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科学养鸽势在必行
2006/7/22 11:20:15
樊德永
分享
已阅读1787次

    放眼世界-开创未来现在我们已跨入新世纪,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摆在我们面前。在这事实面前,我们要与世界接轨。科学养鸽,势在必行。“科学养鸽,放眼世界,开创未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良好的开端,也才会有美满的结局。

    鸽子,你那特有的风姿,让多少世人在迷恋、在追求、在探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成为人类的宠物,为主人而奋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人们不会忘记你的存在意义。慢慢地形成了赛鸽是一项体育活动,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展开各项有益的赛鸽活动。人虽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人为等因素干扰,即使做为一项全球化发展的体育活动,也不能使赛鸽在同一水平上发展前进。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产生了先进与落后,致使各国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影响了赛鸽发展。如出现像比利时赛鸽王国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先进的赛鸽体系。出现了名满鸽界的名人与铭鸽,如詹森之其人其鸽等。然而同期的另一些国家却还不知赛鸽的真正含义。如我们二、三十年代仅了解信鸽,并于作战中使用,哪里想得到今天会成为一项体育活动。

  随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前进,做为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赛鸽,愈来愈被世人看好,并已形成国际鸽联。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古代历史上就有养鸽史及简单的赛鸽活动。由于历史因素,赛鸽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得到有利的发展,古代的社会制度,使广大的群众处于饥寒之中,出门靠步行,骑马论等级,赛鸽谈何容易,即使有一些活动,也不能以科学方法安排。如要放一百、二百公里都需走几天的时间,现在利用汽车仅需几小时的时间就能到达目的地,完成放飞任务。远的不说,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赛鸽已风行了50年以上,这50年的差距是不可否认的。当时我们处于什么状态是身不由己的,连温饱都难以解决,遑论谈养鸽?更不用说科学养鸽了。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虽然在某时期在经济上有欠发达,但历史证明中国人是聪明的,是不甘落后的,中国也有能力发展赛鸽事业。

  在那过去的年代,有一些老前辈站出来了,如李梅龄等先生,他们满腔热血,以振兴中国信鸽的精神,开始养赛鸽,同时进行了培育,要让世人看到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纵观这几十年的养鸽史,经过了30、40年代的“初步养”,50、60年代的“不敢养”,70、 80年代的“全国养”,到90年代的“争抢养”。不难看出我国在养赛鸽上起步虽晚,但发展快速,在这短短二、三十年里我国鸽会发展成拥有世界最多的会员鸽协30万会员,有句话说:“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石。”而赛鸽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的。在党的领导下,经济上的大胆改革开放,使中国人不再闭门造车,走出去,引进来,扩大与国际的交流以促进发展,因而新世纪中国鸽友提出:“与世界接轨”。办好赛事,促进中国信鸽事业的发展,为国际开辟一块新而广阔的市场,并且加入了国际鸽联,2000年在北京又成功地举办了世锦赛。而在入国际鸽联不久,我国一参赛,就取得可喜的成绩,又很快申办了世锦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在前进,经济在发展,赛鸽在腾飞。

  面对这一幕幕的可喜镜头,中国鸽友喜上眉梢,充满信心,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闯过了风风雨雨的不同年代,我们能喜迎新世纪,我们要在 90年代厚实基础,在21世纪开始科学养鸽,因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大家都知道,鸽协是一个群众团体,30万会员来自不同层面,思想也有不同的程度,多数是来自工薪层,在经济上虽然能解决赛鸽的一般要求,但离科学养鸽还有一段差距,还处于业余化阶段。对走商品化养鸽的今天,虽然在中国有稳拿做先锋,想带动国内的信鸽发展,走科学化养鸽道路。但是就目前我国整体的养鸽方式上,除了一些公棚及大款能达到科学化养鸽外,大部分尚处于常态养鸽。

  现在我们已跨入新世纪,新的机遇和挑战就摆在我们面前。在这事实面前,我们要与世界接轨。科学养鸽,势在必行。“科学养鸽,放眼世界,开创未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良好的开端,也才会有美满的结局。

 

发布时间:2006/7/22 11:20:15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0评论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热门视频
25482热度
还是爱鸽子
10351热度
爱飞远程
23747热度
笨鸟集结号
13641热度
还是爱鸽子
鸽圈热点
鸽业产品
7
6
5
4
3
2
1
推荐铭鸽
热拍铭鸽
速度保时捷、保时捷911兄弟
当前出价6,000
21次出价
热门问答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5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