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24年夏季欧洲赛已经走了一半,回首望去,赛事异彩纷呈,好鸽名鸽层出不穷,说看花了眼真是毫不夸张。然而,伴随着比赛进行的,除了赞美声,还有其他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冠军即是又一高价鸽,国人买鸽就是钱多人傻掉陷阱。
每当一场比赛结束,冠军出炉,总会出现这样的声音,尤其当传出国人欲买鸽的消息后,这种声音尤为激烈。在笔者看来,这种声音是与现实情况相矛盾的。
国人买国外鸽,无非为了引种,但问题就在于,国内没有自己的新品系,所以当国外鸽子已自成体系,并稳定飞出好成绩后,国人才出高价甚至天价引进国外的鸽子。仔细说起来,也算是一种无奈之举。但花了钱,后代飞不出好成绩,才是让人真正恼火唱衰的原因。
这其实不能全怪在鸽子身上,“子代不飞孙代飞”当然存在一定机率,但同时也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环境影响、饲养方式的改变……万事都有适应的过程,一击即中最好,但次次得中就有运气的成分,难度极大。况且育种本就费时费力费脑,然而许多人一旦飞不出成绩,就会立刻淘汰,换下一批种鸽。不下深功夫,怎能育出稳定品种,又怎会诞生新的品系呢?
所以,国内越是没有自己的品系,国外的鸽子就越是受到追捧,价格也就越高,几十万、百万,甚至千万一羽都已被视作常态。
第二种声音,羡慕。
欧洲夏赛,从中距离、长距离,再到超长距离;从幼鸽、一岁鸽,到雌鸽,再到成鸽;从省赛,到国家赛,再到国际赛。赛制多样,各种类型兼容并包,全面开花,不外如是。
反观国内,赛制扁平,以奖金多的短距离为主,而奖金少的中长距离、超远程举办次数则远远少于短距离赛事。
但这种赛制是由以奖金多少为导向的市场决定的,市场主动选择了短距离,反过来又被其影响,形成难以扭转的单一扁平赛制,造成赛鸽不太能飞其他距离赛事的局面。
其实国内也不是没有好品系,好赛制,当年超远程如日中天,吴淞系,李种,提起来满腔自豪,如今却江河日下,不知道是否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若是可以,国人自然也想全面发展,引种有自己特色的品系,不被骂“人傻钱多”,但现实如此,市场给出的选择有限,只能顺势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