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进、留种以及保种一定是赛鸽育种的重要学问,也有不少赛鸽强豪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四川远程鸽舍李志刚的分享,他擅长培育长距离鸽系,对于长距离赛鸽的育种问题,他深有感悟。
鸽舍环境
赛鸽的复放,基本要求种鸽每一代都飞
李志刚:我的比赛鸽过去很少转让,因为我喜欢复放,这个过程中会丢很多鸽子,能够复飞的鸽子是相当牛的,长距离能够复飞的鸽子也是相当少的。每年都要重新开始,这个过程会发生很多意外,状态不好等原因就会丢。像我们这种玩法一般很少人尝试,很多人是当年的鸽子当年结束战斗,要么做种,要么卖掉,要么杀掉。我们会把这些鸽子压下来,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再放,这样玩下去,比赛鸽就不可能大量分享,不然后面就没得玩了,特别像千公里这种长距离本身对鸽子的年龄有要求,所以一般极少转让比赛鸽。这样复飞下来的鸽子,做种的价值比较高,每一路就是五年、十年、二十年玩下来,我们对其中的血统清清楚楚。把这些比赛鸽再拉回到老血统里边去,赛绩鸽之间的配对,或者赛绩鸽与近亲鸽之间的交配,自己看透的东西,就会比较好玩。有参考物,知道哪一代是什么样子的,飞了什么成绩,这些东西看着看着就有感觉了,跟我们接触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所以赛绩鸽对我们来说,育种还是蛮重要的。
欧洲的长距离名家非常看重优秀赛绩鸽,鸽子飞下来已经很难,他们会把鸽子再融合到自家的血统里,再往回拉。近亲鸽子很重要,赛绩鸽也很重要,两者相得益彰,这一路血统才能传承和演变,否则没办法玩下去。如果两个品系胡乱杂交,淘汰掉或者卖掉,始终没有把这路血延续下来,那就没东西往下玩了。
我对种鸽的要求是每一代都要飞,只要极个别种鸽因为岁数大了,但是我对它的后代非常了解,那么可能在它岁数比较大的时候,直接留下来近亲,就不会再让它参赛。因为其父母亲在育种过程中,子代、平辈、全平辈或者半平辈出了太多好成绩,我对这只鸽子已经心中有数。
万德维根
对留种的鸽子在个体上有什么要求?
李志刚:一是外表,看遗传有没有到位。二是脑子。保种的话,用鸽王配上近亲的优秀个体,多年飞过的、至少两年飞出好成绩的鸽子,用起来得心应手。这些鸽子既可以拉回老种的血统,也可以适当掺入新鲜的血统,往下作育一代再飞,但是终究会拉回来,不然就会退化。
新鲜的血液掺进来要通过比赛检验,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要沉下心来。700-800公里的比赛一年可能只有一两场,1000公里一年可能就一场。一年只能检验一两次,还得认真分析,这次失败或者成功的原因,是配对不合理、遇到意外还是别的原因。这个配对明年还配不配,怎样配,其中要做很多决策,用数据说话。有一些配对不成熟,老早就丢了,说明这个配对不行。有一些配对比较成熟,作出的几只鸽子都能到700公里,一半以上的后代鸽都能回来,这是比较成功的配对。如果是复放的鸽子,今年飞了,明年还能飞,后年还能飞,那这就是相当成功的优秀个体,锁定它作为下一代繁殖的基础,往下延续。所以并不是鸽子飞下来马上就能用,每年飞回来几十个鸽子,你怎么用?也有另一种方法,加距离再去考验这只鸽子,又或者等一年复放同等距离,这个过程比较久,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在实战中延续和发展。因为长距离的赛距决定了必须要“慢试”。
另外,我对种鸽的状态也有要求,从种鸽舍把鸽子调出来,两只鸽子的状态要相当好,马上就能配上,配不上我就不会让它们再配。有一些种鸽很奇怪,像我们这种长距离鸽系的鸽子,它们对配偶有要求,例如羽色等,也有很多鸽子很有个性,需要平时观察了解它们的特点。
闪电老雄——闪电的第三代,白腹号的第四代
深入了解实战种鸽、血统书
李志刚:你要会分析现在欧洲很多短中长距离鸽王,慢慢归结到十几个鸽棚的现象,也就是说,都是这十几个人把这些鸽王买回家了,这是他们动脑子思考的结果。要看鸽子生在哪户人家,如果生在名人家里,它的身份会更高,名气会更大。生在没有名气的小鸽友棚中,说不定这只鸽子更牛逼,但是没人知道。
当高度职业化以后,对于鸽子以后打什么比赛,鸽主都会精心思考和设计。你会发现,总是这一帮人拿鸽王。而且他们参赛鸽的数量也比普通鸽友多,少则50羽,多则200羽。普通鸽友手里可能也有相当优秀的鸽子,但是参加比赛的只有几只,要拿鸽王是很难的,这并不代表他的鸽子不好。
好比我们常说“谁飞了冠军,飞了前十名”,但是不知道他放了5只还是50只赛鸽。也有可能鸽友送了100只赛鸽,3只进前十名;或者小鸽友只送了3只赛鸽,全部都进前百名。这些都要去分析,有些很优秀的小鸽友在中短距离,尤其是中距离赛道可能会被埋没,大家都不认识他。比利时本地的人很清楚谁更厉害,但是我们只知道大名家,大名家才知道谁比他更牛。欧洲有些名家也会从不知名小鸽友手里引进鸽子,只不过在自己手里发扬光大了,例如所向无敌来自不知名鸽友的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