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十五岁时的上海鸽子
他排行第三,并为之取名三毛。文化革命时期,那年,三毛十五岁了,他养了一窝上海汪系鸽子,住南京朝天宫附近,当时他的鸽子很有实力。可是他父亲被打成右泒分子,离他远去?从此,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了他自己,好像是多余的。在闹市里,他没有生活来源,自身难保,拿什么东西去养鸽子呢?
谷子生长在农村,谷子是当时鸽子的主食,农村里的粮食应该比城里丰盛。于是,他初中毕业后,响应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时年十五岁。来到农村的第一天,他住在牛栏屋里,面积很大,个人独有,是鸽子饲养的好地方。
到了晚上,他点着煤油灯,把床上放了厚厚的稻草,睡下去柔软又暧和,论质量、效果,不比现在的沙发差,很舒服。在煤油灯下看书,显得独处的妙处,很清净,很幸福!一阵寒风吹来,吹翻了好几页书,油灯也跟着吹灭了。当晚,他再次点然了煤油灯,记录了下农村第一晚的《寒风》——“寒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看书为何过,灭灯本是你的错”。风再吹灭了煤油灯,他只好躺在草堆床上睡觉,迎接美好的明天。那晚,他像一只没爹没妈刚出壳子的嗷嗷待哺的雏鸟,他不寂寞,他有鸽子为伴,他很幸福。在不知不觉中,眼泪像落雨一样从他脸上流过不停,也许是世上的三毛命都不好吧!
在农村里,鸽子没有机会比赛,只能潜心育种,按照书上的上海老前辈的返五代回血,一但有去县城的机会时就训放鸽子。
坐拖拉机很受罪,他始终提着鸽笼子,达到减振的效果和目的。农村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农民对他很热情,他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很快乐、幸福!农民家有喜事,都来请他去吃饭,若是红白喜事,那就要吃好几天,写点什么东西或对联都是他承包了,没有毛笔就用抹布写字,效果也很好。
平日里,收工以后到了晚上,那些青年农民兄弟姐妹都会来他的草棚陋舍聊天,主题很多,上海、南京、鸽子的故事……那时候,一包香烟“经济牌”八分钱,可抽到深夜才离去。白天如果是下雨,就不要出工,他就可以尽情地品赏自己从上海带来的爱鸽。原来,近亲产生的鸽子眼很神奇,变化很多:内线扣上面有蓝宝石、多菱八挂、时碑、荷花叶边、水波纹。快速鸽子的眼志上有速度线,最佳上品是三线锁边,真的是五彩缤纷,那时候拥有那样的鸽子,那心情就象喝了小酒似的自我淘醉了,陶醉在鸽子眼的梦境中。现在的鸽子速度更快了,但眼睛里也没有这些变化,也不讲究这些,你若问别人,他直接说:你是清朝来的人吗?如今回看当时的日记,还有速写、插图,身感蹉跎岁月,时过境迁,更多的是劳燕分飞,唯独只有鸽子的记录可供大家分享。赛鸽后起之秀者,千万不要笑话那个年代的人,他们也是那个年代喜欢养鸽子的爱好者真实写照。中信网上的爱好者,不论贫穷或富有,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赛鸽分享目标,走到中信网上来了!各尽所能,让赛鸽事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初春的雨越下越大,他可以赏鸽、写鸽、画鸽……
南京那么繁华,农村多么广阔,人间有没有他的家?他为什么有力气赚钱不到呢?所有知青都回城了,泪水不敢流出来,只能在眼内湿润。忽想起父亲的话:军人的儿子是不会流泪的,但农村的饥饿比城市里的饥饿更难受。他已三天没有吃一粒饭了,万幸啊!他那天拿到了年终决算的钱38.88元,挽救了他的生命,同时也挽救了鸽子的生命。那一天,那一餐,他在大队部的饭店里吃了三碗光头面(二两粮票一毛二一份),再买了一斤月饼四个,回家的路上就吃完了,喝了一大瓢冷水睡了。第二天上午还不敢起来,喂好鸽子赶紧睡觉,因为他起来就会饿。
知青返城的政策正落实,出身不好的只要表现好也可以返城,1980年12月13日他是最后一个回城的。他与鸽子不离不弃,入会、买环。第二年的春赛、秋赛两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举手自摸)的水平。后来协会有钱的鸽友都是玩进口鸽子,他不敢冒这个风险,因为他养的都是大赛,亏不起啊!到元旦节拍卖会的时候,在众多的鸽友帮助下,拍了一羽贝克詹森的下代获奖鸽子,通过与自己的基础鸽子杂交,分速成绩名次显著提高,年年令他欢快不已,满足感足矣。借此机会感谢协会的鸽友对他的关心、帮助,他的鸽子不仅分速提高了,还实现他的梦境。
之所以养鸽其乐无穷,是因为养鸽子的人可以战胜任何困难,这不就是有鸽子陪伴你的微笑和快乐与幸福吗?让我们一道,永远求索,一起拼博,快乐分享赛鸽的幸福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