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青藏高原寻觅雪鸽之旅
2011/1/18 10:29:49
分享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亦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而我的一次万里之行,却只是为雪鸽。

    关于雪鸽
    什么是雪鸽?
    雪鸽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鸽子;
    是世界上最珍稀的鸽种;
    是世界上最难得一见的珍贵的动植物资源;
    更是我们中国最后一滴纯粹的国血。

    也许,雪鸽与赛鸽无关,也许,但作为中国的养鸽人,还是应当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所独有的鸽子——雪鸽。

    雪鸽,顾名思义就是雪山上的鸽子,自然,它并不是我们信鸽界所说的那种美国雪鸽,也不是澳大利亚的那种观赏鸟品种,而是一个独特的,并列于岩鸽的物种。它与信鸽的鼻祖岩鸽一样历经千万年,从远古进化而来,但全世界只有它才能和秃鹫苍鹰比翼于蓝天白云之上,是唯一能在低于50%含氧量的五千米以上高空飞翔的珍贵鸽种,无疑,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鸽子的名衔非它莫属。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就十分稀有的雪鸽的数量已日渐稀少,所以,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传说中,雪鸽是雪域神山中最圣洁的神灵,是上天派来的高贵吉祥的使者,能给人带来无尽的吉祥和平安。然而它总是披着一层神密的面纱,从不轻易向人展示它的面目,只有极少数人有能力有运气的人才能一睹它的芳容。作为一个独特的物种,雪鸽象一粒埋在沙中的钻石,一向少为人知,就连浸淫鸽界几十年的老鸽友也未必知道这个物种,笔者养鸽三十余载,但也对雪鸽闻所未闻,直至前年的某一天,才偶然从一位野生动植物资源考察者口中听说了这一珍贵鸽种。

雪鸽

   实际上,雪鸽才真正称得上是我们中国最纯粹的国血,因为它主要生存和分布在号称世界屋脊的中国青藏高原,只有与中国交界的,同属喜马拉雅山脉的阿富汗和印度局部地区有少量分布。而我们信鸽界所谓的国血,李种,黄种,吴淞等品种不过是上世纪才从欧洲等地引进的,并不是中国的原产鸽,而信鸽的原种岩鸽也并不是中国所独有,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有分布,雪鸽,只有雪鸽,才是我们中国所独有的。 

    科学资料上是这样介绍雪鸽的:雪鸽,野鸽的一种。产于我国的西藏。因生长在雪山下而得名。

    ○物种分类:鸟类→鸽形目→鸠鸽科→鸽属

    ○拉 丁 名:Columba leuconota

    ○英 文 名:Snow Pigeon

    ○属中文名:鸽属

    物种信息:体长35厘米。羽色似红嘴鸥;头深灰;领、下背及下体白色;上背褐灰,腰黑色;尾黑,中间部位具白色宽带;翼灰,具两道黑色横纹。虹膜-黄色;嘴-深灰,蜡膜洋红;脚-浅红。叫声为拖长的高音coo-ooo,求偶时咕咕作叫。相似种岩鸽和原鸽胸不为白色,野外容易区别。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中国西部。指名亚种为西藏南部的留鸟。亚种gradaria为西藏东部及东南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和青海的山地留鸟。常见于海拔3000~5200米的适合环境下,尤其在喜马拉雅山脉较潮湿的地区,惟不见于干燥的山区草场。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滑翔于高山草甸、悬崖峭壁及雪原的上空。

    ○迁徙:留鸟。

    ○生境:栖息于海拔3000-5000m的高山悬岩地带,也出现于高海拔地区裸岩河谷和岩壁上。

    ○食性:主要以草子、野生豆科植物种子和浆果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青稞、油菜子、豌豆、四季豆、玉米等农作物。

    ○习性:常成群活动。 

    ○繁殖:繁殖期4-7月。1年或许繁殖2窝,常成群在一起繁殖。通常营巢于人类难于到达的高山悬崖峭壁石头缝隙中,在西藏高原有时也发现它们营巢于废弃的房屋墙洞中。巢主要由细的枯枝、枯草和羽毛构成。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3枚或1枚。卵的大小为31-43mm×26-31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7-19天。

    野生动植物资源考察者口中的雪鸽,是那样的神奇与珍贵,不由让我对其产生了极大兴趣,试想,若是当年欧洲那些信鸽先驱能用雪鸽作为培育的蓝本,我们现在信鸽的演化也许完全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些在赛道上网鸽的贼们也许只能望天兴叹,他总不能把网拉到千米以上高空上吧。可惜,当年居住在比利时——耶维尔维市的伟奇们手中只有岩鸽。当然,他们也不可能得到或者看到雪鸽,当上世纪初,那些信鸽先驱们开始培育信鸽时,外国人还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鸽子。第一个见到雪鸽的外国人是美国的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地理学者和人类学家,探险家洛克博士,80年前,他以美国《全国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农业部、美国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的身份进入中国西部考察探险,为美国农业部、哈佛植物园采集植物,为美国《国家地理》该杂志撰稿,洛克在1928年-1931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连续刊载了他的考察文字和图片资料,其中就有关于雪鸽的记载。虽然只言片语,但这也许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雪鸽的文字。

    随着对雪鸽的了解越来越深,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我也有着梦一样的憧憬:要是把雪鸽和手中的信鸽杂交一下,会是什么样子呢?巡航高度会是多少?缺氧环境下是否也会轻松飞行?下雨天比赛会不会从云层上面突然钻下来……

    雪鸽的神奇与神密,让人为之心动:有机会一定要亲眼目睹一下雪鸽的尊容。

初探雪鸽

    心动不如行动,去年秋天,当得知两位喜欢摄影的朋友要去西部自驾游的消息,我豪不犹豫地拼上了他们的车。说是去旅游,但其实也是想借机去寻觅雪鸽。此时我并不知道,想见一眼雪鸽是那样的不易。我是从去过祁连山考察的人口中听说雪鸽的,查到的一份野生动物考察资料也显示,海拔4100m以上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有雪鸽,分布总面积86.4平方公里,约有雪鸽260-327只。所以就一个劲地鼓动原本只想去川西九寨沟的同行朋友去祁连山,一个劲的说祁连山的风景如何如何,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还可以拍到野生动物云云。于是我们在游历了九寨,黄龙,花湖之后走213国道经甘南奔向了青海,奔向祁连山。其实从进入川西高原,我就一路上向当地人打听雪鸽,可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雪鸽。在九寨沟附近我也跟着驴友徒步进去过四千米的原始雪山峡谷无人区——七藏沟,沟边的雪山都在海拔四五千米,是最容易发现雪鸽的地方,但带着帐蓬进去四天也没有发现雪鸽的踪影。然而在自驾路程中,在一个海拔不到三千米的深峡河谷里,在道路为山体滑坡阻断,被迫停车休息时,我突然发现头顶上空有一片黑影掠过,养鸽人的目光是锐利的,敏感的,一眼跟过去,天上果然是一群鸽子,它们逆风飞翔在疾风劲吹的峡窄高山河谷中,速度很快,完全不同于我们在内地所看到的野鸽,逆飞能力极强,在约六七级风力的峡谷中仍然能象箭一般疾飞,如同我们训练到位的赛鸽群在晨练走趟子,翅膀煽动的频率很高,这难道就是雪鸽?但是仔细看却不是,这不过只是岩鸽,雪鸽有着独特的白领和白腹,它们却没有,但这些岩鸽也很强大,由于常年在绝壁峡谷河道里的风口中生活,煅练了它们区别于普通岩鸽的超凡的飞行能力。

   有关资料是这样介绍岩鸽的:岩鸽,亦称“山石鸽”。野鸽的一种。生活在海岸边的岩崖上,于岩隙间衔枝筑巢并繁殖后代。栖息海边,渴饮海水,以补给体内盐分。这种习性在今天的家鸽身上得到了延续。体型比原鸽稍大,雄鸽体长可达35厘米。易驯养。羽色属雨点,复羽的底色为深色,杂有白色斑点。产于欧洲南部到地中海沿岸、中近东、印度、朝鲜等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全境,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及其它地区。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认为是家鸽的祖先,他在《物种起源》中称:“多种多样的家鸽品种起源于一个共同祖先:岩鸽。”鸟类学家区别不了原鸽与岩鸽在生物学上有什么不同。原鸽英文为Rock Dove,以前都译为岩鸽,故达尔文指的野生岩鸽很可能就是原鸽。

    非常遗憾的是,在以后的行程中,一直到青海祈连山的门源地区,也没有见到一点雪鸽的踪迹,连岩鸽也没有再见到。打听当地人也不知道什么是雪鸽,以为象藏獒一样,雪白色的獒就是雪獒,雪白色鸽子就是雪鸽。到了目的地门源一了解才知道,祁连山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河西走廊南侧的一群平行排列的褶断块山脉,长900一1000公里,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其中5000米以上的高峰有26座,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72平方公里。看来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以为到了祈连山就能看到雪鸽,岂不知在这连绵千公里的大山里寻找那区区的二三百只雪鸽,简直就是大海捞针。而我所看到的那份资料也是多年前的考察结果,在当前人类活动空前加剧,物种不断消失的情况下,那些雪鸽种群有没有绝迹也还是个未知数。

    后来我才知道,要见到雪鸽,仅靠开车是不可能的,雪鸽一般是生活在雪线以下、四千米以上的人迹罕至的地方,开车是看不到的,车是不能登山攀岩的,要想亲眼目睹一下雪鸽的芳容,不仅要心诚,还要有徒步跋山涉水的登山能力,更要经历高原反应的考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时间和运气。不深入到四千米以上的雪山深处的无人区,是寻不到雪鸽踪迹的。这也是在网上很难查到几张雪鸽真实照片的原因。

    第一次寻找雪鸽的历程就这样无功而返的结束了。对于我而言,雪鸽却显得越发的神密。

再探雪鸽

   今年夏天,再次踏上远途,虽说是旅游,虽说是对寻找雪鸽失去了足够的信心,但心里那份雪鸽情结,还是把我带上了西进藏区之路。从成都开始,我与两位在四川森林武警部队转业的朋友一起开始了自驾的征程。可以说这次是幸运的,在武警部队待过的两位朋友,对藏区非常熟悉,爱好原生态摄影的他们也最爱往那些原始的高原无人区跑,专拍那些无人去过的藏地风光和野生动物,所以这次旅程寻觅雪鸽的机率大大提高。在世界蓍名的川藏南线,也是最为难行的的景观大道----318国道上,我们一路前行,一路风尘,但高原的壮丽景色却是令人目不暇接,在到达世界高城理塘前的海拔4500米的路上,我再次发现了野鸽,但还是没有白色的脖子,只有一段白尾,还是岩鸽,不是雪鸽。所以没停车,只是随手在运动中拍下了一张照片。

    在藏区又走了好几天,几乎走了资料上所说的1/2雪鸽分布地,见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也见到了许多没见过的野生动植物,还见到了传说中的藏马鸡,但还是不见雪鸽的踪迹,看来要想见到雪鸽的芳容还是不容易。难道雪鸽真的绝迹了吗?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座雪山脚下,这座雪山海拔六千多米,由好几个近六千米的雪山簇拥着,是当地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是藏传佛教中传说的圣地。其山峦奇绝,雪峰洁白,危崖耸立,雄伟而壮丽。雪山峡深林密,沟壑复杂,是无人区,进山没有路,车子根本开不进去。外人也进不去,只能找当地藏民作向导才能带进去,到达雪山核心区路途很远,海拔又高,只能骑马走,而后一段路马也走不了,只能步行。我们先是骑马进沟,然后再背着干粮步行深入。在海拔四千米的沟中,我们再次发现野鸽,约有十多只,不过依然很遗憾,还是岩鸽。难道这地方只有岩鸽没有雪鸽吗?难道雪鸽只是一种传说?我几乎失去信心了,看不到雪鸽就跟着朋友安心拍照游玩吧,这样原始静谧的地方,一般游人是到达不了的,的确值得一游。沿着当地藏民转山朝圣的山路,渐渐进入雪山核心区,徒步再往里走,景色美的令人窒息,但由于海拔升高,气有些喘不过来,路也似乎没有了,我们就在原始森林中穿行,在高山草甸间徜徉。突然间,空中飞过两只美丽的大鸟,多彩的羽色在雪山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美丽。

    虽然没看到雪鸽,但看到这样美丽的鸟还是给人带来无比的兴奋,后来得知这是黄鸭,也是很难得一见的珍稀高原禽类,但愿它能给我带来好运,见到雪鸽。

   原始的雪山之下果然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走到雪山根上四千三四百米处,是一片高山草甸,野花遍地,一条雪水融化形成的小溪在草地上穿过,真让人超然世外。正当我沉浸在美景之中,忽然发现空中几只大鸟翩然落下,斑驳的身体和地上的野花相映成辉,这又是什么鸟?小型斑头雁吗?再一打眼细看,浑身不禁一颤,是鸽子,白脖子,白背,小尖嘴……啊,雪鸽,真的是雪鸽。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千寻万觅的雪鸽就这样不期而遇了。远远地看着,再不敢动作,生怕惊飞了它们,好一会才掏出相机,远远地拍了几张。

    雪鸽的身影在五千米的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然后便融进了六千多米的雪山绝壁,它们的家就在那里。那是只有雄鹰才能到达的地方。我相信,那一道鸽影,是有生以来我看到的最美丽的鸽影,那一条弧线,是我看到过的最美丽的弧线。

    历时半个多月,行程几千公里,历尽艰辛,终于得以一睹雪鸽之芳容,尽管仅仅是短短的一瞥,但却令人满心欣喜。出山的路上,我把照片回放给牵马的当地藏族向导看,向导说,对,这就是雪鸽。这就是雪鸽,得到当地人的认证,我有些兴奋,忍不住脱口而问,你们能抓到吗?没想到向导的反应十分强烈,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神山上的动物,是不能动的。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出他十分警惕,我马上意识到我说错话了,在藏区,神山是神圣的,平时用手去指都是犯忌,山上一草一木都是有灵气的,是不能动的,神山上的雪鸽同样更是一种圣灵,是不容触动和冒犯的,正是有这些虔诚的信仰,神山上那些千年的古木,植物才得以完好的保存,那些珍稀的动物才得以保护……别处已见不到的雪鸽也才只会在这里看到。看到藏民的这种反应,我想,要是谁抓走一只雪鸽,他们是会和你拼命的。但此时的我,早以打消了弄只雪鸽回去养的念头,其实在看到雪鸽的那一瞬,我的心就被这些可爱的生灵征服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以及我们人类的利益,已经让太多的物种消失了,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雪鸽种群仅有不足十只,相信我们没有看到的也不会多到哪去,还是让这个中国所独有的现已濒临消亡的珍稀物种,平静地生活在这属于它们的世外桃源吧,为这个世界保存一个圣洁的生灵。也为我们中国的天空留下一份飞翔的美丽。请原谅我隐去了部分地名和地点,不为别的,只是希望人们不去打扰它们。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11/1/18 10:29:53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词条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18评论
手机中信网友
18楼
很漂亮的雪山精灵,飞的最高的鸽子
2020/8/6 19:01:28
2
回复
飞翔的伯爵
17楼
遵循自然规律吧,让雪鸽这个在世界上唯一没有沾上铜臭的鸽子,自由自在的生活和飞翔吧,真怕有一天,人无休止的金钱欲望会伤害这个高山神灵的。
2011/10/16 22:25:55
4
回复
LFDS166666PG
16楼
让精灵永远生活在属于她们的天堂 爱鸽者更应义不容辞 谢谢版主让我们看到了心灵深处的“精灵”!
2011/10/16 21:38:27
4
回复
中信网友
15楼
这种鸽子我们小时在74年甘孜州那时多的很,岩鸽一群最少几百只,多则上千只,现在好久没到牧区生活了!
2011/6/18 17:05:56
4
回复
中信网友
14楼
没戏了,我们应该多保护它们,要不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2011/2/18 15:53:17
4
回复
zhangyuchuan
13楼
请问您们北方的鸽友,现在在北方的偏远地方还能不能找到我国古老的红血蓝,戴笠鸽????
2011/1/22 16:58:24
4
回复
中信网友
12楼
吹牛,我在太行山就见过不少,从河南的济源走省道去晋城,包你能看到!
2011/1/20 7:41:59
4
回复
中信网友
11楼
长见识了!
2011/1/19 18:35:47
4
回复
沈飞
10楼
这种鸽子在西藏我见过不少,专飞高山,而且性格弧脾,三五成群,当时我们叫它花颈项鸽子,七十年代初我用了很办法也没有抓到一只,我一直认为这种鸽子是野鸽中的最上品。
2011/1/18 19:44:57
5
回复
中信网友
9楼
很好,很有钱
2011/1/18 18:09:17
4
回复
qyh
8楼
在西藏有许多,我也想过与信鸽杂交。但不容易,这种鸽子的眼砂是黄色,象油菜花一样黄,没有面砂,只有底砂。有的翅膀最外边三根一样齐,也有第三根长第二根稍短,外面根又要短点,鸽子在地上觅食飞短距离时有嘘嘘的声音,觅食完后成群的鸽子回家时利用热气流象鹰一样盘旋向上,到达一定高度就直线飞走,有时不盘旋直接飞走。吃的比较广泛,吃得非常饱。觅食一般是跟雪线走。
2011/1/18 15:49:30
6
回复
550304055
7楼
不行。
2011/1/18 15:41:54
4
回复
中信网友
6楼
搞几只和信鸽杂交不知道回是啥结果!
2011/1/18 15:16:52
4
回复
中信鸽友
5楼
我曾经试图饲养过这种鸽子,但是,没能成功.机缘巧合,得到六只当年的雏鸽,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还不知道它有这么珍贵.本人就出生在青藏高原,海拔三千多的地方,过去饲养过信鸽...
2011/1/18 15:09:19
5
回复
中信网友
4楼
完了,你这一上网更加速了它的灭绝。
2011/1/18 14:27:33
4
回复
中信网友
3楼
这是国宝。建议国家科学开发(让有志的信鸽爱好者参与)。培养出民族品牌!
2011/1/18 14:26:45
4
回复
中信网友
2楼
小时候99年时在家冬天抓过一只灰野鸽特点瓦灰鼻瘤很小就像小麦一样黄眼油很少。一抓会掉很多毛。
2011/1/18 13:19:53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又一大自然的精灵。
2011/1/18 11:42:51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