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落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你的、我的和他的,其产生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综合性因素决定的。除天气原因之外,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信鸽本身的原因(内部因素),另一类是人为原因(外部因素)。今年春赛期间以晴好天气为主,各地鸽会精心组织,几乎不存在恶劣天气放飞。但是不管哪一站、哪一个级别的比赛,都要有一些鸽子丢失,只不过是多少不同而已,少数赛事损失还挺重。从飞落笔者这里的近二十羽“天落鸟”的具体情况看,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供鸽友们参考。
1、血统原因。赛鸽的血统是决定它参赛级别和赛绩的基础。我这里见到的多数是500公里左右级别比赛的“天落鸟”,开始见到的是200-300公里训放的“天落鸟”(没有比赛标记)。这些“天落鸟”中多数归巢欲比较弱,失落之后就不想急于返回老巢,按常理讲,天气好,体质又不差,在此吃饱喝足之后就应该往老巢飞。有的连续在此4-5天,赶都赶不走,只好抓起来送到附近去放飞。过去我们养老品系国血鸽,恋巢性很强,比赛时就是速度慢,几乎不担心它会成为“天落鸟”,随着外血鸽的引进改良,定向培育中短距离的快速鸽早已成为信鸽业发展趋势,赛鸽的竞翔速度得到迅速提高,同时也出现一些避免不了的问题,比如新的疫病出现,国血鸽的优良性状难以保留等等。因各人的育鸽水平不一,多数鸽友不具备培育自己品系鸽的条件,简单采用“杂交出优势”方法。加之国内专门研究赛鸽育种的民资机构很少,忽视了国血鸽归巢性强、耐粗、搞病力强等优良性状的保留,长距离和超长距离的种鸽在很多鸽友棚中很少有保留。从育种学角度来看,具有长距离和超长距离血统的国血鸽,还是应该适当保留。
2、饥饿原因。大城市训养的赛鸽,野外觅食生存能力相对不如小城镇训养的赛鸽强,一旦超过十多个小时没有饮水和食物供应,在归巢途中常常不顾一切地钻进别人的鸽棚或农户的鸡舍内觅食饮水。500公里级别的赛事,一般都是在第一天晚上集鸽,第二天晚到达目的,第三天早上放飞(鸽子在笼内生活一个白天加两个晚上);有些集鸽规模小的鸽会、俱乐部,采取第一天中午集鸽,第二天早上放飞(鸽子在笼内生活仅下午半天加一个晚上)。尽管在运输和司放前喂食喂水,但有些鸽子对笼内小环境不习惯、吃不饱喝不足,少数鸽子进笼后不安,相互啄斗消耗体力,放出后飞行一段时间,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寻找水源和食物,这些鸽子归巢的方向没有错,飞行的速度也不慢,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建议鸽友对选手鸽要进行关笼饲养训练,使它们具有在笼中觅食和饮水经验。
3、疾病原因。由于赛鸽在参赛过程中,突然人为改变其生活环境,受闷热、饮水食物供应不及时、颠簸、拥挤、相互啄斗以及长时间、长距离的快速飞行等多种因素的刺激,机体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免疫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归巢途中容易感染疫病,导致不能归巢。今年春赛期间见到有病的“天落鸟”相对较少,主要是消瘦、消化不良、外伤、毛滴虫等一些常见病,稍加调理和治疗就慢慢得到恢复,没有传染性疫病发生和流行,应该得益于天气干旱、防疫措施到位。
4、天敌原因。由于区位原因,我这里东邻黄海之滨空旷的海涂湿地,周边有大面积的森林覆盖,孕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猛禽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经过这里的赛鸽,不少是受猛禽攻击后直接飞进当地农民家中而成为“天落鸟”。这些受猛禽惊吓的鸽子,一般在短时间内不敢再起飞,机灵的鸽子会趁中午猛禽活动较少时飞起迅速离开。
对待“天落鸟”我的做法是拒绝、善待和放飞。拒绝:不让“天落鸟”进棚觅食,以免传播疾病,因为“天落鸟”自身健康状况一般都有问题,往往是带毒(菌)者,如果因为收留“天落鸟”让整棚鸽子感染疫病,特别是好种鸽,这样得不偿失。善待:在棚外面为“天落鸟”提供食物和饮水,让它吃饱喝足后飞走,不收留误入鸽棚觅食的“天落鸟”;放飞:对那些赶都赶不走的“天落鸟”带到离棚较远处放飞,让它飞往别处。
文稿中不当之处,请鸽友们善意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