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信鸽协会会长陈美旺:鸽舞人生
1965年生的陈美旺是个大嗓门。
在去年市体育社团文化及装备技术展示会上,他扯着高嗓,不遗余力地推广协会的安捷赛鸽系统;在落幕不久的省第十四届信鸽大赛上,他在紧张地忙着善后,见事急了便扯了几嗓;一年到头,在协会“根据地”(市区横河南26幢104室),他时常面对着2000多会员中反映来的各种“疑难杂症”,说着说着嗓门就高了。
俗话说,有理不怕声高。陈美旺相信这话,但也怕了这话。
壮士断腕:为鸽协作别赛鸽
自2001年加入市信鸽协会,陈美旺就渐渐地和自己的“赛鸽”事业作了别。于他而言,这种割舍有点壮士断腕的意味。
1983年,陈美旺因一次偶然开启了养鸽生涯。当时揣着30元的月工资,一点不含糊地买着高达3元的鸽子,一只只地买……到1987年,他已经养了130多只鸽子,朋友见面戏称“陈百三来了”。家里盖了平房,为屋顶“是否覆上瓦片”一事争论了起来,到最后陈美旺还是得罪了父亲与丈人,也没舍下那一窝的鸽子。最高峰时,他养了600多只鸽子,成天蹲在鸽子窝里打理,这让即使一直支持他的妻子也不免心生牢骚,直叹“儿子不如鸽子”。
但陈美旺都不为所动,甚至因前些年两只信鸽的离世而流下了男儿泪。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市信鸽大赛,他的两只信鸽飞北京,全程2200多公里,最后结果是两只都安然无恙地飞了回来,一只名列第五名、一只名列第八名。“第五”是陈美旺的心头好,每次飞回来的头一天从不往窝里飞,直到第二天才会栖在主人身边。而“第八”更是一度被传为佳话,只因它曾作为一只彩鸽消失了三天之久。可后来,它竟飞回了窝,却已只剩下一条腿。后来,康复后的独腿“第八”一直四处征战,每次总是有去有回。
就是这别人眼中的“两只鸽三条腿”,令陈美旺对赛鸽有着一份痴情,还为此立下了两大原则:不吃鸽子,不杀鸽子。附加一条:自己养的鸽子可以送人,但必须作为种鸽,以留其配种。
那为什么后来不赛鸽了呢?“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一是忙不过来,二是怕人说闲话。索性,就不参加比赛了。”陈美旺说。
可这“裁判员”也不好当。一逢温州市上下半年各一场的信鸽大赛,陈美旺那一个多星期就没睡过痛快觉。检查车辆与统计装备、安排人员、协调赛事等,事无巨细,高嗓常喊成了哑嗓。特别是2012年夏天的“出车”经历,令他难忘,“那一晚9时许,我们将3000来只信鸽送到比赛地巢湖,我让司机先行上房间休息,自己守在大卡车上。情况就来了——开着车窗,完全成了蚊子的靶子;关上车窗,闷热得实在受不了。嗨,只得下车!给信鸽喂喂水,围着卡车转了一圈又一圈,竟也等到了天亮……”
随身带公章:会员要遇上啥事可第一时间解决
一晃十三年,任了两届会长的陈美旺说自己没闲过。近些年,鸽笼和一个城市的形象紧紧捆在一起,陈美旺每次出门必随手带着协会的公章,“会员要遇上啥事儿,我可以第一时间过去解决。”可即便这样,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干的是个招骂的差事,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是骂声一片。那些时刻,他能想起的便是,协会创始人之一的陈起先生离世前对他说的话:“别让协会倒了摊子!”
明年,成立于1962年的温州市信鸽协会又要换届了,陈美旺说自己终于可以退隐“江湖”了,“今年是中国信鸽协会成立30周年,而我们协会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温州信鸽,不缺天时,地利不便不是问题,种鸽质量也很有保证。至于人和,如今鸽友见面,更多谈论的话题都是如何提高比赛成绩……”
卸任了还赛鸽吗?“那是当然!”陈美旺高声说。
去年市秋季幼鸽赛后,市信鸽协会会长陈美旺(右)与会员黄文清展示冠军赛鸽。 赵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