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互联网和赛鸽传媒的勃兴,为鸽友的思辩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和空间。这对鸽界的技术、理论和人文发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二年,鸽界里的一些旧话题都会被好事者拿出来重新解读,“鸽眼”便是这众多话题里的一个热门。说到鸽眼研究,还没有见到在哪一个领域或在哪一个行业象鸽眼这样,似乎人人都熟悉,却又都知之甚少、知之甚浅;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却又都误解甚多、偏见甚多。
从中国有现代赛鸽算起,有近百年历史的鸽眼学说。鸽界对其效用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肯定者著书立说,传经布道;否定者怀疑、揶谕,当头棒喝。冷眼旁观,似乎过程发展到某些环节出现了非理性的趋势。甚至陷入了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历史怪圈。
从“繁荣”到“衰败”又“繁荣”的轮回,鸽眼论越来越多文字理论的空转和语言的迷宫,是必要的高深玄奥还是无根的病相?为什么现代赛鸽技术中的鸽眼学说竟会孕含如此严重的矛盾?导致如此强烈的“对立”呢?
习惯于靠赛绩配、铭鸽配取得赛鸽育种、竞翔量化指标的人,总以为看鸽眼,是“黑箱”,没有绝对标准,没有科学依据,或依据不足。但为什么在中国,外来的鸽眼学说一旦传开,就广泛地为人接受,并且又演绎出许多中国特色的鸽眼论来。本以为只有比沙波、弗莱明等外来的鸽眼说,不想近十几年来从不断了解到的中国鸟文化旧说中——大多是明清或明清以前的典籍中看到关于鸟眼的明确概述,计有鹌鹑、斗鸡、画眉、鸽等,其看眼的方法和对眼的取舍标准及论述绝不比现在精通鸽眼的鸽友逊色多少!触类旁通,无形之中也为自己多元和理性的思考提供了素材。终于明白,原来现今中国人心目中的鸽眼学说,实际上就如棚中的鸽子一样是外来的与本土的杂交体。
明白了这个理,重换一个角度来看鸽眼!终于明白,答案应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矛盾中去寻找。近百年来西方文化框架和文化模式的引入,肢解了中华鸽眼文化自身的辨证机制。这就正如西医分科而治一样,外来的鸽眼学说非要把鸽眼一个部位、一个具体形态描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终变成一个个养鸽人的金科玉律。这种器层次的科学,永远无法比类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无法比肩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里形成的“中国式眼道”!
继篇鸽眼文化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