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园地·公棚·协会·俱乐部·商城·拍鸽·鸽业·论坛·博客·日记·百科·分类·鸽问·积分·图库·鸽圈·播客·会员区
中国信鸽信息网
中信网
手机版
中信网
在线铭鸽展售
鸽具饲料展售
论眼话睛解迷惑(上)
2004/6/3 9:04:37
蔡大维(台湾)
分享

    人因"需求"而有研究创新的动力,"需求"造就一切事物的创新和进步。文明是如此,天下万物亦如此,依循不变的道理运行着。

    说到鸽子,在人类的宠物世界中,他算是相当的异类。最初,因为他的归巢特性让人们发觉后,便成为人际交流讯息传达的一种工具。几百年前,甚或更早的年代,以前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里,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讯息传达工具,且常用于军事上的通讯用途。在人类所饲养的宠物世界里,其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份。随着时代的演变,交通科技的发达,鸽子的通讯运用价值已被完全的取代。随之而来的娱乐竞技,已成为现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了。

   「养鸽」、「论鸽」,日积月累之下,竟也创造出一门专属的学问出来。无论是品头论足一番,亦或是谈天说地的话鸽经,聚集的人潮,始终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总之围绕着鸽子来打转。论鸽话鸽,眼科、骨科、翅科…等等新兴科目各有所长无法定论。在一片各说各话之后,还是以"灵魂之窗"的眼睛,较为众人所乐道和研究,分析起来的原因,可能是眼睛里的色彩和构造种类较多,变化也较大,较能成为鸽友大众所热烈讨论和专研的话题。

     在动物的世界里,鸟类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但要能像鸽子这般为人所爱,为人所重视的,可能屈指可数了。其外型亮丽、羽色众多、大小适中,深具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特性和奥秘,深深的吸引着许多的爱好者。许多人培育他、研究他,让他成为一门专属的行业和知识,也许对外行人来说,这简直像是天方夜谭的神奇,站在现代的经济学角度来看,他的贡献是非常多而且非常广的,不懂门道的人,是很难理解出头绪的。

    古代的俗谚有「画龙点睛」的叙述,说明了灵魂之窗的重要性,不论是人的「察言观色」,天下万物很少有不靠眼睛来表达或生存的。曾有人以眼神论断一个人的外表象微、聪敏度及精神与否。在人的习惯本能思考模式套用下,相对的,对于鸽子眼睛的研究亦是不遗余力。研究出的鸽眼学说,篇篇精彩,几乎可以把鸽子的一切总括进去,热衷此道者,在鸽界亦是非常的多。有无正确无误的解答呢?说穿了,没有人可以给你标准正确的答案。以科学的角度来看,较正确的解答,也得靠数据的统计来解答了。但鸽子比赛中外来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这点又可能影响到统计的正确性。在现实的赛制下,要达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可能也比较困难。但鸽子眼睛所表现的丰富变化和结构,依然深深的令人着迷。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中的领悟,可能也是笔墨间一时很难精辟完美道出的。

    对于养鸽,虽说也有数十载的时光,曾沉迷也曾迷惑于鸽眼之学,但终究也常是「闭门造车」之学,谈不上什么精深妙论、旷世之学。所知晓的,顶多也只是从陆翔到海翔的这段期间,个人之小小心得罢了。鸽子终究还是鸽子,对于不涉入其中深奥的人来说,还不是全部都一个样儿,只是体态羽色稍有不同,可做辨识之外,其余的,可能都得一视同仁,不知其所以然了。相对的若是深入其中,可能会觉得宝藏之处,任凭采撷不完。然而最令人困惑的是,因每个人所学所领悟皆不相同,所得到的结果也不相同,相对的就会影响到判断正确与否的正确因子和事实真相的答案。初学者或刚入门的人,或许外在的一些表微,如眼志、眼砂、颜色、构造…等等之摸索,可能就让其倍感吃力,对于别人提出的一些专门形容词,有时就会让人觉得「满天星」头胀胀的,更徨论深入其中解其奥妙了。然而以鸽体来讲,一双眼睛所占比例甚小,衍生出的学问却何其多。有的人能从其中观察出一羽鸽子的遗传性,有的人则能从其中分辨出其适合竞翔的天候,甚至速度、距离等等众多类别。但真正的答案呢?恕吾人直说一句,敝人才疏学浅,尚无法练就一身本领高强的功夫,只因本性耿直,事事求是求真,在没有真正可供辨识的实际资料比对之下,一切的研究可说是仅供参考罢了,难以端上台面之上。误导大众视听,误人子弟和有心向学之人。(待续)
发布时间:2004/6/3 9:04:37
下一篇
上一篇
相关专题
723篇文章
发表评论
表情
登录
匿名评论
选择表情
所有评论(6评论
天怒人怨
0楼
这类文章题目吸引人,却浪费时间,读者无法斟辦,总是上当受骗。
2004/6/8 18:42:11
4
回复
有款有型
0楼
揣着糊涂装明白,揣着明白装糊涂。僧人喝是茶,俗人看是禅。
2004/6/6 17:07:15
4
回复
阳光下的白菜
0楼
云里雾里,不着边际,佩服佩服!!
2004/6/5 8:47:16
4
回复
救护车
0楼
台湾不能只出一个武高平吧?
2004/6/3 12:35:23
4
回复
liushuan
0楼
学习,有用的则取之,即便无收获,也浪费不了什么,本文说了一点,不能只看眼。 在论他人时,先看一下个人是否完美。
2004/6/3 11:55:51
4
回复
郑云涛
0楼
文章标题很吸引人,熬有介事,以为迷惑终讲解开,一千字繁缛生涩(赵本山说:真敢往上捅词!),迷惑依然迷惑,没见下文,甚至不敢见下文,估计迷惑更加迷惑。台湾鸽刊的尴尬,竞争不靠深度靠厚度(抗三本书难到一壮汉)。一句话得罪一个地区,这属于我的毛病。
2004/6/3 11:17:45
4
回复
更多评论正在加载中…
首页关于我们推广方式客服中心意见建议网站导航APP下载

Copyright © 2000-2024 ChinaXing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深圳 电话:0755-28156678、28156809 传真:0755-28156678
我要投稿 建议反馈及投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编号:粤B2-2004037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110号

楼主
登录发表评论回复,APP可随时查收消息提醒哦~
回复
匿名
中信网友
全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