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距”的重要性
对于“鸽距”,我的理解是:对于不同品系鸽子所适飞的不同距离。
现在每年秋季,都可以瞧到网上很多鸽友抱怨说:丢鸽子如何之多?天气是如何之恶劣?其实从09年时我就发觉到这个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棚开始引进中距离成绩鸽,来溶入到我的鸽群中。
很多中距离(700-1000公里)比赛得奖的鸽子,成熟度不如短距离(500公里左右)鸽子早。这里的成熟度指的是它:当年在五百公里内的“得奖”系数不高,不是指它并不能飞这个距离。我接触到的中距离成绩鸽大部分都是1岁以上才会有更好的表现(以上只是本人遇见到的,不代表全部)。
近年来,国内很多比赛都着重于200-500公里内的比赛。这样让很多200-300-400公里的高位成绩鸽成为主力种鸽。短距离的金钱效应,让很多鸽友都很狂热。但很大部分人并没有想到,比赛距离太短的鸽子,它的定向性的问题没有考虑进去。
500公里内的比赛拼的是养功、鸽舍位置、风向等,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大家对于比赛鸽本身的定向性,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进去。前几年的天气不错,只要比赛鸽跟群跟对方向,它们都可以顺利完成任务。但近年来,大雾、下雨等恶劣天的出现,让很多鸽友损失巨大,这些都跟引进的鸽种所适应的“鸽距”有关。
而700-1000公里级别的比赛,对比赛鸽的定向性,耐力都要求比较高,差一点都可能让它成为天落。这一路之上,地形的变化一定比短距离更复杂,各地不同的天气,也要比赛鸽及时去调整和适应。
如果,大家可以及时发现并调整培养“鸽距”更长一点的品系鸽时,可能大家就可以在秋季的比赛中不会眉头紧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