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公里和超远程
一
赛鸽运动应该算是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奋力争胜的代表性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和其他项目相比,赛鸽运动自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它不像斗蟋蟀、斗鸡、斗牛那样血腥残忍,利用动物的生理本能角斗厮杀;也不像赛狗、赛马等属于贵族的游戏,动辄非数十万乃至千万金钱不能支持进行。它含有直接竞技的特征,不像鸣禽、猫狗选秀那样隔笼相望,既温和平淡缺乏拼搏,又缺少一整套公平客观的评判规程。它又是人和赛鸽协同努力的完美结合,再优秀的赛鸽如果没有鸽主的科学养训,最大限度激发它们的潜能,同样难以获得优异的竞赛成绩。而且最令人心旌摇动的是,赛鸽从数百、数千公里之外的陌生地放飞,振翅翱翔于天际,就完全脱离人力掌控了,全凭自身的智慧和力量与瞬息万变的大自然竞赛,必然性外又充满了偶然性。我曾经有一羽赛鸽参加500公里竞翔,冲在大部队前面迅速归巢。谁料鬼使神差,在距离鸽舍不到3公里的地方误入了他人的鸽舍,莫名其妙地痛失佳绩。这就是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所带来的比赛的乐趣,当然,这些情况都是后来才从别人口中得知的。当登门求要这羽赛鸽的时候,其人却矢口否认,可见养鸽人形形色色,品行悬殊。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段,由于和欧洲历史悠久的赛鸽大国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地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大陆鸽界也受其影响,逐渐步入了“短平快”盛行的时代。按照中国信鸽协会审定的《信鸽竞赛规则与裁判法》,信鸽竞翔赛分为:1、短距离(200-400公里);2、中距离(500-700公里);3、长距离(700-1000公里);4、超长距离(1500公里以上);5、通讯赛项目(300公里、500公里、700公里、1000公里、1500公里)。欧洲地区赛鸽强国由于受到地域限制、杜绝作弊和最大限度激发赛鸽潜能等因素影响,流行举办中、短距离比赛,力求当日见鸽,立判高下。
虽然大部分比赛集中在这个距离段,但每年的巴塞罗那、帕品那、波城、马赛、达克斯等长距离比赛,却是最为激动人心的顶级赛事。从西班牙海滨城市巴塞罗那起飞的赛鸽,动辄两三万羽,要到达空距最远的荷兰北部地区,甚至要飞行1200-1300公里。数量不多的英国参赛赛鸽还要飞越英吉利海峡,真可谓跋山涉水、荡气回肠。拥有一羽长距离比赛优胜的赛鸽,是大多数信鸽爱好者的梦想。就连一些专攻中、短距离的名家,在获得了成功,进一步稳固了阵地后,往往也将奋斗目标开始锁定为长距离比赛。荷兰当今炙手可热的考夫曼就是代表。可以说,欧洲赛事和赛鸽追根究底,还是以中、短程为基础,以长距离为辉煌巅峰的。
二
至于为什么“短平快”的中、短距离比赛会在中国大陆风靡,各家观点纷呈。当然,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两点来概括。不过我个人认为,别的外界因素暂且不谈,这其中的“经济利益”影响占了很大的成分。
首先,是竞翔环境发生变化,赛制使然。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不同的是,很多形式新颖且奖金巨大的新赛制被引入国内赛鸽界。公棚赛、特比环赛、百日赛等等中、短距离竞翔,无一不和经济利益挂上了钩。利用赛鸽比赛不再是以往那样纯粹的业余爱好或体育竞技,而成为了一些平民百姓迅速致富的手段。国内很多赛鸽名家甚至已经完全抛弃长距离、超长距离的“国血”,从而专攻中、短距离赛事。纯“国血”赛鸽已经越来越难寻,长距离比赛也逐渐开始萎缩,只在江苏、上海等地区还稳定地保留着这种传统赛事。
其次,是伴随着新赛制而来的引进种鸽策略的转变。中国大陆市场如今已经取代日本和台湾地区,成为欧洲赛鸽最大的输出目的地。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的内涵,在赛鸽市场上便转换为不惜千金、豪情一掷的形象。为了引入欧洲超级赛鸽提升国内赛鸽水平,富豪们往往不惜亲自拜访欧洲强豪名舍,亲身前往国外赛鸽重大拍卖现场,力求搜集全世界最好的赛鸽来充实自己的队伍。“只要我喜欢,不谈钱”,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信条。国外赛鸽高手也看到了中国大陆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经常利用展销会、拍卖会等形式大批量地往国内倾销。经过数代培育,就无形中使得中国大陆的赛鸽越来越适应中、短距离的比赛。
最后,是一系列全新的变化带来的全新的养鸽观念与心态。以往中国大陆的养鸽者绝大多数只将养鸽当作业余爱好,房前屋后,选择一个狭小的空间就能搭建鸽舍,养几十羽鸽子自娱自乐,既无太多的内在功利心,也无太多的外在利益诱惑,显得从容淡泊。养鸽的目的是拓展业余爱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信鸽比赛更多的是获得参与的乐趣,今年飞得不好,明年总结经验教训从头再来;比赛奖励注重精神鼓励,奖杯、锦旗、奖状足矣,只有很少数量的奖金;养训方式也是极自然化的,迷你鸽舍比比皆是,敞棚散飞习以为常。然而新变化背后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信鸽饲养转变成了赛鸽训育,仅从“信鸽”到“赛鸽”这一名称的变化就能觑见端倪。养鸽,已经逐步从平民百姓简单纯粹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了一个新兴的经济产业,围绕“比赛”这一核心辐射出的相关服务更是不胜枚举。
同时,对于普通赛鸽爱好者而言,城市鸽舍搭建条件的约束,赛鸽饲养、参赛的成本提高,科学训养所花费的时间限制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从某种意义上讲,赛鸽运动已经越来越“消费化”,越来越成为有钱人的游戏。
三
中国近代赛鸽史上,有一场比赛是注定无法被人忘却的。1933年上海的李梅龄博士参加上海西人信鸽会举行放飞天津(1000公里)的比赛,他的一羽中雨点雌鸽“33SHC759”翌日归巢,击败诸多外国人的“洋鸽”荣获冠军,震惊上海滩。这是一场标准的长距离比赛。我自己也曾经有一羽1990年的中雨点砂眼雌鸽“777”,在1992年江苏省南通市信鸽协会举办的1000公里(司放地:三门峡西)比赛中,于次日下午3点左右归巢,荣获雌鸽组第5名,总排名第9名。而最近查阅2011年江苏省千公里联翔(司放地:西安临潼)成绩发现,高位入赏的赛鸽差不多集中在次日上午时段归巢。以上列举的三场长距离比赛几乎跨越了80年,但是集中反映了一个重要的信息:80年来,赛鸽在千公里的长距离比赛中,整体素质在逐渐提高,但提升的空间比较有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千公里是赛鸽发挥自身能量完成比赛的极限。超过这个距离,赛鸽的分速将急剧下降,迷失比例同时将大幅度增加。
可以拿人类的竞赛项目和赛鸽做个简单的比照。田径运动员在参加100-1500米的比赛时,冠军和最后一名的差距并不会拉得很大,竞争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赛鸽的中、短距离比赛与此类似。3000米场地障碍赛就相当于赛鸽的千公里比赛,最能考验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无论是速度、体力,还是技巧、意志,几乎都发挥到一种极限。而类似于田径比赛中马拉松的超远程(超长距离)比赛,并不是每位运动员(赛鸽)都能坚持到最后的。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类比似乎不是十分恰当,但我觉得它颇能形象地解释一些问题。
千公里比赛在一般情况下,优秀赛鸽成规模的归巢集中在第二天。虽然也偶有极少数赛鸽当日归巢,通常也在日落之前,赛鸽拼尽全力、疲惫不堪。至于那些在极度有利的自然条件下产生的千公里大规模当日归巢现象,则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江苏省千公里联翔在90年代的某届(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就发生过这样的现象,近千羽赛鸽在有利的天气、风向的帮助下当日飞返。我有一位养鸽数十年的鸽友也参加了这场比赛,当他下午照例进鸽舍喂食时发现赛鸽已经归巢,满以为冠军在握,激动得心脏病差点发作,结果最后只报进前300名。当然,因恶劣天气影响而导致司放后数日才零星见鸽的情况,也不属于正常之列。
即使是优秀的赛鸽在千公里比赛中,往往也起码要飞满一整天。这样长时间、长距离的飞行,对赛鸽的各项素质都是严峻的考验。这是建立在准确定向基础上,智慧、体能、意志的综合比拼,能以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对一羽赛鸽的优良性能作出全面的评判。更为重要的是,经过途中一夜的休整,又能附带考察一羽赛鸽独自在陌生环境中的一系列竞争和生存能力。比如对饮水食物的寻觅能力(就算不用进食,至少水是要喝的),对夜晚栖息地选择的判断能力(很多赛鸽就是在夜幕压迫下惊慌失措而误入别人鸽舍的),对自家鸽舍强烈的依恋性(要是出于对家的渴望,能使它在日落前比别的赛鸽多飞20分钟,在次日天明时早飞20分钟,自然就拥有了飞行时间上的优势),对次日继续飞行的重新定位能力(部分赛鸽在次日起飞后需要一段时间重新调整定位,在分秒必争的比赛中,这样的时间浪费往往导致名次后移),等等。千公里又不像超远程那样,赛鸽需要在外生存数日,被人类和天敌捕杀的概率大大增加,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赛鸽自身的能力。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千公里比赛最能反映一羽赛鸽的综合能力与水平,是值得坚决保持并大为推广的合理赛程。在欧洲,这样的赛程被称为“隔日长距离比赛”。欧洲人甚至不惜用推迟司放时间,强迫赛鸽在异地过夜的方法,来充分考察赛鸽的综合素质。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赛鸽在外过夜,难免会有落入人手的情况。加之现今通讯和交通技术的发达,使得少数心存恶意的人有机会作弊。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也就迫使我们的比赛组织者和参加者要科学、严谨、规范地制定和遵守比赛规则,增强反作弊能力,让赛鸽运动能够真正成为“人鸽合一,公平公正”的体育运动项目,体现拼搏、奋斗的体育竞技精神。
四
超远程(超长距离)比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赛鸽运动项目。和欧洲赛鸽强国相比,中国大陆幅员辽阔,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举办超远程比赛。以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为司放地,到达东南沿海的江苏、上海等地鸽舍,空距1500-3000公里的这条赛线的海拔高度呈阶梯状下降,沿路水草丰足,十分适合进行赛鸽比赛,从而被誉为“黄金赛线”。对有着超远程比赛传统和情结的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赛鸽爱好者而言,兰州、西宁、武威、张掖、玉门、嘉峪关、哈密等西北重镇,都是耳熟能详的司放地。上海市司放西宁、武威、兰州等地的比赛甚至还出现了一万多羽赛鸽一起竞翔的壮观场面。另外,天水、疏勒河、柳园、库尔勒、吐鲁番,也会偶尔成为苏沪赛鸽超远程比赛飞翔的起点。这些号称赛鸽中的马拉松比赛,是对小小的赛鸽的全方位极限的巨大挑战。
我记忆中最为艰苦和壮烈的一场超远程比赛发生在1994年7月7日7时45分,江苏省联翔新疆库尔勒,比赛空距达到了创纪录的3000-3400公里,放飞1671羽,最终在有效报到期只有4羽归巢。我有一羽曾飞过1600公里兰州比赛获136名的淡雨点砂眼雄鸽参赛,当然也是有去无回。就是在这不到千分之三的4羽归巢鸽中,还有消息流传有人在其中作弊。无凭无据,在此我不敢妄言。正巧,同年7月7日全国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是《尝试》。看到作文题的时候,1671羽赛鸽刚刚振翅高飞,我就是以这次创记录的超远程比赛为素材写的高考作文。没想到这次“尝试”居然是“屠杀”,我自己的作文也不知道究竟得了几分!随后,本着科学合理和人性化的原则,库尔勒这个司放地再也没在超远程比赛中出现过。同样命运的还有吐鲁番。1993年7月3日江苏苏州559羽赛鸽远征3100公里外的新疆吐鲁番,一个半月后冠军归巢,归巢率极低。
在中国超远程赛鸽历史中,有一个堪称伟大的地名不得不提,那就是新疆哈密。迄今为止,江苏和上海共在哈密举行过5次超远程比赛,江苏是1988年、2004年、2007年,上海是1991年、2007年。江苏省赛鸽的飞行空距在2500-2700公里,上海市在2750公里左右。说哈密比赛堪称伟大,并不是指它的空距最远,而是在相对较远的空距中,哈密比赛的归巢率是较高的。这就避免了将超远程比赛演变为纯粹的赛鸽屠杀,或者美其名曰“自然淘汰”。1988年7月11日8时30分,江苏省首翔哈密,放飞875羽,归巢9羽。1991年7月2日8时45分,上海市首翔哈密,放飞5738羽,归巢197羽。归巢率远远大于库尔勒和吐鲁番比赛。其中,江苏省三次联翔的总冠军全为南通市鸽友摘得,第二次联翔的冠军归巢时间仅为9天,是苏沪5次哈密比赛的最快归巢鸽,均创造了历史。哈密赛线经过实践检验相对而言更加科学,赛鸽只需要在第一天冲过戈壁就有绿洲可供寻觅水食,无形中也大大提高了归巢率。
五
如果说我是千公里比赛无可置疑的坚定的拥趸,那么我对超远程比赛则情绪复杂、爱恨交加。更进一步,要是抛弃主观情感而上升到科学的高度来谈,我不太赞成超过1500公里的超远程比赛。理由很简单,历数各地、各届超过1500公里的超远程比赛,赛鸽的归巢率都明显下降,通常情况下不会超过10%,冠军的归巢时间也几乎都超过5天。在数天、数月的野外生存和飞翔双重考验下,绝大部分赛鸽比拼的不再是纯粹的归巢能力。归巢途中外在因素的影响占了较大比重,甚至左右了它们的生命。赛程拉长后,赛鸽自身的归巢欲望在降低,地理环境造成的困难在加大,而天敌和人类的捕杀则是超远程赛鸽必须面对的最大的困难。小部分意志顽强、鸿运高照的赛鸽就算胜利归巢了,身体机能也遭受了极大损耗,免疫力下降,神情委顿,往往需饲养者精心调养数日乃至数月才能复原。这样艰苦而漫长的赛程折磨,对赛鸽来说是极具伤害性的。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很不“人性化”。而高明的育种家都知道,超远程赛鸽在归巢后的当年是不宜作育的。比较好的办法是,留下它们远征之前下的一窝蛋来孵小鸽子。
很多苏沪地区传统的养鸽者都偏爱超远程比赛,这里也可称得上是“中国超远程之乡”。正如前文所言,上世纪的养鸽者大多追求“业余爱好”,很少有当下所谓的“职业赛鸽家”。拿我亲身经历来说,我最早养鸽是在1986年冬,那时周围鸽友们对一羽“好鸽子”的定义基本上是飞得越远越好,“争冠军”的概念在大多数人那里还比较淡薄。归巢鸽的比赛距离越远越高兴,要是名次能靠前,这算意外之喜。同时,赛鸽运动中科技手段运用极少也成为了制约中、短距离(特别是短距离)比赛发展的瓶颈。当年比赛名次的确定是最原始的“持鸽报到”,是否能及时发现赛鸽归巢,鸽舍距离信鸽协会报到点的远近,使用交通工具的差异等等,都直接影响着赛鸽的比赛名次。在分秒必争的中、短距离比赛中,这样的报到方式显然极不公平。但它对超远程比赛名次的影响则远没有这么大,超远程赛鸽的归巢时间长、跨度大,经常一天见不到几羽赛鸽报到。这样的话,原始的报到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就没那么严重了。直到鸽钟、电子踏板等设备被运用到赛鸽比赛中,中、短距离比赛的公平性才得到了很好的确保。这也是从技术上保证了中、短距离比赛能在现在蓬勃地发展起来。
其实,必须承认,我在骨子里还是有“超远程情结”的。首先,是因为对曾经的那段养鸽经历的怀念,对那个已经渐渐远去年代的养鸽方式的怀念。我至今无法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当第一次看到自己鸽舍中一羽超远程赛鸽飞返时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心情。从西北丝绸之路上的张掖而来,2000公里空中距离,历经18个日日夜夜,仅仅500克的体重,一双血肉的翅膀……太神奇了!其次,是出于对赛鸽这种小小精灵深深的敬意。聪明无比的脑袋,强健如钢的体魄,坚定不移的意志,克服困难的技巧,无一不在证明着赛鸽的伟大,必须向它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最后的这个理由可能稍微有点冠冕堂皇,那就是在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保留“超远程”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赛鸽运动项目,保留“国血”精粹,并且发扬光大,力争使它们在各种距离的比赛或育种中都能大显身手!
最后总结:我的观点是——大力发展中、短距离比赛,和世界接轨,扩大中国赛鸽运动的地位和影响;重点发展以千公里为例的长距离比赛,全面提升赛鸽综合素质;有条件地保留1500公里左右的超远程比赛,保持中国特色,保留国血精华;坚决抵制1500公里以上的超远程比赛,真正把赛鸽做成“运动”而不是血腥的“屠杀”或道貌岸然的“自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