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鸽子是好鸽子?是拥有一双绝世好眼的漂亮鸽?还是价格高到离谱的名贵血统鸽?都不是,鸽界前辈们的经验时刻提醒我,花里胡哨的鸽子往往是虚有其表,十拿九稳的鸽子也总是不堪一击。仔细一想,在不奢求种赛两全的前提下,自身成绩斐然的就是好赛鸽,子孙代获奖很多的就是好种鸽,仅此而已,朴实无华。
通过子孙代的表现来判断父母鸽的品质,这是一个用结果反推事实的过程,胜过一切空谈。后代发挥的羽数越多,说明父母鸽优质遗传的概率越高,这才是信鸽遗传的可靠性,也应了那句“虎父无犬子”的古话。反之,通过父母鸽的表现来判断子孙代的品质,这是一种看似建立在生物遗传学基础上的推理,表面上有据可依,实际上全是预判,就差拿个话筒大声告诉小鸽子“你爸是某刚”了!
父母鸽作育出了很多好鸽子,于是我们认为这个配对能作育出更多好鸽子,这是在举一反三。父母鸽赛绩或者血统较好,我们认为它们的子代也会很好,这就显得过于主观。信鸽归巢靠的是什么?强健有力的翅膀?紧密结实的骨架肌肉?还是聪明的头脑?
我想好鸽子肯定是身心俱全,既要有健康的身体,也要有一颗遇事不慌的大心脏,只有力量与智慧并存的鸽子,才能在残酷的赛场中绝处逢生,才能在鹞子、气枪、粘网等的围捕下化险为夷。信鸽遗传能赋予子代全面的优秀特征么?身体天赋或许可以获得遗传,但是鸽子的性格和飞行智慧还是要靠后天培养的。种固然重要,但是养鸽人养训赛的功夫才是真正拉开赛绩差距的地方。
有鸽友说:“养鸽没有好种,一切都是扯淡!”这句话似乎让人无力反驳,先天质量欠佳的鸽子,自然难以取得胜利,但种的质量是难以预测的,并且遗传关系对赛鸽成长的影响也有待深究。古人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与其过分强调种的价值,倒不如换一种说法:“好鸽没遇到好人,一切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