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视听:“李鸟”品系的形成概况(图)
现在网上鸽友们议论“李梅龄李鸟”的文章不少,但有理有据的文章却少,就是有些有理有据的文章也是杜撰的多、有确凿根据的少。而且还有人说当年李梅龄引进德国16羽,还有人说引进12羽,还有人一知半解说“李梅龄是去德国留学的医学博士”,还有人说;李梅龄以多少根金条一羽鸽子的价格卖给国民党国防部等等。都是以讹传讹、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不负责任地胡说,误导了不知实情的众多鸽友。究竟实际情况如何,笔者今天摘录以2004年出版的《上海信鸽史》为依据,把真正的“李梅龄李鸟”鸽系形成的实际情况,展示给广大鸽友,使鸽友们以有理有据的情况了解历史,还历史原来真正面目,以正视听。
李梅龄大师
中国鸽界四大元老
《上海信鸽史》第33页第四节:
初创时期上海种鸽的引进及“李鸟”品系的形成
三十年代初和抗战胜利后,上海鸽界曾两度出现引进国外名系鸽的热潮,经过杂交培育,形成了以“李鸟”为代表的国血品系。
1、上海第一次引进种鸽的热潮
上海首次引进国外名系种鸽,采用杂交育种,始于1931年,亦即李梅龄等人参加信鸽俱乐部以后,为了战胜不可一世的西侨之鸽而走的一条捷径。李梅龄不惜花费5735块银元,直接从德国引进10羽比利时名系鸽和德国军用鸽。根据《李梅龄博士之传信鸽》记载,其中3羽是比利时的阿亨约细夫·密莱系,3羽是阿亨麻尔系,1羽是伟奇系X阿亨·克伦巴系,2羽是比利时的固耐系X德国军鸽,1羽是固耐系X威克特系。这10羽种鸽中9羽是雨点,1羽是红绛。
2、“李鸟”品系的特点
李梅龄引进外国名系种鸽后,经过他本人精心培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李鸟”品系。“李鸟”曾经是20世纪30年代蜚声上海鸽坛的一代天骄,它可与欧洲鸽界的伟奇、西翁、司达沙等名系媲美,在当今许多冠军鸽的血管里还流淌着它的一滴血。
“李鸟”,中等体型,雄性体重400-450克,雌性略小。肩宽魁梧,前胸发达,侧看是直角形,由上往下看是等腰三角形。这是“李鸟”的一个鲜明、最耀眼的特征。“李鸟”的羽色,绝大多数的中雨点和深雨点,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花头、白条、眼角眉梢有一点白毛,人称“白眉毛”。背部有一块“白鸡心”,这种花头白条雨点,李梅龄自称为“花鸟”。原种鸽中的德国军鸽是花头、白条雨点,出过1羽“3133”,无论是它本身还是它的子代都飞出过不少好成绩,所以,李梅龄对这路鸽子出得很多,成为“李鸟”的一个代表性标志。“李鸟”的羽毛薄,紧贴全身,捉过鸽子双手沾满粉尘。主翼羽质地坚固,在棚里飞扑打架时不会折断。复羽可以盖没腰部。尾羽束成1到1根半,不长,比主羽长1公分半,站着离地也只有1至2公分之间。“李鸟”头型中等,部分略大,头顶较平坦,脑部丰满,前脑前冲,后脑发达,固耐系出的子代头面长,后脑椭圆形,长相很漂亮。“李鸟”的眼睛明亮,眼球偏大,成鸽的眼脸包得很紧,大年龄鸽眼的前上方稍微突出。“李鸟”的眼砂多数是鸡黄,也有桃花,瞳孔收缩既快又小,前下方有黑色投影,凡飞出好成绩的鸽子均有这一特征。“李鸟”的鼻瘤有大杏仁、小杏仁,也有大三角、小三角和大V字、小V字,以杏仁为多数,V字形属黄钟系的特征。“李鸟”筋骨硬朗,胸骨前部呈圆弧形,后部分平坦;耻骨紧闭,蛋裆在1指半到2指之间。李梅龄竭力淘汰高脚长颈鸽,矮脚短颈成了“李鸟”的又一特征。“李鸟”恋巢欲强烈,“认棚性”特别好,比赛遇到恶劣天气一时飞不到家,在野外几天几夜还会找到家,反映了特优的归巢性能。
抗战时期,李梅龄无偿支援国民党国防部的20羽军鸽中,1263号鸽子自重庆飞越近2000公里,飞回他在白克路的鸽棚。家住重庆市的原中国信鸽协会竞翔部副部长贺锡庄,将一羽“李鸟”幼鸽赠送北京友人,不久在重庆老巢出现。另一羽“李鸟”幼鸽赠送香港朋友,三个星期后也飞回了老家,受赠人都认为是奇迹。朱永年的一羽“李鸟”在汉口住了5年后又飞回上海老家。“李鸟”中多数属晚熟品系,特别是比利时的固耐系的后代,成熟期要2-3年,李梅龄获得天津冠军的“759”号鸽,是年3岁。“李鸟”的遗传性特强,无论是雌还是雄,配上任何一羽杂交鸽,所出的后代十有八九会走到“李鸟”的路子上去,而杂交鸽的特征消失得无影无踪。
注:李梅龄(1888--1972年)
广东梅县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系,后在该校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