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放飞启示录
2002/5/31 12:43:01
杨树安
分享

    信鸽竞翔归巢的奥秘,是很多科学家和信鸽爱好者探讨的秘密。信鸽与候鸟不同。候鸟是由于繁衍生息的需要而延续下来的迁移习惯性,其飞行路线是自己开辟自己飞行的旅途,而信鸽是人为地将它们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放飞的。国外科学家曾经用收音机跟随放飞后的信鸽,观察他们是如何飞行归巢的。他们发现信鸽在空中飞行时,不是走直线,而是走S型的弧线。因此,我认为信鸽飞行回归时,是利用了太阳和磁场的辐射。因为在物理学中正负极磁场线是两个类似S型的曲线。由此可见,地球的南北磁场决不是直线,而是S型的曲线。信鸽在飞行时,是在利用本身的生物钟的本能和地球的磁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回归路线。每年的信鸽比赛实践证明,放飞时天气晴朗、风力不大时,他们的飞行速度和归巢率是很高的。如果遇上坏天气,信鸽不但归巢速度慢,而且丢失率很高。如遇上天气闷热、下雨前气压较低时,信鸽的丢失率同样是很高的,其中包括复放鸽和赛绩鸽。也就是说,鸽子归巢速度的慢与快与天气是有关的(劣质鸽除外)。后来人们又发现在振荡期放飞信鸽丢失率很高。偶尔遇上太阳黑子爆炸时,信鸽很难飞回家园,损失非常之大,比利时人称为“赛鸽空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比利时、荷兰、法国曾经遇到两次上述情况,损失非常惨重,上万羽优秀信鸽归巢仅有几羽,让人迷惑不解。

    我也养过不少名家血统鸽,有时候比赛成绩令我非常骄傲;有时却让我大失所望。我养鸽二十几年,丢鸽一百多羽,在信鸽育种飞翔实践中,我也算付出了很大的艰辛。我曾经多次试验过把信鸽带到40公里以外放飞后,马上坐汽车返回,人到家时放飞的二十羽鸽子只归巢几羽。而500公里以上的竞翔中,司放员回不来时,鸽子都已经归巢了。这说明一个问题,信鸽带到外地放飞时,不论是近距离或是远距离的行程,在放飞地,它们都在完成一个程序,那就是盘旋定位,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是信鸽能否归巢的最关键时刻。如果方向确认反了,他就可能永远回不了家了。我观察过多次,鸽子起飞之后,很少有鸽子直线就飞走的。在训放信鸽时,我偶然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我将15羽700公里以上的归巢鸽带到距离我往处30公里的莱钢做放飞试验,因为这个地方是个铁矿区。上午8时放飞,我半小时到家后,鸽子却没有一羽归来的。三个小时后才有鸽子陆续归来,经常有三分之一的鸽子在外过夜。经多次试验情况大致相同,并且经常出现500公里归巢鸽丢失。有一次鸽友听说后,也带上十几羽鸽子去放飞,在莱钢距新汶这个空距不足30公里的地点放飞,当天却没有一羽鸽子到家。第二天归了3羽,其余全部丢失。从而再一次证明了一个问题,铁矿磁场对信鸽的归巢是有极大的影响的,尤其是在有铁矿的地点放飞,对信鸽的定向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信鸽在回归的途中遇到矿物影响不算太明显,我经常到150公里的淄博市训放鸽子,每次都在2—3小时后,鸽子基本都能回家。他们飞行的途中正好经过莱芜上空,反而不丢鸽子。由此可见,不是单纯地引好种、养好鸽就能飞出好成绩来。还必须科学管理、科学竞翔。由于年年放鸽,年年丢鸽,因而这是一个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它们是什么原因回不了家?究竟飞到什么地方去了?今年在放500公里时,我将28羽信鸽盖上了我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的暗章,送上比赛路程。两天后,鸽子大部分归巢了,有几羽在外未归,电话陆续打进了我家。安徽涡阳一个同志打电话来,说抓到一只灰鸽,脚被麻绳绊住,被一个7岁儿童上学时抓到,路程飞完三分之二,归途路线很正确。随后腾州鸽友来电,说一羽灰鸽落入他棚,距我处只有70公里。再放700公里时,3羽未归,有电话打进来告知,一只鸽子在荷泽被人抓到;又有一只鸽子在巨野被鸽贩子买到,不知什么原因被抓。放千公里时,一羽红绛下来在河边喝水时,被人用捕鸟网捕到,开封鸽友元金涛买回后放飞归巢。20天后,一只鸽子带伤归来,背上被抓去一大块皮,副羽大部分被抓掉。三天后,又有一羽花鸽头与背被抓伤归来,伤痕累累,让我这养鸽者不忍多看。上次几羽鸽回归路线都是很正确的,除了意外被鹰抓伤的两羽外,当中也有一部分是迷途鸽,其余的是被人为的因素影响了它们的归巢路程,而且已经离家很近,只差最后的冲刺了,非常可惜。真是放飞路途艰辛多,陷阱重重。以前认为它们回不了家就可能是迷途了是不正确的。再一个问题是,信鸽归巢的恋家意识、欲望和时间关系。假如你放飞千公里的鸽子在10天以内归不了巢,大部分落野在外的鸽子对归巢的恋家性能减少一半,就是说它们不再有刚放飞时急着往家飞的欲望了。除了少部分能飞回它的家,大部分落入别人的棚中了,在这个问题上外血最为明显。

    以上我多次实践的经过,其中的几点看法还待进一步共同研究探讨。今后我们养鸽赛鸽的路还很长,众多的鸽友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资金来为信鸽竞翔运动做贡献。在科学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愿大家都能关心和探讨这个问题,让信鸽成为人类永远的朋友。
发布时间:2002/5/31 12:43:01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276篇文章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2评论
郭晋滇
0楼
扬树安兄弟: 随着距离不断增加,鸽子在放飞地的表现是不一样的。距离越大,盘旋的圈数越少,最后干脆直线回归,如上海92年放哈密。报道中说:“一个盘头都不打,……”,我地放500公里就不打圈了,但也意味着损失会很大。上海的哈密如我没记错是5000羽多羽俩月归不足200羽,我地500公里两天归15%左右,如放恶劣赛线,冠军四;五天后才见。一个地区养鸽难易,从这里也可看出。如您能参加鸽会由近到远的司放,您一定会有深刻感受。但您的文章很好。
2002/6/4 1:28:05
4
回复
tiger
0楼
朴朴素素的文章,踏踏实实的语言,杨君的文章不得不让警醒:这个被漠视或者称为没有引起高度重视的话题。在这个对种,血,养大力宣扬,全鸽界都在走向科学的时候提了出来。不能说不是一个让人警醒的时候,科学训放,科学选线,在这个你我都不再是土鸽满天,在这个无论谁家都有的大面积优血,在这个与世界先进已在接轨,在这个种,血,及鸽本身的研究专注而倾情的时候提出来,应该也必须引起你我的高度重视。正如文中所言,归不归巢可能不再是种,血,鸽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人的选线,人的训放,造成的。因此,在不放弃对种、血、鸽的最倾情的研究同时,我们更应该把这个“人”的问题放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放在我们同样重点关注的范围内。 一句话,中国鸽事的兴旺发达的前进路途当中,中国鸽事让全世界侧目的进程中,这是重要的一环。
2002/5/31 16:12:56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