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优秀种鸽的选择及运用
2011/9/6 10:37:31
分享

    一羽鸽子的寿命,只要健康、有活力,寿命应该可以长达十五到二十年。母鸽较公鸽略短,因为它负有产蛋及孵蛋、育雏的艰巨任务。因此,除了特殊情况外,大多数母鸽,几乎在出生后十二到十五岁,就会失去传宗接代的生殖能力。如果让母鸽长年累月参赛,然后才升级为种鸽,其生殖年龄可能会更短。

    曾经有许多人请教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先生,人到底在几岁时结婚比较理想?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有时也会问倒一些专家博士,但苏格拉底的答复是:“一个人过于年轻或年老,才去成家,总是不太合适的。因为他们可能会后悔的。”

    这一答复,也可以作为鸽友们选择种鸽的条件,通常最理想的种鸽年限应该是在出生后二到六岁,如果情况良好最长则可延长至八到十岁。不过世界上也有很多名鸽,都是出自年老种鸽所育出的,像安德烈.凡布利安那的“幼牛号”,是其父鸽在15岁时生的;赫斯肯.冯莱尔的“闪电号”,是其父11岁、母鸽9岁时生的;裘利斯.莱卡德的“戴维号”,其父在12岁时所生的。一般秉持种鸽要年轻化的观点,不外乎有以下两个想法:第一,认为种鸽年龄大了,其遗传会退化;第二,认为鸽龄较大,其使用年限比较短。

    从第一个观点来说,鸽子并不会因鸽龄渐长而使其遗传能力退化。须知鸽子是否会育出优秀的下一代,与鸽龄是无绝对关联的,而是与它们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第二个观点是种鸽使用年限的问题,因鸽龄太大,在发觉到它的优点时,这羽种鸽也老了。但试想假如你的鸽棚中有一羽优秀种鸽,你会在它六岁时就轻易予以淘汰吗?只要你的种鸽养得健壮,就不必太过于考虑鸽龄的问题。

    本来,一羽鸽子在它出生后半年就有繁殖的能力,但是用出生后未满一岁的公、母鸽充任种鸽的话,因其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孰,其所生的子女,大多在体能上,尤其是腹部、腰部不好,大多数不适合参加多关赛。有时候我们把参加比赛归来的公、母鸽,去充任种鸽作育子女,因为这些选手鸽群,在日后的赛季训练中,大多不耐多关以及恶劣气候中的比赛或训练,提早举起白旗。其主要的原因是,在它的双亲身体疲劳尚未完全恢夏,无以作出健壮的子女。因此,让种鸽比赛后得到充分休息,才可作育出鸽。

    过分年老的母种鸽,所生下来的选手鸽,即使交配一些年轻力壮的公鸽,作育出来的子女,在飞翔速度上,大多逊色于二到四岁的年轻母鸽作育的选手鸽群,这也是一个值得鸽友们注意的地方。虽然以年老的公鸽去配年轻母鸽,是改善飞翔速度的一项良方,但也并非十全十美的方法,因为大多都不耐于条件苛刻的多关比赛。

    大凡我们抓持一羽信鸽的时候,首先注意它的眼砂(彩虹),然后展开双翼,观看主翼、副翼以及翼骨的条件及弹性,接下来再察看其龙骨、尾骨以及腰、腹部的构造条件。甚至有些人会使用从未参与任何比赛的二至三岁母鸽,去配对一些曾经参加许多大型比赛并高位入赏的公性种鸽,以提高下一代选手鸽群的鸽质水平。但他所用来充当种鸽的绝大多数,是未曾参加任何比赛或棚外直达距离飞翔训练的母种鸽,这是耐人寻味的事情。在选择种鸽的进程中,血统和比赛成绩,都是十分重要,它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除此之外,种鸽本身的年龄因素、体能健康,以及眼砂(虹彩)、羽翼构造等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参考因素。

    所以,一对种鸽经过上述选定、照顾后,在每年春、秋季作育前,在它体能达到高峰状态时,所作育的选手鸽,几乎在两三年的比赛、训练过程中,也就不难了解这些鸽系的优劣状况。因此,必须做好有关产蛋、育雏、棚外飞翔,以及训练、比赛等一连串记录,才可以成为确立鸽系及日后作育幼鸽的重要参考。

    有些引进的种鸽,是不能让它们直接参加棚外飞翔训练的,要充分考虑鸽棚坏境,如阳光、雨露、有限度的运动设施,以及妥善、定期的防疫、驱虫及保养。尤其是母种鸽棚,力求光亮,千万不能让尚在分离中的母鸽相互配对(即所谓的同性恋)下卵。因此,最好让它们在每天长时间的栖息生活中,相互牵制,完全避免“母配母”的不良现象产生,如此才能安心作育出体能健壮的选手鸽群。最为理想的作育、配对方式,是多准备一些母鸽,如公鸽十羽,母鸽十五羽,以便在一季作育选手鸽的行动中,必要时使用一羽公鸽,经孵蛋(十天)、分离(二十天)以后,再配另一羽分离中、身体健壮的母鸽,以补救“淘汰幼鸽”或是“佩带脚坏数量过多”时的应急措施。

    如果时间允许,作育比赛幼鸽时,在一个月的宽限时效里,分成两批作出选手鸽群,也不失为另一种妥善的办法。因为这些分批作出的选手鸽,在四到六个月的进关比赛后,比较年轻的较具爆发力,在晴天就能快速归巢。相反,早先作育,比较成熟的那一批选手鸽,如遇上恶劣天候的比赛日子,虽然有时飞翔分速较慢,反而可以适应这样的比赛。如此,就可以收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也是配对育出选手鸽的好方法之一。

    身材、羽翼、眼砂及体能条件太差的种鸽,比较老练的养鸽人,通常会把它视为淘汰的对象,因为这些老种鸽一般很难作出成绩优异的选手鸽。因此,选鸽的时候,应该注意它的体能状况,然后,衡量血统因素及成绩表现,这才是万全的选择标准。不过,也别太过于重视信鸽外貌,因为在世界鸽坛上有很多著名的大名鸽,也都是由所谓“丑鸽”育出的,像一代宗师克拉克的“613”及荷兰幼鸽赛之王夏拉肯的“丝丝”等。毕竟鸽子是要飞的,不是用来看的。

    优良的种鸽以及健壮、优异、充满活力的选手鸽群,是我们养鸽人梦寐以求的。假如能妥善运用,就不难有巨大的成效,为争取更多的荣誉和成绩创造条件。但是养鸽之要点,应在精而不在多。鸽事又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佛经说得好:“贫者的一灯,等于富者的万灯”,赛鸽也不例外,自己有多少经济能力,就养多少鸽子,然后量入为出,参加各季的比赛,如此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也就不会产生“求胜心切”、“非赢不可”的压力。如同我们的储蓄一样,积少可以成多,优良的种鸽,有时是在优异的选手鸽或幼鸽群中培育而成的。必须在自己长年的养鸽过程中,努力引进优良种鸽,作育成绩优异的选手鸽群,储存并培育自己的鸽系,以资运用。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做法。

    任何鸽系,倘能充分了解它的长处或缺点,例如早熟或晚成、晴天快速、不耐风雨等,取长补短,从日常管理、训练中,做好最佳的改善革新,运用科学的办法提升鸽质水准,并做到严格淘汰,去芜存菁,久而久之,也就建立了一个优良的鸽系。

 

文章很值,赞赏一下
发布时间:2011/9/6 10:37:31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4评论
手机中信网友
4楼
确实有经验,写的很好
2015/12/16 20:12:40
4
回复
洲生君鸽业
3楼
文章很客观。很有实际价值。欠一点科学数据。如血统之说和基因之论相比之下,基因才是重要地。言者研究基因多年。纯一血统是不存在生命的。它只有基因链组合才能繁殖后代。使其进一步进化物种。你说对吗?
2011/9/8 11:42:31
4
回复
奋进广告
2楼
文章写的很好,值得阅读。
2011/9/7 22:16:49
4
回复
中信网友
1楼
很好的文章!
2011/9/6 16:03:00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