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乡鸽哨第一刻
参加“我来写鸽史”征集活动
久闻户县玉蝉镇宁羌村有位刻鸽哨出名的邵鱼娃。因岁月的匆忙,一直未能作深入了解。二零一二年八月二日,在鸽友们的相约下,驱车专程对这位刻哨高手做了拜访。所见情景,让人耳目一新,颇有大开眼界之感,各式各样的鸽哨,无不展示了哨艺人的绝活风采。
(一)
邵鱼娃,大名邵德江,生于1953年,年近六十,已算得上花甲之人。早年他也经历了一段人生不幸,十二岁那年,因家里打兔“土枪”走火,伤去了左手四指,留下了终身残疾。老邵性格刚烈,失去了手指,虽很痛苦,但意志却很坚强,刚读完小学,就开始学起了生产队农活,平日的抡镢,操持掀把,秋夏两忙的收割碾打,凭靠一只右手样样都做,用毅力练就了身手功夫,做农活的利索劲,不亚于同龄伙伴。
大约在他伤后第二年,即1966年初,由一次他人背后的议说,激发了他独手学艺的想法。有人议论说:“鱼娃,伤去了一只手指,能干一般农活就不错了,学手艺终生没门。”他听到这些议论后,不但没有任何沮丧,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学艺决心,越是别人认为他不能干的事,他非要学着干,而且还要干出个名堂。从这年春开始,他利用农闲时间独手学刻字、学刻画、学刻过年用的“门索”。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用蜡光纸刻出的《五绣图》、《巧女绣花》、《三打白骨精》等,精致美观,富有创意,逢年过节拿到市场去卖,很受欢迎。
邵德江自幼聪慧,很有刻艺天赋,凡是他喜欢的刻艺,一看即会,一点即通。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家里养了一群鸽子,看到别人家的鸽背哨在天空飞翔,有声有景,很羡慕,又生起了学习刻鸽哨的念头。当时在鸽友中流行的鸽哨主要是二锣、双哨、三眼等哨型,他一一的学着刻。刻好一个就绑扎在自己鸽子尾巴上进行试用,个个声音都很洪亮。刻多了,拿到市场试着销售,不料却全都成了抢手货。从这以后,他哨艺兴趣越来越浓,放弃了刻字画,正式做起了刻鸽哨行道,年复一年,从不间断,潜心刻哨至今已整整四十余载。
(二)
刻鸽哨,这在普通人心目中,或许认为是一种玩耍制作,但对邵德江来说却是一门终生艺术追求。刻制一个不足几钱重的鸽哨,听起来简单,可制作过程却很复杂,从选料到刻制道道工序,他都精益求精,高标准,一丝不苟,严要求。所需竹子,必须是生长五年以上的斑竹,而且粗细要十分均匀;葫芦必须形好质老,就连所用乒乓球也要选最好的,在他认为,只有好材料才能刻出好哨子;哨桶、哨盖、哨底、哨把他制作得更精细:除单哨桶外,凡是多桶拼哨,其桶必须从一截竹节下料,这样哨桶口径大小才能一致;哨盖、哨底是鸽哨的关键部位,优美动听的哨音,都要从这而来,邵德江把这部分称作“哨魂”。盖和底要靠刀功,按照哨桶直径尺寸,从削好的弧形竹板上一块一块地刻取,然后再一个个用砂纸打磨;哨盖刻口要求更严,不管是二联还是四串,盖口窄宽长短和哨底薄厚,都要刻成一致;粘胶组合一桶一盖一底对号入座,不可错乱,这样才能发音一致;哨把粘胶斜度的把握也要恰到好处,这些都是很细作的活,需要十分精心,每当进行这部分操作,邵德江都要找一个僻静之处,独自一人静心细做。粘哨使用的胶也很讲究,一律使用北京生产的宝塔牌胶。
由于邵德江做工精细,他的鸽哨从八十年代后期就非常热销,受到鸽友和哨艺爱好者的广泛好评。销出近万枚哨子,很少出现质量问题,大家一提起邵德江,都说:“老邵哨子美得很!”
(三)
哨艺文化底蕴深厚,一九九二年三月的一天,邵德江拿着自己十多件鸽哨到咸阳鸽市销售,很受鸽友青睐,一时三刻抢购完毕,在他准备返回时,却被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翁拦住,向他求购“十三太保”和“十八罗汉”。这种高品位的鸽哨,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别说制作销售,就连见都没见过。邵德江带着几分尴尬的神情向老者回答说:“老伯,这两种哨子,我那没有。”
回来后,他深感哨艺深奥,不能满足现状,要有不断创新理念。经过反复思考,他决心要把这几种高端型的鸽哨刻制出来。老者所求的这两种鸽哨虽然没见过,但“九虎”哨他却目睹过,其形状和结构印象深刻。他本着先易后难原则,用了三天时间,经过下料、刀刻、粘胶组合很快把“九虎”刻制出来了。以“九虎”为基础样板,邵德江又很快构思出了“十三太保”、“十八罗汉”平面草图,从这一年的十月下旬起,他全神地投入到了刻制。在制作过程中,难度较大的是小哨与主哨的布局,既要体现“太保”“罗汉”外形直觉之感,又要让十多个小哨协调的和主哨拼在一起,在各自的位置吃风好,发音清亮悦耳,出现一个“哑哨”,都要重新调试。这种难度较大的工艺鸽哨刻制,是对邵德江刻功和智慧的检验。经过近千次的工序操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终于在当年十月底刻制成功,实现了他向往许久的“十三太保”、“十八罗汉”之梦,这两尊具有独秀风格的艺哨,无疑成了老邵“看家精品”。
邵德江对鸽艺的付出非常人难以想象。刀具每两年换一次,四十余载究竟换了多少刀具,他也说不清。仅硬木刻板在他记忆中已换过了三四块,现用的长三十公分,宽二十公分,厚三公分的刻板,表面上的痕迹,犹如少林武士们习武足下踩出的“砖迹”,牢牢地记载着他的辛勤岁月。
德江哨艺已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他的鸽哨:二锣、双哨、三眼、四串、四响锣、单冠背翅(三眼、四眼)、葫芦背翅(三眼、四眼)、五风轮、六风轮、七星箭、八虎、九虎、十三太保、十八罗汉等十四种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定型系列哨艺刻品,每年都有众多客商前来订货,鸽哨流销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各地。
跋语:赞德江
户县久有三个宝,
盛誉全国农民画,
钟楼名吃辣疙瘩,
鱼娃哨艺响呱呱。
2012年8月12日
鸽哨艺人邵德江
刻哨工具
原材料一
原材料二
半成品一
半成品二
哨盖、哨桶
打磨
组粘
试音
部分哨型
四串
五风轮
八虎
九虎
十三太保
十八罗汉
精心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