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手感杂说
2008/1/28 15:58:00
分享

   本文写成于五年前,担心读者误读。压置经年,供友一览。

   很早就想就鸽子的手感写点文字。 

  记得数年前拿下某场500公里幼鸽大奖亚军,(分速与冠军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才决出胜负)携鸽报到。其中一位裁判潜意识的惊叹了一下“哦,好扎实的手感”,我笑“这就是你们说手感好不了的国血西翁鸽呀!”好象在他们的印象里国血鸽就应该是天生后把不长肉似的。

  几位鸽友非要见识见识双亲鸽,看过鸽后大呼看不懂。这么差的手感能作出这么好的手感来?生怕我保守,不把真东西给他们看似的。我说岂止这些,我还有很好手感作出来的坏手感呢!不过都是赢过钱,拿过奖的。父亲几次竞赛报到回来,都说有几位裁判和鸽友对这种身上没什么肉,骨架子也不怎么好的鸽子比他们骨硬肉实的外籍鸽飞得快耿耿于怀。

  我也经历过盲目追求手感,以满足众口一辞说好的技术蒙蔽期。那种好手感除了让自已的虚荣心理愈发膨胀,鸽棚里的鸽子却是愈赛愈少。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正是这种偏见,让我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对手感认识的彻底改变得感谢十几年前好友石家庄王小明(现天一鸽业总经理)的那羽七百公里伯马——一羽杨登元西翁黄眼灰雌。虽然这羽灰雌因赛成名,现在已凭近十代冠军辈出的育种奇迹成为北方赛鸽圈中一羽传奇名鸽,但在当时它还是受到我包括很多鸽友质疑的。这一切都缘于它那不怎么好的手感和关于手感的一系列故事。

  我是先接触外籍鸽和海茨曼西翁而后接触李祖光西翁系统的,所以对体格手感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好在当时小明处有非常系统的外籍鸽、王福元西翁和李祖光西翁让我来体会,坦白说,抓惯了肉感扎实的外血和外系西翁鸽,对杨登元西翁鸽我是不敢恭维的,这以致于小明早期相赠的杨登元西翁鸽我都未善加利用,至今引为憾事。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感觉到“伯马灰雌”的手感是真正能飞的手感时,小明说“小时候他也是后把无肉的,西翁鸽的好手感是飞出来的!” 一言惊醒梦中人,所以直到今天,对于鸽友关于手感的评价我都保留我自已观点。

  我认为,对手感这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不应带褒贬色彩——各有各的赛鸽环境,各有各的选育意识,即便所有人都以鸽论鸽,有很好的竞赛体验,同样可能存在某种隔阂。问题往往出在,有的鸽友擅长“理论推导”,总认为身大力不亏,放飞论肉的一套道理(我也有过此类体会);有的人则强调“现实体验”,始终遵循放飞论骨的“陈腐观念”,只要鸽子健康,头脑聪明,后把上面有没有那把肉是无所谓的。一般人看来,后者有点虚幻,不像前者那么言之凿凿,可这种“草色遥看近却无”,正是养鸽人所谓“实战”的微妙之处。 

  这里有个插曲,观看台湾各地强豪的访谈录影带,其中谈到台湾北部、中部、和南部的比赛制度和环境,对鸽子的体态、手感等诸方面要求都是不一样的。让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我们很多养鸽人认为的鸽子档门要小、耻骨要紧的说法,他们就认为过分的紧闭,会在鸽子高速飞行时,增加鸽子骨骼之间的摩擦,使鸽子生痛减速;海翔、陆翔、春翔、秋翔的鸽子手感都有很大的区别。这点我感觉在我们这个从南到北,一天中都有一年四季环境,各种地理、地形的大中国里,对手感是不是要一概而论呢?

  赛鸽是写实的,有时候又是抽象的。这就如像瞎子摸象,越实际越碰不到它的本质。这一点传统养鸽人聪明得多,中国赛鸽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心灵的感受。因此,这种文化背景里的养鸽人对手感认识比那些自以为是的养鸽人早得多,也深刻、高明得多。

  好手感,坏手感,人们难免各执一辞,难免尺短寸长。碰到这种情况,没必要乱扣帽子,也不必意气用事,就像当年章太炎所说的:“饴豉酒酪,其味不同,而皆可于口。”在竞翔意义上,赛鸽不像工厂或超市,不可能标准化,必须服一方水土,才有发展空间。赛鸽迷人之处,在于它不是“养”在中国,而是“赛”在中国—-跟日趋发展,竞争激烈的比赛和品种繁杂的外来鸽族一起本土化。光凭手感定一只鸽,一系鸽的去留。走弯路,吃苦头,什么时有扬眉吐气的时刻?

  你可以批评我的说服力有限,但坏手感的鸽子深深介入赛鸽进化过程,这一点不应该被嘲笑。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台上台下各自的实战经历及志趣不同。如果是后者,就不该片面指责某些鸽子的天生缺陷,反而应该追问养鸽人自身偏见。就有鸽友这样的规劝过我“好手感的鸽子就是飞得差,也有好卖相;坏手感的鸽子,飞得好也没卖相。”

  所以手感好坏,我不主张一概而论。在我有限的视野里,随着赛鸽资讯日益开放以及身边养鸽人的明显长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讨论赛鸽的手感问题,实际经验以及切身感受,各人自有其别具一格的眼光、趣味与立场。自有洋鸽一派——包括思想已完全进入欧洲赛鸽体系的本土养鸽人不可及处,值得认真倾听、理解与尊重。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08/1/28 15:58:00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词条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28评论
中信网友
28楼
多数人还是追求骨架硬实,肌肉发达、毛片紧薄的、、、
2022/5/27 9:00:19
2
回复
天水信鸽
27楼
同是赛场上的运动员,举重运动员太瘦肯定举不起,长跑运动员太胖也跑不动.对于鸽子来说只要健康,它该瘦的就瘦,该胖的就胖,但都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瘦的体轻,省力,胖的耐消耗.
2010/8/16 17:14:27
4
回复
居延鸽舍
26楼
你好!宗勇老师,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平衡感好的鸽子手感也好?望赐教......
2008/12/31 11:27:39
4
回复
crpa0102
25楼
喜欢读你写的,有肉不一定是手感好.
2008/7/30 22:10:10
4
回复
郑云涛
24楼
好文章!观千剑始知不识器,操千曲方晓不知音。这就是竞翔活动魅力所在。
2008/4/8 11:09:21
4
回复
楚天鸽苑
23楼
每一路鸽子 都有种玩法 学习了
2008/2/4 17:21:13
4
回复
中信网友
22楼
高 实在是高
2008/2/2 15:09:28
4
回复
中信网友
21楼
好一个'草色遥看近却无'写的好.手和手不一样,感又怎能一致呢.拜读了.
2008/2/1 22:38:40
4
回复
中信网友
20楼
说的很好,我有一只亚军鸽子,鸽友都说手感差,没有参赛的必要.请也不会想到会是亚军.而且是持鸽报到,没打鸽钟
2008/2/1 14:40:34
4
回复
中信网友
19楼
好文章,朴实,诚挚.好鸽子不是凭手感就能判定的,好鸽子的内在品质不是从表象就能看到的,一羽赛鸽的好坏,只有参考它的血统,家族的赛绩,外观,才可取舍.这也只能是参考,真正还是天上见.
2008/1/30 11:25:11
4
回复
中信网友
18楼
太实际了,难得的文章,值得收藏.
2008/1/30 10:46:20
4
回复
金太阳
17楼
好的手感和不好的手感,没有区别只要它能拿成绩,就可以了.它们的手感好坏是和品种有关.
2008/1/29 20:49:36
4
回复
好朋有
16楼
说的好;做的难。 shup
2008/1/29 18:10:53
4
回复
中信网友
15楼
手感好的鸽子,鸽友们养的多,参赛的比例大,所以手感好的获奖比例大,主要是卖相好。我个人是以品系的归巢率和获奖率来作为去留的参考系数。好文章,值得推荐。----------梅弄影鸽舍
2008/1/29 13:12:10
4
回复
dovefun
14楼
赛鸽无定论----这正是赛鸽迷人之处
2008/1/29 8:58:04
4
回复
中信网友
13楼
实用性文章.学习!
2008/1/29 5:35:59
4
回复
中信网友
12楼
值得学习的鸽友和文章。
2008/1/29 4:40:17
4
回复
中信网友
11楼
说的很普通但很实用
2008/1/28 23:07:02
4
回复
中信鸽友
10楼
鸽友专栏里少见的华而有实的好文.
2008/1/28 22:31:21
4
回复
中信网友
9楼
好文章,学习
2008/1/28 22:05:30
4
回复
中信网友
8楼
淘汰的都是飞不回来的 所以不必那么强求"漂"亮"
2008/1/28 21:45:53
4
回复
中信网友
7楼
手感是能够感触到的,是实的方面,然而好鸽子还有人们感触不到“头脑”中的东西。当人们寻求好鸽时,务实还是图虚?实践出真知,有相当多高手凭手感,从现象看到本质,这种事例也很多。“丝丝”现象是一种特殊范例,我们不应当形而上学由此认为好手感鸽子没有用。
2008/1/28 20:44:29
4
回复
中信网友
6楼
真的极品鸽真是少之又少,棚中的几羽尖子上手飘`空`硬,但又充满糯性.但谁又能说把有一点缺陷的全部杀完,总给自己找理由,这是名血之后,那是近亲.所以除了极端发狠必会越养越多.养尽天下之名鸽啊???????!!!新疆文刀
2008/1/28 20:23:30
4
回复
天怒人怨
5楼
这就是养鸽的乐趣,不确定性!但不要把点当面,好手感的总比坏手感的飞好的多的多!
2008/1/28 19:55:07
4
回复
中信网友
4楼
言之有一定的道理。手感不好的鸽子的确有飞出优秀的成绩的,也有手感不好的种鸽做出手感较好的赛鸽。但是我认为手感好的鸽子相比之下比手感差的鸽子出成绩的要多得多。总之无论什么事都不能一尺所量。
2008/1/28 19:07:53
4
回复
中信网友
3楼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见解。
2008/1/28 18:49:41
4
回复
心跳客
2楼
值得回味的文章.
2008/1/28 17:39:14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鲜明的思路 自我的实践 透彻的分析 具体的描述 好好学习!
2008/1/28 16:40:20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