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鸽人张师傅
扬城小巷深,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住在大双巷的张师傅,每天伴随着鸽子翅膀的扇动声,开始一天的生活。
大双巷在广陵区,这里闹中取静,师爷解放后就一直住在这里,师母去世早,他凭个人一己之力将三个孩子拉扯大。那时,我常去张家作客。张师傅是师爷的大儿子,平时少言寡语,邻里们用“老实人”“好男人”“十足的大孝子”来评价他。
记得自己刚会走路,父亲带我去张家,年幼的我对张家一个个子有一米九高,却非常消瘦的男人印象至深。在年幼的我印象里,他总是在院子里辛勤地劳作,对象就是一群鸽子。每次来张家,和父亲简单地点个头,这个男人就一声不吭地在鸽笼旁忙活开来。后来得知他是张师傅,一直到他去世我都不知他的名字。年复一年,每次父亲和师爷在书房里谈事,我就在客厅里观察惜时斋(“惜时斋”是师爷的斋号)旁的张师傅料理鸽子。“张叔叔,你为什么养这些鸽子呀?”我问道。张师傅说:“我养这些信鸽,纯粹是爱好。”后来每次去张家,每当看不见张师傅,我就去鸽笼那找,他一定在那。我总喜欢和这个如巨人般高,却只有电线杆那般“细”的叔叔说话,最喜欢看他将鸽子捧在手中,然后双手向上一抬,将鸽子放飞到天上。
张师傅不能干重力活,也没什么文化。大多数时间在家照顾师爷。爱好不多,最喜爱在院子里养鸽子。他手艺很好,将自己家的旧碗橱稍加改造,便在院子南墙靠西的墙角处固定了一个笼子。笼子的门可以双向朝外打开,方形结构的门四周钉上木条,中间用纱布罩上,笼子内部被改造成三层,层与层之间用木板隔开。张师傅很细心,雄鸽与雌鸽分开养,雏鸽又与成年的分开,避免由于饲养方法不当带来的麻烦。张师傅视这些信鸽为自己的“孩儿们”,每次观察他养的这些信鸽,都很通人性。这些信鸽很听主人的话,他一吆喝,或者口哨一吹,信鸽就回巢了。
张家的天井呈口字形,这些信鸽在张师傅的精心饲养下年复一年在张家快乐地生活着。平时少言寡语,一脸正经的张师傅只有在料理鸽子时才会露出开心的神情。张师傅开心时的那种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带光让我记忆犹新,严肃的面容下的那种发自骨子里的高兴我至今难忘。看着这些鸽子,有时停在鸽笼上,有时停在院子里,有时停在椽子上,有时停在屋檐上,有时甚至飞过东二厢房,停在东二厢房的横梁上。不过再怎样飞,它们都识路,在方圆不过一里的范围内,它们都识得回家的路。
几十年过去,当年的张家早已越发兴旺。张师傅在师爷画展后不久便因病去世,而那巷子深处的鸽子留给我的,是最美的儿时回忆。
作者所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