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一篇关于育种的文章,在作者的观点里:养鸽不会育种,只知道一味花钱引进鸽子,不出成绩就淘汰,即使养了一辈子的鸽子,也只能算得上一个“新手”。但在我的观点里,能否会“育种”与能否成为“高手”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只有成绩能与“高手”挂钩。
或许会有人说不会育种只知买买买,难以出成绩。但现实是大多数的鸽友最多仅仅是个“配对家”,能够通过引进成绩鸽、血统鸽配对,后代能出成绩就已经足够了。而“育种”也并非想学就能学,想会就能会的。
一是耗时长。育种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都说育种要做好坚持10年的准备,而这是一般鸽友很难做到的。既要耐得住寂寞,还要经得起诱惑,而且还得坚持很多年。养鸽短短几十年,又要养,又要训,还要培育,想想就是何苦来哉。
二是难度大。很多人喜欢把“育种”跟“作育”混为一谈,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两码事,作育谁都会,只要把两只鸽子配上就行,但是会育种则是百里挑一,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育种者多如牛毛,但是能出成绩的少之又少,国内至今也只有李梅龄之流能称之为育种者,多数鸽友只能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难以出头。
三是比赛形式改变,部分地区和赛事是不需要育种的。西南低分速公棚赛确实需要育出基础种鸽,再去购买北方大手引进的欧鸽子代杂交。而北方速度型的高端赛事,根本不需要种鸽多代回交,引进即可。再者现在短平快比赛盛行,格外讲究效率,育种者或许还没有摸到苗头,别人比赛都打几轮了,常常因此错失拿奖良机,实在得不偿失。
四是投入与产出难成正比。很多时候鸽友花费几十年进行育种,但是最后发现,投入了大量时间资金、人力物力,但是收获还不如直接买鸽子配对打比赛来的值,往往后悔莫及。
所以,纵观国内外鸽界这么多年,打比赛的好手很多,但是能说得上是育种家的寥寥无几。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没有足够的时间与资金支持,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耐力,最好不要轻易尝试成为“育种家”。对于一般的鸽友来说,把握好自己手中的鸽子,能够学好简单的配对,打上几场比赛,能赢一点米就可以了,享受这种“闲适”的养鸽时光,难道不比成为“育种家”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