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大会上,有人跟李总理说:“银行是弱势群体”!在鸽界,马上就有公棚老板说:“信鸽公棚也是弱势群体!”
我们信鸽公棚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确实出现了一丝寒意,尤其是新公棚上得过快,新问题出现过多,严重打击了鸽友的参赛热情,因此,公棚业才出现了困境。现在,我们从4月1日各个秋赛公棚收鸽情况可以看出端倪,绝大部分公棚收鸽数量就在几百羽,比去年同期少了许多。
相比之下,各地信鸽协会和俱乐部的特比环销售日益火爆,不断创出新高,预示着第一批鸽子被套上了特比环,第二批鸽子才能送公棚。如此一来,送秋赛公棚的鸽子数量将削减三分之一,因为,第三批鸽子又可能被送去春赛公棚。
可以说,今年秋赛公棚利空集中,新增公棚剧增,参赛鸽源却急剧减少,冲淡了打公棚赛人气氛围,收鸽数量难增。
如果说收鸽数量的下滑尚能让公棚老板坦然面对,那么公棚开支的增加已让公棚老板苦不堪言。现在,公棚的信鸽饲料、鸽药、人员工资、交通、接待等管理费用都在上涨,就连代收点收鸽费都在上涨,一般公棚没有一两百万是拿不下来的。去年应该说大部分公棚是在赔钱赚吆喝。
尽管如此,公棚就算赔钱,公棚还得撑着,因为如果不办,不仅前期几百万投资就打了水漂,后期庞大的土地租赁或买卖费用,可能会让资金链出现问题。可以说公棚是在“饮鸩止渴”,形势日渐严峻。
最令公棚老板伤透脑筋的是又多了很多新增公棚对手。近年来,有些鸽界外企业家看见赛鸽运动市场的巨大利润规模,吸引了各路资本争相涌入。以陕西公棚为例,新增公棚数量翻了一番还多,达到了34家,其中不乏大企业家和有钱人。
因此,公棚之间出现了恶性竞争,最典型的是公棚教练和管理人员的竞争。因为,一位好教练能减少鸽子病死和提高存棚率;一个好的公棚经理背后有一大堆鸽友资源。
随着公棚业的急速扩张,对各公棚人员的需求加大,也导致公棚人员跳槽频繁。目前的公棚人员管理很困难,很多年轻的员工缺乏吃苦精神和服务意识,而好不容易培养起来后,又常常不会在公棚里做久,于是再换一批新人,又要重新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从而导致公棚始终人员紧缺,不得不提高人员工资和待遇,导致如今公棚行业出现了恶性循环。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公棚也将面临一次洗牌。不良公棚必将淘汰出局,优秀公棚必然得到快速发展,最终达到一种平衡,以此来满足鸽友日益增长的打公棚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