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网新发署名文章,名《说说鸽界的相对论》,文中有三个论题。笔者有兴趣就这三个论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不一定有道理,但一探讨问题就活了起来。
原文第一个论题是:“鸽子到底喂不喂药?喂药好还是不喂药好?需不需要定期做清理和预防?”
这三问都很切合中国鸽界实际,或许很多鸽友正为这些问号纠结。笔者曾就这个问题做出过分析探讨,时隔久远,不容易找到原文,直接在此说说看法:曾经的鸽种不用喂药,也从不做清理预防,鸽子活得很好,飞得很好,繁殖也很正常。现在不行了,极其耐艰苦生活条件的蒙古马,因为形势和用途需要,换成了温血马,各项指标漂亮极了!但是这种“马”是人工培育出来的,自然界里原本没有,它们没有经历过自然界亿万年的熏陶历练和汰选,是从“温室”里繁育长大的,人们为了培育它们,竭尽全力创造出最好的条件,养马千日,用马一时,极大程度上为它们遮蔽了风雨。于是,这些纯种马,性能极佳、抗逆性很差。
当代赛鸽,就是可以飞的竞赛“纯种马”,没有现代条件下的生活保障,生存能力相当脆弱。于是,须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进程,按照科学计划,定期整理、保健、做疾病预防,这是毫不犹豫的。现代养鸡业有三大威胁性疫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这三种烈性传染病,都需要在雏鸡出壳后即进行免疫,幼时滴鼻,青年鸡及种鸡注射疫苗。没有侥幸,作为传染源的病毒,无处不在。
原文的第二个论题是:“近亲能不能打比赛,没有成绩的鸽子能不能回血做种?”也是中国鸽界长期以来没有彻底解决的“接地气问题”。
笔者的意思:简单回答两个“能”,并不算错,但是意义价值在哪里?有非近亲作出的健康赛鸽打比赛,为什么要用近亲鸽?只有少量飞出好成绩的近亲鸽,却没有欲飞出好成绩必须用近亲鸽、和近亲鸽都比非近亲鸽飞得好的说法,压倒多数的赛绩鸽,显然都是非近亲的。你为什么要近亲作育?为什么要用无成绩的鸽子回血作育?分开来说——即使有“扁毛(禽类鸟类)动物较耐近亲繁殖”的说法,那近亲退化原理也是在起作用的,近亲作育后代反而比非近亲作育的更健康说法,是根本不成立的,近亲鸽与非近亲鸽同样健康的说法,有少数例证,但不是共性和规律;还有,种鸽血缘越近后代退化越严重,即使外表一时看不出异常,也是随机、随即会出现问题的。
中国鸽界数十年来不断引进赛鸽发达国家的普通种鸽以及赛绩种鸽,配我们手中的鸽子,尤其是赛绩鸽,子一代发挥概率曲线相当高耸,“杂交”如此好用,近亲繁育干嘛?没有成绩的鸽子用来回血本身,从动机上就值得否定,还要拿来做种,好没道理!赛绩配,是世界赛鸽界运行前进的灵魂和牵引动力,舍此无它。赛绩昭彰的种鸽只有一羽、种鸽老化、种鸽数量严重不足、种鸽舍条件捉襟见肘……才考虑近亲作育保种,延续优良赛绩鸽的血线不中断,是为正确方法。进一步说,赛鸽配赛鸽,血缘再远,也算不得“杂交”,不必顾虑。一代一代选择优秀赛绩鸽繁育,并非耸人听闻的“杂杂交”,而是在赛鸽种群内做科学的高端培育,不需要心虚地老想用近交来“抢救”。
原文的第三个论题是:“龙骨高前胸宽肌肉发达尾巴稍微上翘再配上翅膀是直条的梨型鸽子快,身材修长龙骨低平或下压膀条是朝里勾的鸽子耐翔速度慢”。
这个论题啰嗦,分量不够且有点钻牛角尖的趋势了(当然原作者是引用鸽界的说法)。中国鸽界跟赛鸽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参与人等不得看竞翔结果老想事先精准预判结果,其实就是急功近利欲走捷径的特色心态。持续大量引进种鸽而不自己选育种鸽,就是为了一蹴而就式的达到目的。
笔者建议:我们不要局限于扒鸽眼、捋膀条、摸龙骨、按肌肉、看尾巴——你握着某羽鸽子发现微翘尾巴,它上了天还翘着?它获得满意成绩后上手又翘尾巴,宰了它?赛鸽笼铁身铁面,它不管你鸽眼膀条龙骨肌肉尾巴指标如何,几番下来,它把鸽眼膀条龙骨肌肉尾巴各异的鸽子,都用赛绩表现给你掰饬明白!所以“你”,还有中国赛鸽界,要学会领会和改变——那种死盯着笼前的做法为只看笼后,只看数次笼后的结果。前边说了:“赛绩配,是世界赛鸽界运行前进的灵魂和牵引动力,舍此无它。”赛绩一概出自赛鸽笼,出自赛鸽笼的后面,笼前看是爱好、习惯和游戏,笼后才是真相、果实和财富。有了赛绩还愁种鸽?心中有数了,看眼捋条摸龙骨探耻骨的继续,增加了习惯性的下意识动作性质了……
相关文章链接:
吴建军《说说鸽界的相对论》
李国双《赛鸽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