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一,今日聊鸽眼。
赛鸽,是竞技运动,每种相关理论和体系本应都是科学的、实用的、经的起考验的。
为此,诚心学习过被视为高端科技、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鸽眼论。
初看很美妙,像家里祖传下一块点金石,富贵在即;听起来很梦幻,像心上人的耳边语,甜甜蜜蜜。
可实际运用,结果与理论不符——好花不长好果,好鸽眼不出好成绩,却往往是常花出甜果,孬眼出佳绩!找老师点窍,被点评和调理的鸽子照样旁落,而大师们自己的也不过如此。
怎能动辄怀疑?要怪就怪自己智商不高、领悟力低。
结合实际再深入下去,慢慢觉得鸽眼论很诡异,像捉鬼;很错综,像坑道;看不到天地,似走入迷宫,“眼志论”、“鸽眼五行论”,林林总总的“秘法”,迷宫里面有迷宫。
记得很久以前老师说过:“正确的学问最容易学,因为顺理成章;错误的学问最难学,处处晦涩阻滞,因为多是死胡同。”难道鸽眼论是后者?
不甘心,外出访仙求道,又遇意外事:
某鸽眼大师,那年长枪短炮,替第一次参加公棚赛的鸽友挑选参赛鸽,鸽眼获综合高分的10多羽幼鸽,被挑出送公棚,兴致勃勃盼佳音,结果收到了讣告——决赛连迟归都木有。
有日茶话会,围绕鸽眼爆争论,质疑鸽眼论的A鸽友提出把争议落到实处,低难度测试题,用事实说话:由鸽眼高手阿B在A鸽友的参赛鸽中选3羽,通过观鸽眼只需写出归巢顺序,哪只先归,哪只后到,哪只落难,比赛对上即B羸,重赏、加封“鸽眼大师”兼且日夜追随。阿B闪人。
速度线,速度到什么程度?距离线,距离到哪里?遗传线,遗传能力有多强?稍后会不会再加添平原线、山区线、宜南线、利北线、穿云砂、破雾区等更晕眩的名目?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找不到抓手,很困扰,很纠结。
钦佩执着者的孜孜不倦和乐此不疲,感叹人们本想“扶贫救世”,却经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连自己都没能“富裕”。不由的呼喊詹森,呼唤慕利门,呼叫李梅龄,是没有、是不需要、还是不愿意为后人留下尊驾的鸽眼秘籍?
春节前和贵州红枫公棚美女万经理有过一席谈。是问:“公棚入赏鸽有什么特征?”
答曰:“莫难为小女子哦,小女子半路出家入行没根基,只得莺哥学舌,咱公棚数年经营有些小统计,说是有四样,第一不要管眼砂,能飞的什么眼砂都有;第二,雌的多;第三,中小体型为主;第四,骨架硬、结构好。有不妥,请留面子。”
依着数据条分缕析,开腔先说“不要管眼砂”,柔声中的坚定,更有穿透力。内心有点小震撼,难道真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看事才叫清,抓点才能准?
想起曾经盛行一时的信鸽品评赛被取消,是否也是启示:鸽眼论是战斗体系还是观赏体系?
近日一则新闻报道:某人踩到自己鞋带跌死。
真相是什么?是心脏骤停后踩鞋带,还是如报道所说踩到鞋带后不幸摔死?哪个是原因,哪个是表象?
说回鸽子,以赛绩和家族性为标志的基因PK鸽眼,谁是原因谁是表象?鸽眼会是赛鸽制胜的根本?
现在很忧心鸽眼论,走归走,千万要防踩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