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善意就是即使你有优势也要公平合理;
心怀善意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
心怀善意就是不要怀疑他人的动机,不要阴谋论;
心怀善意就是要多看别人的优点;
心怀善意就是要宽容他人的错误和失败;
心怀善意就是常怀感恩之心。
你心怀善意,世界也会善意待你。
相遇不易,合作更是缘分,且行且珍惜。9月4日,融创中国的孙宏斌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心怀善意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词在朋友圈里迅速传开。我把这段话收录在笔记本里,也在想,鸽界的心怀善意在那里?
北京开创者赛鸽俱乐部2018年千元专环章程出了,通篇看过其实并无多少新意和亮点。最让我佩服的是操盘人把鸽车的公训承诺写进章程。而且是免费的专环公训模式。把“心怀善意”用在这事来说可否贴切呢?
2017年八月,我在《中国大陆、台湾赛鸽经营对比十问》一文中两问提到公训:越是有影响力的大会,公训应该做得越好;购环即赠予N次公训的免费作为会员福利发放。这两个想法,我在十几年前就与很多俱乐部老板、赛事操盘手们探讨过,我顽固地坚持“公训不搞好,鸽会迟早倒”观点被很多人笑话——免费公训,鸽会老板赚什么钱?现在都时兴开车私训了,还搞什么吃力不讨好的鸽车公训?十几年过去,鸽会俱乐部奖金越玩越高,赛会的鸽车越来越高大上,公训却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大奖金的开创,逆势而行,是真正明白了其中道理,并走出第一步。还是仅为博人眼球的营销噱头?
做鸽会、搞赛事的都希望做大,做强,做精,我理解主要还是把利润做大,鸽友满意度做好,长远利益做好。基于这三个目的,我认为开创的这一举措正是在做很好的铺垫,小鸽会需要大管理,大鸽会更需要大格局。训放组织,在台湾赛鸽圈顺理成章,约定俗成的一个举措,在中国大陆居然需要开创者这样的一线大会来推动,不得不拜服大陆鸽圈“只惦记着炫耀自己的金锄头,而忘记了种地本身”。
在台湾鸽圈,频繁的,强制性鸽车公训,是杜绝防控AB棚发生的最佳措施,基于此共识,跟车公训的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赛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是认同的。鸽车公训既是会员福利,也是一项技术导引和市场必然,为什么这样说?
中国自古就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说。小事做不来,谈什么做大事?训放,相对于繁琐复杂的比赛组织,是赛会行政、后勤、竞赛综合管理能力的前期预演,其实也是赛会自我宣传的最佳方式。可以想象,一个连训放都把控不好的鸽会,会员能相信你能把比赛完美地组织到位?
其次,训放也是吸引更多参与者的好举措。近年各赛事的组织者,眼光放在大户身上,除了规程的制定,奖金的分配,感情的投入向大户鸽友倾斜,路训比赛日程的设置也演变成配合大户私训跟鸽车的补充,一百公里上下的公训草草组织几场,就急哄哄地进入比赛模式。小户型的单打独斗鸽友,不可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投入到赛鸽私训,赛鸽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只有望比赛兴叹。很多人都将逐渐淡出赛场,赛鸽的广泛性群众参与的基础已开始动摇。开创的公训承诺,无疑是抓大不放小,吸引更多人参与比赛,售环和指定有更多收入,实则放水养鱼之举。
在这里斗胆再预测一下,如果开创的千元环明年成功了,免费公训能够坚持并完好地运作下来,三到五年或再后几年,一定会以强制公训,资格站形式要求所有参赛鸽在规定时间里连续跟车公训。一次训赛百十羽,各司其能的职业竞翔团队日渐成熟;一季比赛仅投入十几二十羽,一个人孤狼式操作,业余型的赛手也将异军突起。
开创在重视公训上迈出的这一步,有与一般职业人士不同的格局观,对赛鸽训赛体系的完善与赛会经营处理问题的能力确实值得很多赛事经营者学习和思考。
以前一个城市,有竞争型鸽会,多会以路训来聚拢人气。现在搞赛事的人要么老得动不了,要么就不养鸽子纯打工族,没有热情和心气为鸽友着想了。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赛事经营的市场竞争需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做,会成为趋势和必然。留此文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