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大道至简
读书学习,探讨交流,最主要的目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现在的人,大多数的人是在有悖于“学”的心态下去交流的。两个人谈话,你一言,我一语,每句都是在找对方的破绽,然后据理力争的去举例、反驳。最后谈话变成了我们常说的“抬杠”,这种现象在鸽界尤为明显。当别人谈经验和个人见解的时候,你没有一丝丝虚心求教的态度,却总是觉得别人是忽悠,是骗子,又怎么能提高呢?还是觉得你自己已经在这一领域玩透了?玩透了怎么还赢不了比赛,赢不到钱?
什么都学和什么都不学是两个极端。做养鸽这件事,事无巨细的去做、去考虑能累死你。就如同让你考虑如何解决鸽子预防和治疗沙门氏菌的问题一样,现在已知的沙门氏菌就有1000多种,患病后体现在鸽子身上的已知症状有腹泻、神经麻痹、转脖、关节型等等。如果你一直想着怎么从你的鸽子体内消除干净沙门氏菌群的话,估计这个课题就能让你研究一辈子,而且在你一辈子研究而且收到很好效果的时候,也不见得你的鸽子就能赢得比赛。
现在很多鸽友玩鸽子越来越不开心,觉得自己的鸽子不如人家,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如人家,无法赢得比赛主要是经济基础达不到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我觉得养鸽赛鸽是否能够成功,最重要的还是养鸽的起点和定位,根深蒂固的机会主义和以小博大的投机思想才是导致赛鸽屡屡失败的主要原因。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实践和成功都可以依靠勤学和苦练就能够成功的,尤其是竞技类和艺术类的活动,更多时候成功取决于天资。卖药的说鸽子赢得比赛全靠用药。职业教练说二流的鸽子经过一流的饲养也能飞出一流的成绩。但是回顾一下近代鸽界成功成名鸽友,却发现他们留给鸽友们关于怎么培育鸽子,怎么挑选鸽子的意见或个人看法却少的可怜。最有可能的并不是大师们都自私,而是真的除了拥有鸽子一个条件以外,其他的没什么秘诀可言了。凡龙大师的一句话在经典不过了,不管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凡龙本人之口,都不影响这句话在鸽界存在的深远意义。
说多了外面的事,爱国人士愤愤不平了,说说国内。李种、张种、汪种这些大师们在鸽界的影响上也可谓是举足轻重,至少对中国赛鸽的发展贡献上不低于近代欧洲的強豪所对中国鸽界的影响。可是我们除了知道大师们那些成名的鸽子以外,对大师们鉴鸽、选鸽、赛鸽的理论也是知之甚少。是大师们都口严,还是大师们都没有家人朋友愿意交流养鸽秘法。还是一只好鸽子成就了一个大师。
以前总觉得把鸽子各方面研究透了,就能在养鸽赛鸽方面有所提升。越来越发现事无巨细的想,无微不至的去做这辈子永远没个头。小小的一羽鸽子,有多少毛?研究它何用?既然研究毛没用,翅膀算不算毛,多少根大毛,多少根小毛,照此研究下去,只能越来越迷茫。
鸽经、鸽道、鸽技去伪存真,大道至简。简单了,养鸽的心情也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