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实现赛鸽强国梦:打造中国经典赛线
2013/7/31 11:21:03
分享

话说“赛鸽强国”梦

——也谈中国赛鸽运动的经典赛线

  中国赛鸽运动发展至今已然成为世界赛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毋庸置疑地可以定义为赛鸽大国范畴。然而,由于中国的赛鸽体制和中国人固有的行为模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赛鸽运动始终与赛鸽强国若即若离。譬如,若说中国不是赛鸽强国,那么每年欧洲以五大国际赛事领衔的N多国家赛,衍生的国家赛冠军都会不约而同地花落中国;但若说中国是赛鸽强国,那么中国似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场“国家赛”,乃至没有几条被鸽友公认的“黄金赛线”或是“经典赛线”!

  记得西安“翰林院鸽舍”有一篇文章就曾经提及经典赛线对于赛鸽运动的意义,对此笔者深有同感。不知业界几十万的鸽友在“埋头苦赛”之余,是否得空深入思考过这类问题?每年比利时的“巴塞罗那赛”、“波治赛”、“波品那赛”、“圣维仙赛”、“马赛”等诸多著名的赛线,无不吸引全球赛鸽运动爱好者的目光,缘何?根本上还是因为这些比赛拥有着响当当的名号——黄金赛线。鸽友们不妨想想看,每年在固定的赛线上,每年在近乎固定的同一周,每年在各国所有鸽友都倾其精锐的恢弘场景下,每年在动辄数以万计的赛鸽齐聚司放地的那一刻……如果鸽友能有幸参与其中,铭记着在这数万羽的赛鸽中,有自己培育的N羽赛鸽,我想那种心情用“望子成龙”一词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试想在这样的比赛日子里,赛鸽们枕戈待旦,黎明时刻万箭齐发,而作为鸽主的你在家中焦虑地期盼、望眼欲穿地等待,你能不心潮澎湃吗?你能不手心冒汗吗?

    说到这里,我想“经典”一词已经崭露头角了,但这还是不够的。试想就在这个时候,你的冠军鸽刹那间如闪电般破空而出,你的心跳没有高频两百那是假话了!如果你真有幸“一羽中的”,赢得这数万羽赛鸽在黄金赛线上的首席尊位,那恐怕赢不赢钱对你已经不再重要了吧!——也许这才是赛鸽运动最终极的享受之一,也许这才是赛鸽运动有如此诱惑的根本原因之一。笔者自觉,以鸽为媒,以赌为实,可以盛极一时,终究不能长久,赛鸽最终还是会回归到人性的根本上来——那就是体育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我们赛鸽人经常在说赛鸽强豪,也经常听说赛鸽大师,但如果不是拥有如此气势磅礴的赛鸽场面,不是拥有如此艰苦卓绝、万中选一的经典赛线,敢问强豪何来?大师何来?赛鸽运动应该是“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赛鸽精神……

  面对国内的赛鸽运动,确实还有很多很多有待提升和考量的空间,由于笔者“遥居海外”,不敢对内地赛线评头论足、恣意妄言,但国内没有真正的经典赛线和固定的大型赛事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在利益的驱动下,以盈利为目的的公棚赛倒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这里倒不是说公棚不好,只是在利令智昏的年代,公棚赛能真正做到“三公”的还是少之又少的,而且本质上这与赛鸽运动的精神是相违背的,作为鸽友,你都不陪伴自己的赛鸽左右,你都没尽到“家长”的基本责任,那它们的输赢和死活又与你有何相干?当然,这里有很大一部分鸽友是条件所限,没有场所,这也是十分无奈和可惜的。殊不知,赛鸽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是金钱所不能衡量的,也是只有手把手才能真正享受的。

  人说“吹毛求疵易,解决问题难”,确实说得有道理,笔者既然已经起了头,那就抛砖引玉,说几点想法,而后还望诸公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第一,国家信鸽协会可以发文要求各省信鸽协会召开研讨会,从基层鸽友处淬炼思路,拟定具体的赛线方案并形成文字。而后,国家信鸽协会应牵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各省市特区均需派员参加,拟定国内的几条固定赛线,并发文向全国通报,并比照国外,固定赛线、固定时限。

  第二,由于中国地域辽阔,气候不同,地形各异,且南北东西相距数千公里,要想在同一天举行唯一的国家赛似乎异常艰难。因此,各省有义务将全省联赛提升到一定高度,在争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强化个人荣誉感和成就感。国家信鸽协会应当统一将全国各省全省联赛的前三名登记造册,作为档案保存,并借机印发全国予以流通,或每年制作成年历进行分发,一来增强赛鸽运动的知名度,二来也是对各省联赛高位获得者的褒奖与鼓励,建议省赛以精神鼓励为主。此外,如果有条件应该要进行同等距离的全国性赛事,亦可定调为统一国家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由国家信鸽协会统一承办,各省信鸽协会统一协办,协办者建议抽调所辖市县信鸽协会领导及鸽友共同参与,这样的大型国家赛要求比赛时间必须要相同,只是协办者不同,具体赛线不同,所谓“求同存异”!

  第三,针对国家经研讨并确立的经典赛线或称黄金赛线除了发文通报全国之外,更应该对每年在该赛线上取得优胜的冠军鸽友予以隆重表彰和丰厚奖励。此类可参照欧洲的“金羽奖”、“英女皇勋章奖”等,也可参照足球运动的“大力神杯”等,建议国家赛的经典赛线选择不要超过十条,宁缺毋滥,一旦确立,百年不变!

  第四,中国地形复杂,可以单独根据各省的区位优势,设立不同的经典赛事。譬如:重庆山多,可以设立专门的翻山大赛;新疆沙漠戈壁多,可以设立专门的穿越沙漠大赛;海南则可以设立经典的西沙群岛海翔赛等等。

  由于笔者身处海角天涯,因此对本地的风土人情较为了解,因此首先毛遂自荐,希望海南设立——西沙赛线!西沙赛线海南已经举办了几届,有全军覆没的教训,也有当日完翔的经历,更多的是归巢率不到1%的零星记忆,但是,诚如早年中国赛鸽运动刚兴起时一样,赛鸽500公里归巢还发放归巢证,现在回头看起来都觉得很好玩,古人说“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此言非虚,我想只要前人努力种树,后人自会有处纳凉的!

  话说“赛鸽强国”梦——“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南海明珠——西沙
   

发布时间:2013/7/31 11:21:03
下一篇
上一篇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37评论
中信网友
30楼
可以举办一次全国信鸽协会领导人汉奸大赛让鸽友看看
2013/8/2 7:19:09
4
回复
中信网友
29楼
最好把赛制改成KBDB多关赛,距离就不要那么远了。在地方赛试出鸽来以后交公棚还有个参考。
2013/8/1 20:01:00
4
回复
中信网友
28楼
鸽会领导人园他们都不和。一个地区一个市会和火车头会,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市会的足环可以在火车头能赛。可是火车头的足环就不能在市会赛了,两个会的电子扫描也不是一个品牌的,信鸽会员的买两个扫描,这不是给会员带来不便吗,这都是协会的人为什么不能和谐那,
2013/8/1 11:16:25
4
回复
中信网友
27楼
四川去年省赛近8万羽不算经典么?国家赛不算经典么?只是中国人认为外国和尚会念经罢了。
2013/8/1 10:07:14
4
回复
红叶
26楼
中国有很多优秀赛线,中原有郑州,武汉。对于中原地区鸽友有上海,杭州,南京,但有一点必须以大城市名命赛线。
2013/8/1 9:52:34
4
回复
中信网友
25楼
经典赛事就应该在同一地点放飞。以圆周向外扩展,分300,500.700,1000.1300.1500。1700.2000.2300.2500.级别。巴塞罗那是很多国家一起放,比咱们复杂多了。中国信鸽信息网信鸽园地:http://news.chinaxinge.com
2013/8/1 8:33:22
4
回复
中信网友
24楼
没有优秀的赛事组织者是不可能有优秀赛线的,打造中国的巴塞航线此乃梦乎,意淫乎,扯**蛋乎。
2013/8/1 5:44:35
4
回复
中信网友
22楼
海外游子是看不见国内的官僚的作风,中鸽协的这帮领导是个什么年龄的人了,他们有什么水平来领导全国的赛鸽运动。他们有懂地理的吗?黄金赛线不是口说的,要有一定的地理知识。中国的幅员辽阔,问问这帮官僚能看懂地图吗?如果问问哪里的酒好喝他们可以马上告诉你。就现状来看,如果不是年轻人(30--45岁)来领导中国的赛鸽运动,中国永远走不出这低谷。其实中国的赛鸽运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要比任何一项国企都强。别看中石化,中石油赚钱多,可企业的投入也是相当大。而赛鸽就不同了,一个特比环从30元---3000元全国一年有多少呢?鸽友自己算算,我是算不过来了。我的梦,强鸽梦!
2013/7/31 20:31:43
4
回复
中信网友
20楼
第二条第一句是对的,其它都没实际意义!在中国就算在同一省内也都统一不了,因为地域、地势、气候差太多,从而分速也天差地别,也无法有让广大鸽友信服的评判标准!
2013/7/31 20:13:54
4
回复
小鸟儿快飞
19楼
只能说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暂时很难形成,成功需要时间的积累,中国会有自己的黄金赛线的
2013/7/31 19:06:09
4
回复
中信网友
17楼
地球毁约了都没有黄金赛线,网鸟高手不会放过你!
2013/7/31 18:31:3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6楼
纯属意淫~~~~~~~~~~~~~~~~~~~~~~~~~~~~~~~~~~~~~~
2013/7/31 18:06:4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5楼
支持楼主! 分赛区:华东赛区、华南赛区、东北赛区、华北赛区、西南赛区、西北赛区,新疆赛区,西藏赛区、云贵赛区……
2013/7/31 16:27:1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4楼
看题目就是意淫,内容即可省略
2013/7/31 16:18:45
4
回复
中信网友
13楼
强国梦背景下赛鸽强梦做的有滋有味儿。赛鸽强就是比赛强,比赛强就是经典。其中关键在于赛鸽界被一群贪官污吏把持着,你想经典?他们固步自封,不可能有经典赛事产生——体制依然。在变,希望会有经典赛事出现,这就是赛个人的梦吧。
2013/7/31 15:35:53
4
回复
中信网友
11楼
再与楼主讨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说你设想的所谓西沙经典赛线,为什么不是全军覆没就是百分之一的归巢率?如果你和你的俱乐部会员能培育出当天百分之三十归巢率的鸽子,才能维持这条赛线的吸引力,才能使更多的人被吸引到这项赛事中来。每年归巢百分之一如何成为经典?赛线是死的,赛鸽的人才是创造经典的基石!
2013/7/31 12:54:51
4
回复
中信网友
10楼
欧洲的赛鸽文化(强国)不是一朝一夕的辉煌,而是欧洲的赛鸽人立足本棚勤劳智慧的累积而成。任何超越现实的梦想对赛鸽运动带来的只会是急功近利的伤害。作为一个赛鸽人立足本地俱乐部就是根本,培育好自己的鸽子就是基础,所有的赛线不管它经典不经典,只不过是检验赛鸽人育鸽水平的战场。所以中国赛鸽现在与欧洲的差距不是什么经典赛线,经典赛事的问题,而是赛鸽人整体水平落后于欧洲赛鸽人的问题。人都不强,何来的强国?
2013/7/31 12:31:56
4
回复
金羽吉翔
9楼
早就应该把买洋人赛鸽的巨额资金投入到打造中国经典赛事。何愁中国没有世界名鸽!
2013/7/31 12:02:00
4
回复
中信网友
8楼
抽大烟的梦想强国,大国梦容易些!
2013/7/31 10:25:43
4
回复
chn019
7楼
回复6楼评论者: 所谓经典,并非是仅仅指一场比赛或一条赛线,本文只是举案说法,抛砖引玉。笔者以为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从根本上诠释和凝练了赛鸽运动的精华和赛鸽人的赢家本色。譬如巴赛的意义绝非一场大型比赛这么简单,它所蕴含的是一种精神,赛鸽的精神!你可明白?假如有一天你能真正领会的话,我想你会觉得我所言并非妄言! 还有一点,你说“我可以参加的赛事那就是经典”,我觉得不妥,因为如果是那样,那我想你的赛鸽生涯恐怕就定格在俱乐部了。呵呵呵 最后说一句,你现在养的鸽子是岩鸽吗?如果不是,那请你相信,你的鸽子就是来源于欧洲经典赛线的后代……请不要否认自己的出身,若如此,则无药医!
2013/7/31 8:42:58
4
回复
中信网友
6楼
问楼主一个简单的问题:欧洲那么多经典赛线,你为啥不去建棚比赛,其它国家的人为啥不去建棚比赛?欧洲的赛线之所以经典,是因为本地的养鸽人一门心思的扑在那些赛事上,从不胡思乱想别人的赛线经典不经典。赛事经典不经典要看参加赛事的人水平高不高。要参加赛事的人说了算。我可以参加的赛事那就是经典,因为我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冠军。巴塞罗那算啥?对你我来说那就是一片浮云!要说关注,只有想买鸽子的人才会关注!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只是看看热闹罢了。要说赛鸽强国,那不是几条所谓经典赛线可以撑起来的,连你自己的鸽舍都强不起来,哪来的赛鸽强国1
2013/7/30 22:18:50
4
回复
中信网友
4楼
说得实在, 中国人做事严谨点,小日本就不敢这样惹我们大中国了
2013/7/30 19:06:02
4
回复
飞天灵狐岩鸽
3楼
中国应该搞一项全国经典赛事 2013-7-5 20:34:07 飞天灵狐岩鸽 -------------------------------------------------------------------------------- 已阅读216次 国家体育总局和信鸽协会应在全国开展一经典赛事,把全国的鸽子在我国中心地区统一点放飞。按300一个级别,500,800,1000,1300,1500,1800,2000公里。每个级别按放飞地距离归巢地正负各一百公里算,也就是300公里级别的就是200到400公里算300级别的,以此类推。以圆周半径向外扩展。开展全国统一经典赛事,最终超过巴塞罗那的赛事,让全世界更多的了解中国体育文化和经济实力。 中国信鸽信息网信鸽园地:http://news.chinaxinge.com
2013/7/30 17:50:03
4
回复
飞天灵狐
2楼
经典赛事就应该在同一地点放飞。以圆周向外扩展,分300,500.700,1000.1300.1500。1700.2000.2300.2500.级别。巴塞罗那是很多国家一起放,比咱们复杂多了。
2013/7/30 17:39:03
4
回复
水上新丝路
1楼
拜读了。
2013/7/30 13:41:06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