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鸽友的心目中,公棚分为高档、中档和低档。高档就是收费在6000元以上,中档就是2000元左右,低档即是1000元以下。如果细分的话,还能分出几个档次来。如1000元以下的低档棚,还能分出二、三个档次来。对于公棚档次的分类,是由收费决定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给公棚分档次,只不过是在收费标准上,由鸽友自己认定的。在收费问题上,也是由公棚自主决定的,报批部门也没有区分高中低。如北京市协会收取费用时,当年的新棚收取5000元,次年及以后都是一个标准,3000元。因此,公棚档次是由公棚自行收费时,在鸽友交费用时感觉到的档次。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高中低次的公棚。
公棚是一个大市场,也是一块大肥肉,因而吸引了不少的开拓者与参与者。公棚的档次既然是自然形成的,就应该由市场原则决定,也应该由主管部门评级,建立公棚评级机构势在必行。
越来越多的鸽友认为也意识到,办公棚与参赛公棚实际是一个信用交易,投资交易,双方都伴随着复杂的,难以预测的风险。因此,给公棚评级,评信誉,评信任度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近几年来,公棚市场变得越来越复杂,自行关闭的,年年新建的,让鸽友看不清楚。无论是早成立的公棚,还是新建立的公棚,公棚的信用度、信誉度,认可度,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有一个评级,品评出有关部门和鸽友认可的具有公共性质的级别来,如果按制度办事,应该年年品评,这对于良好地发展公棚是至关重要的。
举办公棚是有风险的,参赛也是有风险的。举办者在摸着石头过河,参赛者也是投石问路。未到一定的程度,双方的风险都是难以估量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正是由于没有系统性、级别性、档次性的风险评估,即未纳入风险评级,致使公棚在今年收鸽率的危机中暴露出了明显缺陷,这说明评级应赛事赛制重要工作之一。
当前,公棚业的发展势不可挡,推动了中国信鸽市场的发展,信鸽群体运动深得人心,信鸽业的进步广泛而深入。公棚所开出的诱人奖金,实际上是一种信用,是虚拟的资金。这块金字塔形的蛋糕由谁来拿,由谁来瓜分,让人看得着却摸不着。它已成为新型的、独立存在的虚拟资本。奖金是一种信用抵用资金,它的构成与风险能力、融资能力、诚信意识相关。如果建立信用评级,就会早发现并预测风险度。
如何评级?信用度高的为三A级,信用度一般的为二A级,或者一A级,较差的为B级或者是C级。信用评级也许会促进公棚业的发展,较好的与一般的也许会奋起直追,唯有这样才会让人信服。
如何开展评级?评级需依市场原则和规律。公棚市场不需要没有任何独立价值的公棚。从理论上讲,评级是服务,应符合市场规律,应由鸽协、公棚界和鸽友代表负责品评,并做具体规定且要操作实施。评级机构不应以营利为目的,应按市场原则优胜劣汰。机构内部不能与公棚做交易,不应有利益冲突,更不能与被评对象关联交易。目前的公棚市场决定了应建立品评机构,而一旦品评机构快速发展起来却要靠规定和制度按部就班地做事。
应该让有执照而无资金的公棚尽快脱离公棚市场。公棚市场必须评级,这是进入公棚市场的准入证。当然,评级机构完全不能预期市场风险,也不能百分之百准确,但评级机构的建立符合经济市场规则。加强公棚市场的监管是大势所趋。
评级是否要收费?评级收费也许受到质疑。应该讲,评级收费是从被评估对象收的,不是从参赛人收的。中鸽协规定的收费实际上就是按档次收费,主要流程是公棚申请而付费,然后批复通过。这如同评级一样,申请章程为初评,交费即确认并通过,并通告。问题是,目前的公棚不想交费,因为不知道他们收费后把这笔费用用在什么地方了。公棚有理由质疑,有理由拒绝交费。也因为公棚担心一旦出现问题,收费的机构不承担法律责任,也不承担社会责任。既往的事实是他们没有社会责任,因此,他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品评公棚是件好事情,是有前途的。给公棚品评,就是信用评级,就是给公棚的信用定价。如何引导公棚,如何聚集鸽源,如何实现鸽源的再分配,评级就是话语权。从功能上说,品评是定位,评级代表着鸽友的参与,表示着给公棚资本的定价,表达着鸽友的认可,预示着参赛鸽资源的向好分配。可以肯定地说,谁被评级,谁就拥有鸽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公棚信用高低决定着资源分配的多少。在公棚似乱非乱的状态中,如果被评级,那么,话语权就是决定性的。
在所有的经济活动中,信用就是资本,信任就是财富。有了信用资本,有了信任财富,才是参与经济活动与分配资源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办好公棚的重要标志之一。公棚唯有拥有较好的信用资本才能成为模范公棚、示范公棚,样板公棚。
全国共有500多家公棚,北京就有50多家,河北有70多家。公棚林立,如雨后春笋。由于公棚市场的鱼龙混杂,意味着公棚市场的格局被打破,抢资源不成而不作为势必撼动公棚市场。公棚评级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