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信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2006/7/19 11:16:35
魏建功 尹世明
分享

    本地一些信鸽常发生一种剧烈的腹泻,出现一腿或两腿突然软瘫的急性传染病。经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信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也叫禽霍乱。其病原体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急性败血症,病鸽全身粘膜有小出血点,呈急性关节炎,发病快,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可造成鸽群大量死亡,对信鸽危害极大。

    一、流行情况:

    鸽巴氏杆菌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流行,有时从外地传入,有时可自然发生。从外地购购买的种鸽处在潜伏期的容易把本病传入。其病原体是一种多杀性巴氏杆菌。健康鸽的呼吸道存在有该病菌,当饲养管理不当,天气突变,过热过冷或潮湿,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缺乏,长途运输使信鸽劳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鸽体抵抗力降低,细菌诱发力增强时即可导致发病。孵蛋的雌鸽,刚出窝的雏鸽,也会常发此病。

    信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外伤。病鸽的粪便、分泌物和被污染的鸽舍、运动场、饲料、饮水、用具等物属传染媒介,尤其是鸽群密度过大,鸽舍通风不良,尘土飞扬,可加速本病传播。

    二、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一般2-3天,急性的几乎看不到任何症状,突然死在孵蛋的窝里或栖架下。肥壮的信鸽容易发生急性的巴氏杆菌病。病初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常有剧烈腹泻、粪便为灰白色或绿色,一肢或两肢软瘫,不能站立,有时病鸽两翅附着地面,艰难地滑行,体温升至43-44℃,食欲极差,喜欢饮水,胸、腹和爪部皮肤发紫,呼吸加快,口、鼻分泌物增多,喉咙中有时发出吱吱或咯咯磨擦声。病程一般为1-3天。

    三、病理变化:

    患上此病的信鸽,心外膜有小出血点,肝脏表面有时有少量针尖大小的灰黄色坏死点,皮下组织和腹腔中的脂肪、肠系膜、有充血、出血性病变,呼吸道和肺有充血、出血点。

    四、诊断:

    根据此病流行的特点、临床的症状、病理的变化,经实验室检查、动物实验等综合诊断,确诊此病为信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五、防治:

    1.发现病鸽立即进行隔离。对鸽舍地面、墙壁、顶棚、运动场、料槽、饮水器皿、鸽巢、栖架,用3%的来苏尔进行喷洒消毒,每日一次,连续一周。

    2.在信鸽浴盆中加入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以防有些信鸽饮用洗澡水时造成病毒的感染。对已发病鸽群,全群肌肉注射“抗巴氏杆菌组织液”,每羽2毫升(并按每羽4000单位加入庆大霉素)全群只须注射一次,即可控制信鸽发病死亡。

    3.对表现有临床症状的急性病鸽,一般治愈比较困难。防治此病主要在未出现症状的群体信鸽上下功夫,在当地无“抗巴氏杆菌组织液”时,可采用2%兽用氟哌酸注射液,每羽成年鸽每次肌注6毫克(0.3毫升),也可用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每支以1万单位(0.1毫升),还可用兽用痢菌净注射液,每羽成年鸽每次肌肉注射0.3毫升。上述三种药物可交替使用,间隙时间6小时,连续使用三天,均为脑肌注射,雏鸽减半,三天后改为饮水中加入上述药物,剂量、用药顺序同上,一天两次,连用一周。上述药物亦可改用人用药品。

    4.对病鸽粪便、分泌物用5%的甲醛用喷雾器进行喷洒消毒,最后铲出,同尸体一起深埋。严禁在鸽舍附近解剖或乱扔信鸽尸体。

    5.凡抓过病鸽的手,用0.1%的新洁尔洗手消毒,否则不能接触健康信鸽。在本病流行的地方,鸽舍门前应放置盛有石灰粉的木箱,供饲喂人员进出鸽舍时消毒鞋底之用。

 

发布时间:2006/7/19 11:16:35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0评论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