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赛鸽育种(一)
动物育种,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多少专家学者穷其一生都没能实现。当前,除了我们熟知的芯片技术被“卡脖子”,我国的种业同样面临如此困境,特别是在家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我们吃的猪肉,保守估计80%都是“洋血统”。
为何动物育种会如此难?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想要利用或得到的性状大多是低遗传力的数量性状,并且这些性状还多是复合性状,更让人头疼的是组成这一复合性状的“子”性状还是低遗传力的数量性状。
将鸽子的比赛成绩作为一个性状,这一性状会和多个性状或因素高度相关。
其一,与定向能力强弱密不可分。极端地想,若一个鸽子连家的方向都不知道,何谈回家。
其二,与对应激的“抵抗力”有关。长距离的运输、飞行,长时间的高温等都属于应激,不同的个体对这些应激的适应能力不同,进而会影响比赛成绩。
其三,与对疾病的抵抗力有关。例如,有的鸽子不容易患新城疫或毛滴虫等,当爆发这些疾病感染时,抵抗力强的个体很容易成为优胜鸽。
其四,与鸽子“肌肉状态”有关。这一状态可能和爆发力有关,对低氧状况下的代谢有关等等。
其五,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环境因素包括多种,有饲养管理、父体效应、母体效应等,低遗传力性状受环境效应影响很大。性状中,环境因素贡献的部分是不可遗传的,这也是为何优秀父母鸽出不了好的后代的原因之一。
因此,可将鸽子的比赛成绩简单归纳为:
比赛成绩=定向能力+应激适应力+抗病力+肌肉状态+环境因素
通常情况,上述几类性状,均不是简单的几个基因控制的,而是受非常多的基因控制。并且这些基因间还会存在复杂的互作效应、上位效应等等。
之后将慢慢与大家阐述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帮助大家更好的选种,选配。
注:性状可分为质量性状、数量性状、阈形状。其中,仅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
遗传力可简单理解为父母将其优秀性状遗传给下一代的能力。例如父母鸽均是进奖鸽,它们后代能进奖的概率,如果这个概率低于20%,则认为该性状的遗传力低(这一例子并不准确,仅便于大家理解)。这一概念属数量遗传学概念,且遗传力的概念是群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