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种鸽的选择与配对(一)
2010/7/12 15:45:21
分享
 

种鸽选择与(一)

                               /金朝华

 种鸽的选择与配对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过程。种鸽是参赛鸽取胜的基础,选择是通向希望的桥梁、配对则是成功收获的关键。没有好的种鸽,无论你用什么技巧,或是用什么高超的技术方法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即使你有了种鸽,或者是有了血统很不错的、甚至是获得高位奖的名次鸽,如果在配对前,没有经过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科学配对,结果则是徒劳的。也就是说,每一对种鸽的理想配对,都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且经过有目的的严格挑选,过程的每一步对日后的成功与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血统鸽或是名次鸽都能获得理想的合配。

 然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由于鸽手选择的标准不同、配对的技巧方法及对种鸽感官、手感、品性等存在着认识的差异,所以,赛事验证的结果与理想实现的程度各不相同。

 那么,应如何进行种鸽的选择、选择的种鸽又如何按照理想的目标进行科学的配对是每位鸽友思考、关注和不断探讨与研究的课题。

 笔者认为,经常阅读科学养鸽杂志、浏览中国信鸽信息网站、参与信鸽文化交流,从分享获胜者的感言、亲摩成功人的赛事经历中,体会成功的奥秘,对自己的种鸽选择和配对及赛鸽生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和帮助。

 笔者虽没有高超的技巧,但愿将自己多年来的养鸽实践及选种、配对的过程做法与体会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愿给读者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觉得在选择种鸽和配对的过程中,都应该要经历以下一些必要的作业流程:

初选→淘汰→引进→精养→选择→调整→认对→配对→登档

    1、初选:这一阶段,一般为正式比赛已经结束,是鸽手建立在以自身鸽群为基础上的初步挑选过程。在挑选中,鸽友从血统、赛绩、骨架结构、品貌及眼沙眼志、外形特征等品质入手,挑选出自己信任或喜爱的鸽子,一部分留着继续打比赛,以进一步验证其上代亲鸽的合配性;另一部分则留着作为自己的种鸽梯队;还有一部分,挑选时上手感或参赛后成绩验证不理想,那怕血统再好,则豪不犹豫的被淘汰。

     挑选时留着继续打比赛的鸽子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年龄小,待到比赛期,还有冲击目标(希望)的可能性;

    2)身体素质强壮,上代血统过硬,平辈赛事中也有较好表现;

    3)参赛鸽为赛鸽型眼志或综合型眼志;

    4)过去一届的比赛,由于鸽龄、成熟期、天气等饲放条件因素限制,使赛鸽水平未能得到正常发挥;

    5)考虑近亲鸽的稳定性,对此类鸽子一般不宜留着再次参赛;

    6)经历类似饲放条件,两次决赛均未成绩理想的,坚决不留;

    7)长程赛鸽龄不宜超过1.5岁,超远程赛鸽龄不宜超过3岁,短程赛鸽龄(从公棚赛特点及成效性考虑)最好为6个月,重复验证不宜超过13个月。

留着作为自己种鸽梯队的鸽子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血统清楚,溯源留种鸽的3代均有较好的赛绩表现;

    2)赛绩鸽或赛绩鸽的平辈鸽,身体内质无病变;

    3)还血鸽,体质强健,本身不仅含有上代亲鸽的优良特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优势遗传特性;

    4)身体骨架结构匀称、上手感好;

    5)眼沙色素深而明亮,整圈型、赛鸽型或综合型眼志均可留种,如果伴有气孔、蓝色、紫色底沙或有速度线混合型色彩眼志,此鸽则非常珍贵,一般被称为复合型眼志,留种的价值超过让它们去拼搏参赛的获奖价值;

    6)高位名次鸽中的种鸽型眼志留种的价值最大,不仅十分可贵,还应百倍的珍惜;

    7)还血近亲鸽中,易得呼吸道疾病的不宜留做种鸽;

    8)羽毛紧密、换毛(羽)迅速、有规律,且毛羽质感光亮;

    9)种鸽育龄不宜超过10年。1-4岁种鸽配对后的下代可直接参加比赛,4岁以上的种鸽后代只宜通过选择后留作还血种鸽,通过近亲、远亲、复壮、再选择过程,保持自身种鸽优势遗传特性的年青血脉;

    10)种鸽的育雏时间应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要超过3孵,并不得影响种鸽的正常换毛(羽);

    11)实行寡居制。除配对、育雏期外,其它时间应能保证种鸽得到充足的休息;

    12)确保种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灯具代替光照。

    2、 淘汰:选择时,可参照下列条件淘汰劣质鸽:

    1)虽然来源于好的血统,但经历常规条件比赛验证翔速缓慢;

    2)近亲还血鸽,体质较弱,并患有呼吸道病史,雌雄鸽鸣叫声嘶哑;

    3)眼沙、眼志遗传品质次于上代亲鸽的优良品性;

    4)羽毛松散、换毛迟缓或换毛(羽)无规律;

    5)尾部松散、气囊不足、手感较差、且趾骨不对称、松或有尖薄感觉;

    6)经多羽雌雄互配,下代鸽成绩仍很平平;

    7)经历相同类似饲放条件,两次决赛均未成绩理想;

    8)反复出现拉稀或经常出现粪便不成型的鸽子;

    9)10年以上老龄鸽:常出现无精蛋或薄壳蛋、无光质麻壳蛋、易破蛋;

   10)比赛成绩虽不理想,但上手后总找不出什么缺陷的鸽子,可降为保姆鸽,因使用这样的保姆鸽,对育出幼鸽的无性遗传风险较小。

    3、引进:引进是建立在自己种鸽群基础上的有的放矢过程,是在了解和掌握自己种鸽表象和基本特性的基础上的引进。引进的目的是嫁入新的优势血统,改良自己的信鸽团队,通过杂交优势,使自己的信鸽优势更优或弥补原有的一些不足。

 引进的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鸽友可根据利弊关系,选择可靠的引进途径:

    1)通过现场拍卖,购得的获奖鸽。这一过程应注意以下参考点:

  a.  了解该鸽图片的体形、眼沙、眼志结构是否与展示鸽相互一致;

  b.  将图片与展示鸽进行综合观察,了解该鸽的神态、眼沙色素、粪便等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c. 了解引进的鸽子是否正是自己需要或能改良自己信鸽不足的鸽子;

   d. 了解该获奖鸽主的基本概况,包括养鸽的历史、历年的赛绩、鸽主职业、参赛入赏率等信息,作为引进的参考依据。

   2)网上竞拍或代理。这一过程应注意的参考点:

   a. 了解该鸽主的基本概况,主要参考历年的赛绩;

     b. 了解拟引进鸽的优势特征和血统情况;

     c. 浏览该鸽主网上竞拍或代理的信誉度;

     d. 鸽主网上公布的照片,只能作为参考。因为信鸽体型、眼沙、眼睛色素、包括眼志、毛片等均可以通过图片的Photshop制作处理,与实际鸽有一定差距。

    3)民间地方赛或花鸟市场购买的获奖鸽。这一过程应注意的参考点:

   a. 了解该鸽主的基本概况,主要参考历年的赛绩;

   b. 了解引进的鸽子是否正是自己需要或能改良自己信鸽不足的鸽子;

     c. 关注证书获奖鸽当时的参赛条件:参赛羽数、天气状况、放出时间、归巢时间、分速等参考值是否属于正常或非正常飞行状态;

     d. 识别证书的真伪:①字体的笔迹是否一致;②放出时间、归巢时间、分速是否相互间矛盾;③印章的真伪;④确认证书与获奖鸽身份的一致性。

    4)鸽友处引进。这一过程应注意的参考点:

    a. 这一过程是建立在鸽友间相互感情基础上的引进。在鸽友交往中,有些鸽友把感情比金钱看得更重要。所以,首先应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对鸽友获得的优秀赛绩应表示真诚地祝贺,并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在取得鸽友信任和同意的情况下,得到鸽友给予的支持;

   b. 获得鸽友支持的种鸽或借用鸽友赛绩鸽、名血鸽应确保有一个良好的饲养空间和优越环境,不仅要确保借用鸽有基本的卫生、健康饲养条件,而且还要使借用鸽在适宜的时机得到合理的配对和繁育,避免因卫生、健康、管理不当或配对时机的失误而导致鸽友信鸽的受伤或死亡;

     c. 当获得鸽友支持的种鸽,其后代取得赛绩后,应在第一时间,把胜利的喜悦与支持你的鸽友一起分享,并毫不保留的将自己配对的方法及血统告知鸽友,使鸽友在以后的配对和赛事中得到借鉴和进一步的启发;

     d. 以礼相待。获得鸽友的支持,应懂得感恩,应真诚地感谢鸽友的帮助。滴水之恩应涌泉相报!

    5)另一种引进的途径则属于新加入的信鸽爱好者,他们的信鸽兴趣是受信鸽媒体或是朋友的带动。虽然没有自己的种鸽团队,但被感染的爱鸽热情浓而坚定,他们崇尚有刺激性的公棚信鸽赛事,因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所以种鸽的起点高、目标远大,只要他们沾染上了信鸽、痴迷了鸽子,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动作迅速的高价引进,并采用血统配或赛绩配的方式,获得了信鸽赛的成功喜悦。他们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要盲目的引进、特别是“洋垃圾”,要坚信目前的中国鸽元素。正如中荣信鸽文化育成中心总裁林信涌先生所告诫的:“不要再引进了,最好的就在中国了……,要打造中华民族的本土鸽子。”提倡信鸽文化、科学养鸽、精致养鸽的理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信鸽文化育成体系。再有,他们更需要提高的是把握选择的能力、配对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身的养鸽水平和理论修养。(待续)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10/7/12 15:45:21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3评论
中信网友
3楼
2005-09-342327呵呵自己去看看吧?
2010/7/14 17:49:55
4
回复
中信网友
2楼
这次上海2300公里是几年的信鸽:真说不来你们笔者:以后少写点啊:
2010/7/14 17:47:30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思路还可以。纠正一下:第10条“伴性遗传风险”在这里应为“无性遗传风险”。
2010/7/12 23:22:02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