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鸽哨系列-承前启后孙万军
马玉琛
孙万军也是金泘沱人,1950年生,已经整整63岁了。孙万军长得人高马大,黑红大脸庞、串脸胡、大眼睛、双眼皮、目光炯炯,年轻时绝对是个伟岸的帅小伙。现如今虽渐入老境,但浑身上下释放的精气神绝对不减当年。出自孙万军之手制作的鸽哨,跟孙万军的人一样,相貌堂堂,精气闪烁。
孙万军家贫,却从小爱鸽子,嘴角碗沿省下几把粮食,用来养鸽子。每每看到村中邻里的鸽子戴着哨在天上飞,眼睛那个直,耳朵那个支楞,心中那个羡慕,简直没法形容。可惜家穷,徒有羡哨情,买不起。孙万军有志气,心眼活,心道:买不起,咱不会做?孙万军在工地上拣来钢锯条,自己磨刀子,找竹子葫芦,跑到邻家看鸽哨的样子,回来仔细琢磨,然后亲手制作,做好系到自家鸽尾上,吆鸽上天,鸽哨竟然能响。那年孙万军只有十三岁。
孙万军一上道,便不可收拾,黑明连夜剜鸽哨不止,剜的哨多了,自己的鸽子戴不过来,就拿到鸽市上去卖,一两毛钱一个,竟然有人买。头一回拿到鸽哨换的钱,心中那个震动哟:这东西能卖钱!有钱就能盖房娶媳妇,就能养家糊口!于是,孙万军剜哨不止。一日,在哨市上卖哨,碰到当时长安一带哨王,吴家坟的李师傅。李师傅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孙万军的鸽哨,拍着孙万军的肩膀说:“小伙子,哨剜得有出息,好好学,这是一门好手艺!”有此机缘,有人赏识,何不投到门下,提高技艺?于是孙万军拜李师傅为师,观其鸽哨形制,听其指点。剜哨技术迅速进步,尤其在调声方面,得到独门绝招,并加以改进,哨声便出奇的好了。师徒来往不多,但情意绵长。数十年后,李师傅老病,临咽气时,孙万军前往告别。人生指过路的人,要感恩。
李师傅用一双灵巧的手,剜哨不止,供应了七个大学生,盖了一砖到顶的房。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这正好成为孙万军的榜样。孙万军勤奋刻苦,夜剜日卖,一月卖70元左右,是当时二十级干部一月的工资。凭此养活一家八、九口人。一生盖过八回房,房由小到大,越盖越洋活。
孙万军思想开通,善于学人优点,如户县邵鱼娃竹筒削得好,薄得跟纸一样,丰禾路老王工艺好,人家的长处,拿来补自己的短处,改进鸽哨的工艺,哨能不越来越好?有把五联卖给一个人,扎在鸽尾上飞,结果飞掉让别人给拾了,这个人为要回鸽哨竟然和别人打架。临潼一个人,买了一个八眼隔子葫芦,让鸽子戴着飞,结果让鹞子抓走了,这人骑上摩托追鹞子,一口气追十几里,不为鸽子,为鸽哨。
剜哨几十年,积累了很多有用的经验,如什么材料在什么季节呈现什么性状,他都了如指掌。他把他的经验和技巧,教给能教的徒弟。孙万军一生收过三个徒弟,大徒弟孙民科已经介绍过了,二徒弟姚养平后面会介绍。三徒弟在榆林光大孙家门风。徒弟尊孙万军为现在健在的长安剜哨第一人。第一不第一不敢说,但孙万军绝对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上承吴家坟李师傅,下传三位徒弟,使李师傅剜哨这门香火,至今不熄。
孙万军爱挣钱,说人不挣钱,活在世上给人作伴呀?但要凭手艺挣钱。问孙万军剜哨有什么乐趣,答曰:一是哨能换来钱,二是有人承认咱哨好,咱就高兴。
生活即艺术,可能是孙万军要表达的意思吧!
癸巳秋月于金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