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鸽哨系列——
锣哨王姚养平
马玉琛
杜曲虽小,其名却大。
在中国历史上,杜曲的名声绝对震人耳鼓。
杜曲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园东南端,有樊川、御宿川穿流其间。唐代名门望族杜家,有文化、懂风水,见此地脉象甚旺,选此世居。后事证明,此地灵,人亦杰,有唐一代近三百年历史,杜氏一门,光宰相就出了十一个,还出了宰相杜佑之孙杜牧这样的大诗人。出身襄阳郡的大诗人杜甫,亦称杜曲是他的第二故乡。排在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的兴教寺,也位于杜曲镇少陵原畔,那是唐代第一高僧玄奘的长眠之地。
地灵人杰,不光历史,不光官方。当代民间草芥,亦有人物在。
在杜曲兴教寺脚跟前的东江坡村,便出了个民间艺人,叫姚养平,以剜鸽哨闻名于鸽界。
和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和现如今的有闲阶层比,民间艺人之艺,多为生计所迫,属于为生活而艺术一族。
姚养平的爷爷是跑交通的。从旧社会到解放后许多年,从东江坡村到西安城都没有公交车,养平的爷爷就用一头牲口拉辆木轱辘车,往返东江坡村和西安城之间,捎脚拉客。午后从东江坡村出发,捎沿途的人到西安城南门,晚上在南门里湘子庙街自己租的房子住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又拉上出城的人回东江坡村。几十里路,正午时分就赶到了。养平的爷爷藉此养家过日子。养平的父亲是个劁猪骟羊的手艺人,骑辆破自行车,车头上插个系红绳的干儿,走街串乡,挣些小钱度日。
养平自小喜欢养鸽子,既要养鸽子,又要讨生活,总得有点钱。养平在鸽市上看到鸽哨能卖钱,就动了心,自己喜欢鸽子,爱听鸽哨,为何不学这门手艺呢?既热爱又能卖钱。养平自制刀具,操刀动手,剜下第一枚鸽哨,吹着有声,戴在自家养的两头黑尾巴上,鸽飞上天,哨都没一丝声音。养平并不气馁,慢慢琢磨,再剜再刻,哨终于响了。响了就拿到鸽市上去卖,卖得很便宜,直到有一天,在鸽市上碰到孙万军,才知道自己剜的那哨,只是响响而已。孙万军是吴家坟李师傅的徒弟,得过真传,当时已经很有些名气了。养平人实诚、谦虚,投到孙万军门下,执徒弟礼。有年给孙万军拜年,孙万军告诉养平,鸽哨最贵在声,鸽飞在天,哨是什么样子,看不见,就听声。并教会养平剜哨调声的绝招,说各个名家调声的方法不同,并讲其方法要点。养平一一铭记在心,回家后反复演示练习,再加上自己的体会,终于大功告成。
养平常剜的哨形有6眼葫芦、8眼葫芦、18罗汉、小二筒、大二筒、4眼二筒、6眼二筒、3联、4联、5联。养平哨的最大特点是声好。养平最拿手的是大二筒、4眼二筒、6眼二筒,关中人将这三种形制叫锣哨。一是形体大,二是声音极像唱秦腔戏敲锣打鼓时铜锣发出的声音,响而震耳。葫芦嗡嗡,锣哨汪汪。养平的锣哨声往往盖过葫芦声:大,而且和谐。大雁塔一买哨人对养平说,村民提意见哩,你的哨声跟雷吼一样,吵得人家睡不成午觉。养平说你大中午放啥鸽子呢。养平哨的特点正如关中人的特点,刀法粗砺,形制莽壮,声音震耳。一群鸽子,敢挂十枚锣哨,升空盘旋,风掣雷吼一般。养平的名声就如此这般传向四面八方。郑州、济南、宁夏、甘肃、青海……成套批发。郑州于顺星师傅是养平的专门经销商,生意和友谊长达30年之久。由此可见,养平哨的持久生命力。当然哨好了也有小人觊觎,养平在经二路鸽市、西仓鸽市、长安鸽市共丢过四串鸽哨。
养平回忆说,从最初4毛钱一个到几十元一个,可以见出市场变化和鸽哨质量的提高。养平很朴实地说,咱是啥人?咱是下苦的,但苦要下得巧。养平凭剜哨养家糊口盖大房,日子过得很滋润。
可惜时代变化了,鸽子很少戴哨飞行,鸽哨不值钱了。过去一月卖二三十元,相当于二级工一月的工资,养活一家人哩。现在一天做2个鸽哨,卖80元,而在工地打工,一天120元,剜哨划不来了。当我前不久见到养平,他正在一家苗圃基地打工,我说明来意,他一方面说上书上网宣传好,一方面又发出上面的慨叹。
为生活而艺术,这样的审美生活真的要被现代化所淹没,真的要远离我们而走了吗?站在人杰地灵的少陵原畔,茫然四顾,只有初秋的风在吹拂,而答案却虚无飘渺。
癸巳初秋于金石阁