成本降到了1000美金这条线,这才迎来了目前分子基因学的大发展。
测序就要采集DNA样本,如果想测得精确,那么血液采集量至少要5毫升。人采5毫升血没问题,但鸽子采5毫升受得了么?更何况,每羽鸽子测序成本就1000美金,测完序之后的分析呢?这个世界,目前没人能准确说清楚到底哪几段基因决定了鸽子定位和还巢。即使你肯花1000美金/羽的测序费,你舍得把鸽子抽血抽死,你拿得出大价钱请最好的鸟类分子基因学分析师,但结果可能依然是谬误。
如果想把鸽子定位还巢基因找准,按照目前的理论和操作,首先就要测大量的成绩鸽和天落鸟,进行大量的基因比对,然后一群人去分析“基因比对结果”,进而得出初步结论。拿大量的天落鸟和成绩鸽,再测序去验证结论的正确性。这一套循环下来,即使钱再省着花,也上亿了。
如果想省钱还能达到目的,那需要基因采集技术以及《比较基因学》再发展一段才有可能。用鸽子羽毛不是不能测序,但测序结果准度不够。每当看到破案片根据头发就能比对出罪犯基因我就忍不住笑,太科幻和不负责任了,至少目前毛发测基因的准度是远远不够的。准度不够的原因我就不细解释了,有兴趣的鸽友可以去看PCR基因扩增技术以及基因转录知识。
总之,现阶段的分子基因技术或许只能用在鸽子的亲子鉴定上。对赛鸽遗传和育种,并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这个世界,没有基因编码完全相同的两条精子和两个卵子
就像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这个世界也没有基因编码完全相同的两条精子和两个卵子,所以才造就了“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成功俘获卵子的那条精子,或许恰恰是最不能代表父本的那条精子,而成功勾引精子的那个卵子,也或许恰恰和母本大相径庭,于是子代就可想而知了。
有兴趣的鸽友可以把雄鸽精子通过人工方法采集出来,之后对活力好的精子进行基因测序,再去比对体细胞的基因序列,进而判断种鸽性状的遗传稳定性。雌鸽亦然,只需取无精蛋即可。雄鸽采精方法,可去种鸡场学习。
变异是一定要发生的,只不过这种变异是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者对我们的目标是否产生影响。既然变异发生的概率是百分之百,又何来的母子配或父女配就可得到亲本的75%血统呢?这是一个并不好笑的冷笑话,虽然传统育种方法确实大量采用亲子配,但那是建立在很大的群体基础上的,就咱那点儿鸽子,还是算了吧。如果确实想保留亲本,那就走“一奶同胞”配,试试运气吧,至少这种方式是有机会产生和亲本高度近似的子代的。
我没有上传染色体在形成配子时的重组图片,因为能看懂的我没必要传,看不懂的传了也没必要。遗传不是做算术那么简单,所谓“保种”,真的不是只看外表。
到底该听谁的
按理说任何一个公棚老板,一个赛季接触的好鸽子可能比很多鸽友一辈子接触的好鸽子都多。我无意去冒犯各大公棚老板,更何况我还得往你们那里交鸽子呢。中信网有各地公棚专栏,你找个知名度高的公棚打开他的网页,我们通常会找到中国一流公棚名字的交鸽记录。你从集鸽一路看到决赛,你自己计算还巢率。
举个例子,你在开创的集鸽名单上可能会找到百鸽园的交鸽记录,你在百鸽园的集鸽记录上可能也会找到BOb。你如果坚持认为中国这些顶级公棚的老板不够鉴鸽大师水准,那我也没话说。你如果认为他们手里没好鸽子,那我更没话说。
从遗传学角度看,我们把目前的鉴鸽理论称作“实验性理论或经验理论”,这种理论压根就不具备推广价值。所以养鸽子喜欢就好,真没必要看这摸那的。
如果确实喜欢比赛,而且也不希望丢光了,那我个人的做法,是找到还巢率高的养鸽人,详细了解他的起棚过程和留种过程,然后一次性买入一小群仔鸽。他说哪羽能留种,那就留哪羽;他说哪羽该比赛,那就比赛;他说哪羽该吃肉,那就哪羽吃肉;他说尾羽边条出白就做种,那我出了这样的就做种;他说白眉种赛皆宜,那我出了白眉就压指定;他说黑皮了就吃肉,那我就吃肉。人家十几年对自己鸽子的经验总结,一定是成功率最高的鉴鸽术。鸽界没有通用的鉴鸽大师,只有了解自己鸽子的鸽主。
宠物和情怀
正如欧洲诗歌里说的,“鸽子是住在阁楼上鞋盒子里的小精灵”,在我眼里,鸽子恰是那飞舞的小精灵。我家的鸽子,我最喜欢的并不是成绩最好的,也不是长得最漂亮的,而是亲和力最好的。因为它是我的小精灵,跟我不好,那就不是我的小精灵,飞再好也淘汰。
儿时的记忆里喘着粗气的火车,空气中的酒糟味儿,飞过沙俄建筑的鸽子,以及翻唱的《brother louie》。那时候谁家有羽脚上带箍的鸽子可是不得了的事情,谁的鸽子如果能从学校飞到家里,那是会轰动一阵子的。在我读大学的日子里,梦中时常出现鸽子伴随着教堂的钟声飞在灰暗的空中,那鸽哨声低沉而充满力量。
我知道我这一生离不开鸽子,我也知道我有非常要好的鸽友。我有千公里当日归的小老头,也有还巢率稳定在六成以上的种鸽队伍,更有一群用来做实验的可怜虫。这就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也是我一生割舍不去的儿时记忆,和成年之后对鸽子还巢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