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鸽界公认的名品鸽系
编者按:这是一封来自于上海信鸽史的资料,也属榜上记忆。我们认为,赛鸽界不仅需要追求灿烂的明天,但也同样需要了解自己的昨天和前天……
上世纪5,60年底啊,上海鸽界公认的国血品系主要有四个:“爱鸟”、“吴淞鸟”、“沙爱昂”、“培尔琴”。
“李鸟”及由“李鸟”延伸的品系
李梅龄和他的夫人合影照
“李鸟”是由养鸽先辈李梅龄博士于上世纪30年代引入10羽比利时伟奇·固耐、德国麻尔、克伦巴名系鸽和德国军用鸽后精心培育而成的。曾经在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称雄上海鸽界。全国解放后,养“李鸟”的队伍进一步扩大,比较著名的有张志清、汪大同、张良能、刘秀龙、张朝德、钱震闾、许建琳和张顺奎等。关于“李鸟”品系的形成及其特点,相关文章举不胜数,本文不再赘述。这里记录的是养鸽前辈欧阳惠民培育的“欧阳氏鸽”及刘秀龙培育的“秀龙鸟”。
欧阳惠民是香港赛鸽会会长,他培育的“欧阳氏鸽”是“李鸟”在香港的延伸。欧阳惠民早年在上海经商时就酷爱“李鸟”,1939年去香港经商时,李梅龄赠送他二十多羽“李鸟”,他赠李太太一颗钻石。在香港,欧阳用“李血”为主血,掺入引进的西翁·华普利血统,育出了许多冠军鸽,创建了“欧阳氏鸽”品系。
刘秀龙精心培育的“秀龙鸟”是“李鸟”品系的延伸。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秀龙鸟”就在多次竞翔中获得殊誉:徐州——上海第5名;兖州——上海第9名等,刘秀龙培育的种鸽由此饮誉鸽界。
刘秀龙在上世纪40年代初就开始养鸽,当时只买些外形美观、眼神明亮的上海江湾紫金砂等品种,屡次的失败和挫折,激起了他寻觅优秀种鸽的欲望。刘秀龙酷爱“李鸟”,他曾经说过:“此生要么不养鸽子,要养就养‘李鸟’。”有些富裕的鸽友都以金条计价来引进“李鸟”,而对于刘秀龙这个在牛奶棚工作、靠工资养家糊口的普通职工来说,想用金钱引进“李鸟”简直是天方夜谭。后来,刘秀龙的同事在牛奶棚捉到一羽“李医生”的游棚鸽,从此刘秀龙独辟蹊径,想方设法去寻找“李医生”的游鹏鸽。
在朱永年、周鼎元等友人的帮助下,他先后从废弃的鸽舍、嘈杂的鸽市,以至寻常百姓的鸽笼中,居然收集到了15羽珍贵的“李鸟”。刘秀龙经过精心配对、训养和参赛,在繁衍中不断筛选和改良,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秀龙鸟”。这一优良品种不仅在上海组织的竞翔中成绩辉煌,而且,他支援全国各地鸽友的种鸽,经过杂交的子代在竞翔中赛绩出色。因此,中国近代信鸽的奠基人李梅龄培育的“李鸟”之所以能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全靠一大批热爱“李鸟”的前辈们。
“吴淞鸟”及“吴淞鸟”领航鸽系——“汪种”
汪顺兴照
我国“吴淞鸟”的主要创世人是著名的信鸽育种家、赛鸽家汪顺兴。他于解放初期从事养鸽生涯,是鸽界公认的“配对好手”。他与几位同好经过多年的育种、参赛实践,育成了以超远程为主要特长的“吴淞鸟”品系,它与“李鸟”齐名,同样享誉全国,经久不衰,是造福鸽界的宝贵财富。
汪顺兴少年时期,在宝山杨行他叔父的豆腐坊学生意时开始接触信鸽。抗战胜利后他的叔父引进了日本原环军用鸽数羽。汪顺兴成家后,搬迁至吴淞镇山阳路6号,也开了一家豆腐作坊,并自己开始养鸽。当时,他的种鸽除了他叔父引进的日本军用鸽外,还经常用鸡从胡桂桢处换来日本军用鸽,也有一些是花钱买的。
解放初期,上海吴淞镇养鸽户只有汪顺兴、柏鸿升、王月亮、张阿兴等十余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鸽人与日俱增,而其领军人始终是汪顺兴。他最先领悟鉴别信鸽优劣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把鉴别的本领学好了,才谈得上挑选赛鸽参赛,才能在竞翔中立于不败之地。汪顺兴在竞翔和鉴赏过程中,选择超过种鸽父母的子代作为基础种鸽,以展示他的“养鸽连接”的育种原理。日后,“汪种”的超强遗传与优秀赛绩足以证明其育种原理的科学性。
“汪种”的基础种鸽是日本军用鸽,育种源头是1954年的北京——上海赛5名深雨点砂雄;在“汪种”形成过程中,汪顺兴用过“老桃花”、海茨门·西翁”、“淡雨点三姐妹”和日本气象鸽以及台鸽雄。汪顺兴的过人之处就是运用外血(日本军用鸽)并本土化(自成“汪种”品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现中国赛鸽的体能与国外优秀赛鸽体能的差距,再度运用外血(日本气象鸽、英国种、法国种和台鸽等)进行“强强联姻”、优势互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实现了“梅开二度”的效应。
“老桃花”是北京—上海赛第5名之女,即1957年老雌配日本种桃花雄的直子,其羽毛体型特征大致成为特定类型并通过汪顺兴传给吴淞地区广大鸽友进行繁衍,其后代取得了优秀的赛绩。关于起用海茨门·西翁雨点雌,这是汪顺兴用放飞兖州的鸽子与同济大学钱宗毅教授交换来的歪尾巴黄眼雌,眼砂结构极好,与“汪种”几羽种雄交配,其子代在各类竞翔中赛绩辉煌。比如,1958年7月11日放飞潼关,空距1100公里,黄厚生冠军、汪顺兴亚军、柏鸿升4、5、8、11名,包括钱宗毅教授引回的两羽幼鸽也双双归巢,均为其子代;1960年7月25日放飞西宁,空距1900公里,李永昌的冠军鸽也是歪尾巴雌配汪顺兴种鸽所出兄妹配对的女儿。
关于起用“淡雨点三姐妹”,即汪顺兴的“5555”配潼关亚军直子所出姐妹鸽61-66970(太原亚军)、62-76340(西宁8名)、61-70174(特留种鸽)。汪顺兴育种过程中特别关注“金母)效应,很多赛绩优秀的子代均流淌着这“三姐妹”的血。关于起用日本军用鸽、台鸽等外血,这是汪顺兴在本土化后敏锐地发现“国血”体质不强可能导致归巢速度不快的原因,再次引进外血育种,以利于复壮“汪血”品系的活力和归巢速度。汪顺兴的鉴鸽能力、培育品系、自身赛绩、品种的覆盖面和对鸽界的贡献、影响,令人敬仰和崇拜。
“汪种”具有吃苦耐劳、机敏擅飞、归巢率高、速度快等优秀品质。1953年汪顺兴和柏鸿升加入中国信鸽协会后赛绩优良。期间,柏鸿升在汪顺兴的指导下,用“汪种”曾在竞翔中荣获潼关第4、5、8、11名;太原6名;北京5名等高位名次。汪顺兴在较短时间内成为全距离赛鸽的高手,短短十年连续获得多项冠军、亚军和前十名,是中国赛鸽史上的奇迹。“汪种”鸽传给弟子和其他鸽友,在各赛程竞翔中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并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中国优秀鸽或鸽种的形成,其中有汪顺兴的一片心血,有他的一份功劳。
人们这样描绘“汪种”鸽的品貌:体型中等偏小;红黄眼、眼砂偏深;底砂黄色、眼志深茶色;头顶略平、最长、中等鼻瘤、扣得紧;羽毛紧薄、有光泽;耻骨收得紧、站姿优美、机灵温顺。“汪种”亲和力好、遗传性强赛季优秀。“汪种”在汪顺兴手上出冠军,冠军的后代又涌现出冠军,连支援他人的“汪种”也会出冠军,这就是汪顺兴培育的“汪种”鸽的魅力所在。(节选自上海信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