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声音
我的电脑曾经数次崩盘,诸多资料消失不见。《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也在某次崩盘中消失了。这是当年迎奥运时北京广播电台的出品。这段声音记录了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鸽哨声、自行车铃声、檀板丝弦,也有合唱团大妈的歌声、三里屯的摇滚……当年听过这段声音,我便想哪种声音最能代表北京,是京剧、是摇滚还是大妈们的歌唱。
传统如京剧,全国各地几乎都有京剧团,天津、上海京剧水平可能比北京还高,用京剧代表北京不合适。现代如摇滚,北京是全国摇滚乐队聚集地,但哪儿没有两三个摇滚乐团呢?大众如大妈们的歌唱,北京大妈唱歌,哪儿的大妈不唱歌?
我想还是鸽哨声最能代表北京。倒不是只有北京人做鸽哨、玩鸽哨,但北京的鸽哨制作最精、声音最美。随便找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描写北京的影片,都会有这样的场景,镜头摇向天际,一群鸽子从四合院屋顶起飞,穿云而过,同时响起悠远清亮的鸽哨声。现在描写北京的影片还会这样拍。
什么是鸽哨,大部分人都不熟悉。鸽哨是佩戴在鸽子身上的哨子,鸽子飞动带动气流穿过鸽哨发出声响。制作鸽哨的材料是葫芦和竹子。葫芦做的鸽哨圆形,竹子做的管状。在葫芦和竹子截面上嵌入竹片或者其他贵重材料,开一个长方形的口,鸽哨就做好了。别看我说的简单,要做一把合格的鸽哨,是很复杂的手艺。鸽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几种鸽哨联缀在一起形成组合,如三联、五联、七星、九星等等。
说到北京鸽哨,先要说北京鸽子。北京人养鸽子历史悠久,特别在清朝,八旗子弟有闲有钱,把养鸽子当成重要的消遣方式。在这我还要说一下,过去北京人或者中国人养的鸽子,不是广场上放飞的和平鸽。这种西洋鸽子国人是不屑玩的。当然他们玩的也不是信鸽,旧时除了军队和大侠,似乎没什么人对飞鸽传书有兴趣。
老北京人玩的是中华观赏鸽。这种鸽子从野鸽驯化而来。野鸽也称鹁鸽,颜色灰黑,现在偶尔还能看到。通过对野鸽的选择性杂交培育出中华观赏鸽。这种选择方式近似于对金鱼的培养,是国人的生物学。观赏鸽也像金鱼一样种类繁多,能达到上百种。从大类上说有点子、两头乌、铁翅、黑玉翅、墨环儿等。您要对这个有兴趣可以看看《清宫鸽谱》,各种鸽子都有详细图解。
养鸽子毕竟不光为看样子,不会飞也白搭。放鸽子才是玩鸽子的重点。手持竹竿将鸽子轰上天,看着头鸽带领鸽群列阵似的翱翔,鸽群随着自己手上的动作忽东忽西、忽上忽下。突然别的鸽群冲过来,立即组织本队和“敌军”交战,两军战后,还将别人的鸽子裹了回来。这时养鸽人志得意满,心情就像得胜的将军。
当此时,只看鸽子飞翔已不过瘾了,鸽哨要登场了。给健硕的鸽子拴上鸽哨,飞翔中鸽哨发出鸣声,人的乐趣也从视觉扩展到听觉。根据鸽子强壮程度,挂上不同种类和数量的鸽哨,越强壮挂的越多。不同的排列组合,声音也变得丰富,有的鸽哨负责低音,有的负责高音,天空成了交响乐舞台,鸽子是乐手,养鸽人成了作曲家和指挥。
老北京在鸽哨声中安静了,城市的嘈杂被悠扬的乐声覆盖。碧空中的鸽群,俯视青砖灰瓦的北京城,再次冲向更高的天空,谱出北京最美的声音。
逐渐城市高楼林立,鸽子失去了生存空间,鸽哨声虽还顽强占据北京最美声音的宝座,但在这座城中也几乎听不到这悠远的声响。著名学者王世襄有感鸽哨的凋零,写出了名作《北京鸽哨》。虽有王先生热心推动,城市发展的脚步却不会为鸽哨而停下。当年王先生放飞鸽群的芳嘉园15号,也在铲车下化为飞灰。今年是王世襄先生诞辰100周年,天堂会有他喜欢的鸽哨声吧。
王世襄
鸽哨制作
清宫鸽谱
北京鸽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