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风波”的思考
上海一岁鸽特比风波,像一根导火索,引爆了鸽友们的愤怒;像沉睡已久的火山,喷涌着灼热的岩浆。压抑了许久的养鸽人,今天拿起了维权的武器。
多年来,几十万之众的养鸽人,一直是弱势群体,逆来顺受,隐忍不发,虽然以满腔热情呵护爱鸽,甚至倾其所有,结果还是一场空,90%的养鸽人被忽悠了。一石激起千层浪,轩然大波在所难免!
现在的一切都因一个“利”字作祟,“利”原本非常中性,用好了那叫名利双收,用不好就叫利益熏心,或者是唯利是图,那离身败名裂也就不远了。
上海作为中国现代信鸽的发源地,全国鸽界的龙头老大,中国鸽协原所在地,诞生了李梅龄、汪顺兴等一代枭雄,创建了中国品牌,敲开了世界的大门。然而他们却无私无欲,俯首甘为孺子牛,推动了群众性赛鸽运动的兴起,令人既感且佩!
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市场经济冲击了老旧的赛鸽运动,催生着新的赛鸽体制,名目繁多的赛鸽组织应运而生,于是就有了蓬勃发展的赛鸽活动。是与非,对与错,合理与不合理,作为与不作为,龙蛇混杂,泥沙俱下,一切的一切都被“繁荣”掩盖了,因此“上海事件”既非偶然,也非孤立。
当前的赛鸽运动,既有进步的一面,更有灰暗的一面。实际证明赛鸽行业就是“灰色地带!”没有完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更没有法制的约束力;没有健全的体制,更没有有效的监督。多数地方鸽协只是会长说了算,俱乐部是老板说了算,公棚是老总说了算。机构如同空壳,制度如一纸空文,监督形同虚设。权利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受害的永远是广大鸽友。
利益在此时真正地左右了决策者,服务性和非营利性,早已抛到九霄云外,都想着怎么才能分一杯羹。君不见:在一个城市中协会与俱乐部闹矛盾,诋毁、指责、拆台,无以复加;公棚为招揽鸽源,更是使尽浑身解数,却屡屡反悔;有的上级协会恨不能什么都管,插手基层协会工作,插手俱乐部工作,插手公棚管理,推销商品,收取监赛费、管理费,甚至连电子环和足环都要包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养鸽人谁不知其中的利弊,谁又能制约其中的利弊呢?不买指定的踏板就没有参赛权,不买电子环也没有参赛权,市场经济有这样吗?为何就不能让利于鸽友呢?鸽协属于服务性质,俱乐部和公棚属于经营性质,为什么鸽协越来越臭,俱乐部和公棚非常得意呢?利益集团捆绑在了一起,还有公正吗?监管和监赛只不过被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他们沆瀣一气,各取所需,一群既得利益者,还谈何公正?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鸽界如此大的市场,没有公正,如同纸上谈兵;没有公平,如同对牛弹琴;没有公开,如同饮鸩止渴。管理者没有普世心态,谈何容易。
一切都要归于平淡,一切都要服务于鸽友,一切都要以大局为重!扭转态势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