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鸽鉴》——鸽眼篇之底砂薄厚
2024/6/13 11:51:43
分享

引言

    赛鸽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运动,源远流长,承载着人类对速度与自由、跋涉与归家的永恒追求。赛鸽运动不仅需要鸽子自身具备优良的素质,也考验了鸽子的生理极限,更是对赛鸽人深厚的情感与智慧的双重磨砺。鉴鸽,是指通过对鸽子的外观与内在潜力的观察和分析,来判断鸽子的优劣,从而对赛飞和引种育种等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

    鉴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3000年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鸽子进行通信。英国人沙波尔在19世纪出版了一本书《眼志论》,这本书被认为是鸽眼理论的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赛鸽和赛场不断发展和完善,鉴鸽成为了一项专门的学问。在现代赛鸽运动中,鉴鸽更是至关重要。一只优秀的赛鸽需要具备良好的血统、健康的身体、强壮的肌肉、优秀的飞行能力、准确的定向能力等等众多因素。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鉴鸽来判断和筛选。

    鉴鸽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鸽子的外观、体型、羽质、肌肉、眼睛、翅膀、性格、行为习性等等。这些环节的细微之处,共同构成了鉴鸽的专业视角。总之,鉴鸽不仅是对鸽子外在的审视,更是对其内在潜力的挖掘与评估,是赛鸽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鉴鸽,我们可以筛选出优秀的赛鸽,提高比赛的胜率,同时我们也可以更准确的筛选出优秀的种鸽,创造和延续优秀的赛飞基因。赛鸽竟翔,比的是速度,这个速度并非单指飞行速度,一羽赛鸽能否超越其他同场竞技者领先归巢,取决于它自身的综合能力,越是艰难的赛线,这种综合能力就越重要,所以,我们所追求的是赛鸽的归巢速度,归巢速度便是其自身综合能力整合的体现,由此,我们说的鉴鸽,也不是单独局限于信鸽某一部分身体结构的优秀体现,比如说我们不能唯血统论、唯鸽眼论、唯赛绩论,鉴鸽是对信鸽外在身体结构各部分的综合鉴别,也是透过信鸽外在形体表现去窥探其内在素质,无论选种鸽还是赛鸽,都要综合考量。我们通过观察鸽子的体型、羽毛、骨骼、肌肉等外在条件去判断其速度和耐力,也通过观察其行为习性去判断其定向能力、韧性、应激、智力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我们科学理性地去对待。

    本人从事信鸽摄影十余年,十余年间接触过大量优秀种赛鸽以及行业内育种赛飞经验丰富的鸽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领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鉴鸽经验、理论以及感悟,鉴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赛鸽运动的热爱与执着。它教会我们耐心与细致,在繁复的数据与直观的感受之间找到平衡。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寻得宁静,鉴鸽,是对鸽子的致敬,也是自我修养的提升,是对鸽子的深度认识,也是对赛鸽精神的传承,它让我们在追求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不忘初心,坚守责任,珍视每一个生命的故事。因此,鉴鸽的目的和意义,远不止于挑选赛鸽那么简单,它关乎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的领悟,以及对赛鸽文化的深刻理解。它是连接人与鸽、现在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桥梁,让我们在赛鸽的世界里,既能拥抱经典,又能开拓新篇,共同书写着速度与智慧的传奇。

《鸽鉴》——鸽眼篇

    鸽眼的面砂更多来自于父母先天的遗传,所以成长过程中的任何经历都无法改变面砂的结构。而底砂更多是父母基因结合之后作用在其自身的因素结果,父母的品质决定了鸽眼的底砂的基本形态结构,成长过程的经历也会改变鸽子底砂的形态结构,比如说参加过训练比赛的和没参加过训练比赛的底砂会有所改变,不同的饲养环境也会改变鸽眼底砂的形态结构。当然这要以先天的基本形态结构为前提,来自父母的先天遗传决定了底砂的基本形态结构,与面砂不同的是,这个基本形态结构是会被改变的,这一特性对我们研究鸽眼的底砂部分非常重要。

    一、底砂薄厚

    讲到鸽眼的底砂,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底砂薄厚,这个看似简单直观的问题,其实很难准确地回答。在深入讲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鸽眼的底砂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鸽眼底砂薄厚只是某一个时间段的薄厚,因为它一直在成长和变化。这里面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参照某一赛场讲鸽眼的底砂去对种鸽做出选择。我们要知道,鸽眼的底砂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不同而产生形态结构上的变化——幼鸽阶段,鸽眼的底砂刚刚开始生长,我们只能看到薄薄的一层绒毛状的形态;3-6个月底砂开始铺满整个底板;一岁左右底砂生长开始变得缓慢,并在这个过程中底砂形态也在缓慢转化和改变。鸽眼终其一生底砂都在缓慢改变,所以我们讲底砂的薄厚,仅限于1-3岁的鸽龄。

    下图是同一只鸽子一个多月到九个月的底砂生长记录:

    由此图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鸽眼面砂结构在45天左右基本结构已经固定了之后,底砂才开始缓慢生长直到一岁左右才逐渐成熟,在这个生长过程中也在转变底砂的形态,最初的绒毛状态逐渐变得扎实厚重。通过我对更多鸽眼的观察发现,这个转变过程底砂会出现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形态,这两种形态对赛鸽的竞翔没有影响,但对种鸽的遗传会影响很大,带有粗糙颗粒的形态有着更好的遗传表现。

    下图再例举一只鸽眼底砂从一岁到八岁的变化:

    这张对比图中面砂结构的变化我们暂且忽略,这个在之后讲到面砂的时候我会详细说明。这里我们只看底砂的变化,借助这只鸽眼我们可以了解到鸽眼底砂从厚到薄的这么一个变化过程,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眼志圈的挂黑很容易和底板的黑混淆,这不在本章节探讨之内,之后再详细讲解。

    通过这两张鸽眼的图例对比中我们可以总结到,鸽眼底砂一直在成长的过程中变化,这个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归纳为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所以鸽眼底砂薄厚要参考鸽子的年龄,但必须考虑到这个成长过程对于每只鸽子来说并不是一个等量关系。比如说有些鸽子底砂到成熟期也不会铺满整个底板,也不会有正常的厚度,而有些鸽子可能会过于满和厚。再比如有些鸽子可能三岁之后才开始转变底砂形态,有些个别的鸽子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有过多转变。这些我们都需要长期观察自己的种鸽眼睛来做出准确的选择和判断。所以重点是,不要用一张鸽眼照片去参考你这只种鸽一生,以及每一年的配对选择。我做信鸽摄影这十年里,有很多大户的种鸽每年都要拍照,其实就是他们要参考种鸽当年的眼睛来进行配对。

    关于底砂薄厚就讲解这些,事实上底砂还有很多课题要讲,我们观察种鸽眼,底砂的结构形态是尤其重要的,而底砂的结构形态的演变更是重中之重。在学习了底砂薄厚的概念之后,下面的章节,我会给大家讲解底砂的形态结构、形态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实际应用的案例。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24/6/13 11:51:43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723篇文章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11评论
中信网友
11楼
请小编注意,自己不懂应请内行来审稿把关,不要光想点击率,否则贻害无穷。
2024/6/18 10:58:53
2
回复
wx1202700
10楼
怎样屏蔽这货?
2024/6/17 20:53:02
4
回复
山河鸽苑
9楼
成绩不要高位,只要每年付出收获成正比,就是养鸽赢家!
2024/6/17 12:09:39
2
回复
山河鸽苑
8楼
变化太大,还没遇到过!沙变黄!
2024/6/17 12:07:44
2
回复
中信网友
7楼
请问楼主自己养鸽参赛吗?如是、那就请晒晒你的成绩。你这些说法管用的讲,别说每年摘金夺银,赢得盆满钵满,那至少是也得是一位常胜将军吧,晒晒成绩轻而易举,用你的实践来证实你的理论,不是更有可信度吗?如果你自己不养鸽,而仅仅给鸽子拍拍照就认为可给鸽友上课,那就是出来收智商税。说实在、饲养信鸽可是一个十分需要实践技能的领域。
2024/6/14 14:21:52
16
回复
手机中信网友
6楼
2024/6/14 9:39:56
2
回复
你好!自由
5楼
这上面假东西多
2024/6/14 1:04:08
4
回复
中信网友
4楼
45天的是一只砂眼、270天的是一只黄眼,一岁的一只眼砂较稀、八岁的一只眼砂很满。
2024/6/13 22:12:23
回复
飞马石城1
3楼
很好,坚持住,
2024/6/13 20:05:41
回复
走四方
2楼
功夫不负有心人,八年间的一只鸽眼照片,说明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育鸽人
2024/6/13 17:06:53
1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能发这两只鸽眼,绝非等闲之辈...
2024/6/13 16:47:37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